余江南 中國石化河南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水源井的無線遠程監控系統設計
余江南 中國石化河南石油工程設計有限公司
針對注水水源井地處偏遠、控制困難的問題,采用無線遠程通信和Internet相結合的方式對水源井生產系統進行遠程監控。該系統主要由控制潛水泵,水位、壓力及流量的檢測,電量變送器,紅外線探頭,RTU控制器,控制中心幾部分組成。本系統實施后,水源井可真正實現現場無人值守,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并保證注水井水源持續、穩定,為石油開采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是無線傳輸,相對有線傳輸具有投資小的優勢,已在河南油田推廣實施,達到了使用效果和投資成本雙贏的目的。
水源井;RTU;遠程監控;無線通信
通過分析水源井的生產運行特點,水源井無線控制系統需滿足以下要求:①支持潛水泵的手動、自動控制,能夠遠程控制潛水泵的啟動、停止,實現本地、遠程控制模式的轉換;②采集水井水位、管道壓力、出水流量及閥門開度等檢測參數,當水位過低或管道壓力過低、過高時報警;③采集潛水泵的電流、電壓、功率、功率因數、電能等電氣參數及運行狀態參數,并具有參數越限報警、電壓缺相報警、斷電報警等功能;④為保證水源井不被破壞,禁止井口房非法侵入。
針對注水水源井地處偏遠、控制困難的問題,應用無線遠程通信和Internet相結合的方式對水源井生產系統進行遠程監控。
2.1 控制潛水泵
潛水泵啟動及停止的步驟如下:①泵啟動前應打開排氣閥,然后關上;泵啟動后打開出口閥,隨后泵平穩運轉。②潛水泵停止運轉時,為減少水的倒流,應在切斷電路后,關閉泵出口的閥門。
根據以上步驟,要遠程控制潛水泵需在泵的排氣口設置排氣電磁閥,泵的出口設置電動閥。
為實現本地、遠程控制模式的轉換,在RTU控制柜上設置本地及遠程的切換按鈕,切換過程由RTU系統實現。
2.2 水位、壓力及流量的檢測
水源井的水位檢測一般采用纜式靜壓液位變送器,投入到深水井中。液位變送器輸出4~20mA模擬量信號傳送到水源井的RTU模擬量輸入模塊上,完成數據采集。
潛水泵后面安裝壓力變送器,信號傳送到RTU控制系統。潛水泵的出水管道上安裝電磁流量計,計量供水量。
當水位過低或管道壓力過高、過低時需要報警,因為RTU控制系統沒有顯示屏,報警通過聲光報警器實現。不同的報警信息通過不同的報警燈加以區分;同時,RTU控制系統將數據統一上傳至控制中心,在控制中心的監控服務器上也能看到相應的報警信號。
2.3 電量變送器
電量變送器是一種將被測電量參數(如電流、電壓、功率、頻率、功率因數等信號)轉換成直流電流、直流電壓并隔離輸出模擬信號或數字信號的裝置。電量變送器一般安裝在潛水泵的供電回路中,將直流電流轉換為數字信號后傳送至RTU控制系統。通過分析,判斷出參數是否越線,電壓是否缺相或斷電等異常情況,并完成報警功能。
2.4 紅外線探頭
紅外線探頭分為主動式和被動式兩種。
主動式紅外線探頭由紅外線發射探頭和紅外線接收探頭組成,一個探頭始終向另一個探頭發射紅外線,另一個探頭始終接收傳來的紅外線,應用時將一收一發兩個探頭安裝在被監控通道的兩側,形成紅外線屏障。被動式紅外線探頭為單純的紅外線接收探頭,工作時被動接收活體目標發出的紅外線。
安裝紅外線探頭主要檢測入侵者,被動式紅外線探頭誤報率高,故采用主動式紅外線探頭。一旦發現有入侵者,觸發報警器或發出指示信號讓工作人員采取措施。
2.5 RTU控制器
液位、壓力變送器及電動閥閥位反饋上傳至RTU控制器的信號為4~20mA模擬量信號。紅外線探頭上傳至RTU控制器的信號為開關量信號。電量、流量變送器與RTU之間的通信采用Modbus RTU通訊協議,接口為RS485。RTU與控制中心之間采用無線通信。無線通信設施包括數傳電臺、無線網橋、移動或聯通無線網絡。
移動或聯通無線網絡因為基站較多,能夠克服距離遠、障礙物多的問題,但需繳納使用費,且流量受到限制。水源井因為監控點數少,流量小也能滿足監控要求。經過比較,采用移動的GPRS無線網絡。
2.6 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由監控服務器、通信終端、數據庫服務器等組成。
監控服務器安裝工業信息管理軟件、數據庫連接軟件和系統安全軟件。工業信息管理軟件完成整個系統的數據采集和監控,根據設定程序實現報警功能,生成各階段的報表,并能根據已有數據完成趨勢變量和報警記錄。數據庫連接軟件用于監控服務器與數據庫服務器的連接,實時數據可以方便地寫入數據庫,同時實現對數據庫的數據查詢或向其他任何一個數據源傳輸數據。監控服務器與Internet網連接后,網絡病毒可能隨數據傳輸感染監控服務器。系統安全軟件起到數據過濾的作用,將病毒擋在外面,保證監控服務器的安全運行。
本系統實施后,水源井可真正實現現場無人值守,節省大量人力、物力,并保證注水井水源持續、穩定,為石油開采提供了有力保障。由于是無線傳輸,相對有線傳輸具有投資小的優勢,已在河南油田推廣實施,達到了使用效果和投資成本雙贏的目的。
(欄目主持 關梅君)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