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從環保節能角度探析油氣儲運的安全管理
李巖芳承德石油高等專科學校
近年來,我國石油化工業迅猛發展,油氣儲運逐漸占據能源領域極為重要的地位。油氣儲運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主要是管道腐蝕、資源損耗以及設備使用等。在油氣儲運工程中,應根據各個施工環節制定有效的環保計劃及環保監管機制,強化油氣資源的應用與回收,對現有制造與設計水平予以不斷改進,做好油氣設備的定期維護與保養工作,不斷提升作業人員的綜合素質,以此確保油氣儲運工程能夠實現安全管理。
油氣儲運;環境保護;安全;風險;管理
1.1 油氣管道腐蝕風險
在油氣儲運過程中,管道腐蝕風險影響因素主要是應力水平、埋地環境以及管道材質等[1]。第一,管道埋地環境是導致管道發生腐蝕的關鍵性因素,其主要原因是管道埋地環境中的硫化物含量、土壤濕度、土壤類型、pH值、土壤電阻率、干擾電流、植物根系以及氧化還原電位等都有導致管道腐蝕的可能性;第二,若管道制造材質中有過多雜質,如含氫或者含硫過多等都會引發管道腐蝕,此外,輸油管道表面粗糙的材質同樣會導致氧化劑發生泄漏,最終引發火災;第三,如果輸油管道所承應力大于其屈服應力的40%,管道就有出現腐蝕開裂的可能性。
1.2 油氣損耗風險
油氣運輸過程中會有較為緩慢的資源耗損速度,且其耗損形式也極為隱蔽。油氣資源的主要特征是易揮發性,部分揮發的油氣融于空氣中,導致空氣中油氣含量越來越大,在油氣濃度超過一定值后,就會引發油氣爆炸事故。此外,油氣本身就具有較大毒性,與明火接觸后會爆炸,又會嚴重污染環境。現階段,根據當前運輸技術將油氣蒸發損耗徹底消除還比較困難,所以油氣損耗問題不僅有很大安全風險,而且對資源節約也極為不利[2]。
1.3 油氣設備使用風險
油氣儲運對設備要求較高,在油氣設備使用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同樣是油氣儲運安全風險來源,由于機械振動所導致的設備損壞、設備工藝缺陷以及管線腐蝕等,都會引發油氣爆炸或者泄漏等風險。如果油氣運輸設備沒有根據相關規定進行正確防爆,或者未實施相應的防爆處理,那么油氣泄漏后,一旦遇到明火,就很容易導致油氣爆炸[3]。
2.1 設計環節的節能環保
在工程前期開展油氣儲運環保工作,全面分析建設中影響環境的各種因素。在設計油氣儲運工程時,對建設路線中的自然保護區地帶與飲用水地帶進行重點考察,考察周邊環境中有污染可能的介質;在具體確定油氣儲運工程施工路線時,結合周邊環境特征,明確工程路線具體走向。
設計與規劃油氣儲運工程時,需要在油氣施工設計中納入生態保護與水土保護,以確保油氣儲運工程設計和水土保護設計兩者相和諧,避免因油氣儲運施工建設而對周邊地表植被造成破壞[4]。在設計油氣儲運工程環節最后,有效評估建設環境,盡可能減輕因工程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有效避開環境保護中的敏感區域與中斷區域。
2.2 施工環節的節能環保
油氣儲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各個施工環節制定有效的環保計劃及環保監管機制,并由施工監管人員嚴加管理各工程項目,在嚴格遵循環保政策基礎上,確保油氣儲運工程環保施工合理化、科學化,以有效落實生態環保工作。為避免破壞地表耕作層,在堆放物品土地設立明確的標志,若地表植被在施工中遭受破壞,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植被可以恢復原有生機。
2.3 改進現有工程設計
依照目前所存在的風險問題,對現有工程設計工藝予以改進。第一,對于油氣防火設備,依照不同的工藝特征,耐腐蝕、耐高溫以及耐壓材質進行選擇,設計方面加強關注防火分隔、通風以及防爆泄壓等,嚴格把關各裝置與設備的防爆、防火性能;第二,關于油氣損耗所導致的污染及安全隱患問題,目前很多企業采用固定頂油罐儲存油氣,考慮到環保與安全問題,應該以內外浮頂儲罐代替固定頂儲罐,以降低環境污染率,同時提升油氣儲運安全性能。第三,避免輸油管道腐蝕,嚴格要求鋼管材質,對管道夾雜物進行有效控制,降低管道含氫量與含硫量,同時對管道實施噴砂或者拋丸處理,以增強管道耐腐蝕性。
2.4 輸油設備的管理及維護
注重管理與維護油氣運輸設備,以做到防微杜漸,將設備中的各安全隱患及時檢查出來;同時企業還要依照輸油設備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對系統保養及維護程序進行詳細制定,構建設備維護責任人機制。設備保養及維護人員應該對設備實施定期檢查,保證設備各項指標與所規定的安全指標相符。
2.5 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
確保有穩定的工作隊伍,不斷提升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同時對具體操作規程予以嚴格編制。上崗前,對工作人員實施系統化教育與培訓,加強工作人員環保意識與安全意識。
近年來,我國石油化工業迅猛發展,油氣儲運逐漸占據能源領域極為重要的地位。油氣儲運過程中所存在的風險主要是管道腐蝕、資源損耗以及設備使用等,所以在油氣儲運工程中,要強化油氣資源的應用與回收,對現有制造與設計水平予以不斷改進,做好油氣設備的定期維護與保養工作,不斷提升作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切實做好安全、節能、環保工作,以此確保油氣儲運工程能夠實現安全管理。
[1]韓高田.油氣儲運中的安全問題與對策[J].河南科技,2011(12):152-153.
[2]翟甲子,王晶磊,董祎.關于油氣儲運方式創新的幾點思考[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8):145-146.
[3]王麗,劉麗霞,陶勇寅,等.油氣儲運工程項目后評價指標體系及方法[J].油氣儲運,2012(11):178-179.
[4]余春浩.石油儲運行業中超疏水相關技術的應用[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4,33(3):1-3.
(欄目主持 李艷秋)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