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慶油田采油二廠
單井射孔技術的優化
陳偉平大慶油田采油二廠
目前高效完井方式主要有復合射孔和內盲孔射孔。根據不同射孔方式、射孔機理及適應性分析,對南6—10—P21井射孔工藝進行了論證。對滲透率較高、孔隙度大于22%的井,內盲孔射孔具有產能和成本的雙重優勢;當油層孔隙度小于22%時,復合射孔的油層滲透率好于普通射孔;南6—10—P21井實施內盲孔射孔后,平均日產液166.6t,平均日產油6.4t,平均采液強度為10.54t/d·m,優化井采液強度和采油強度分別是未優化井的1.53倍和3.07倍。
內盲孔射孔;復合射孔;適應性;優化井
目前高效完井方式主要有復合射孔和內盲孔射孔。根據不同射孔方式、射孔機理及適應性分析,對南6—10—P21井射孔工藝進行了論證。
(1)由于南6—10—P21井是優級孔隙度,同時滲透率好,若采用復合射孔,其造縫作用勢必得到削弱;而內盲孔射孔因孔隙度高,穿深阻力小,使射孔孔道得到更多的延伸,因此內盲孔射孔更適應于高滲透率地層開采的需要。
(2)南6—10—P21井射開厚度21.2m,有32個水淹層,高水淹層占81.25%。使用復合射孔,可在每個孔道徑向形成3~5m裂縫,由于隔層距離小,會使射開層全部溝通,這樣必然產生指進現象,導致油井投產時含水更高。對于本井,甚至可能形成無效抽汲。內盲孔射孔由于孔道是順向延長,因而避免了竄層,可以減緩指進現象,避免油井產生更高含水。因此,內盲孔射孔更適應于薄隔層地層開采的需要。
(3)當油層孔隙度小于22%時,復合射孔的油層滲透率好于普通射孔;當油層孔隙度大于22%時,不宜采用復合射孔。
(4)施工方案確定。優化井為南6—10—P21,完井方式采用內盲孔射孔;對比井為南6—10—P22,完井方式采用復合射孔;采用電纜輸送,其他設計參數優化井與對比井完全一樣。
南6—10—P21井實施內盲孔射孔后,平均日產液166.6t,平均日產油6.4t,平均采液強度為10.54t/d·m,含水率96.1%。與未優化的臨井對比,雖然優化井的高、中水淹層所占比例高于對比井26.7%,但優化射孔井的含水低于對比井2%,優化井采液強度和采油強度分別是未優化井的1.53倍和3.07倍。
南6—10—P21井實施內盲孔射孔費用8.71萬元,如果實施復合射孔,費用則為12.7萬元,同比節省近4萬元。
與同類地質條件臨井相比,內盲孔技術在產量、含水率和成本投入方面均具有更好的適應性。
(1)對滲透率較高、孔隙度大于22%的井,內盲孔射孔具有產能和成本的雙重優勢,因此射孔施工時應首選內盲孔射孔技術;對孔隙度接近22%的井,應結合復合射孔的有效期及成本、滲透率、地層壓力、地層物性、負壓等情況綜合考慮是否使用內盲孔射孔。
(2)由于復合射孔形成的是徑向裂縫,為避免裂縫溝通油、水層引起竄層,形成指進現象,在油層和水層之間的夾層小于5m時,或者油層含水飽和度較高時,應使用內盲孔射孔。
(3)對南6—10—P21井實施內盲孔射孔方式不僅達到了該區塊產能指標要求,降低了開發成本,而且為今后完井工藝設計提供了借鑒作用。
(欄目主持 樊韶華)
10.3969/j.issn.1006-6896.2014.1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