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外記者 蕭達 紀雙城 青木 孫微 陶短房 李珍●陳一圖片說明:6日,中本聰在加州的家門口受到記者們的追問。“到底誰是比特幣發明者?”互聯網虛擬貨幣比特幣去年一年用5580%的漲幅為世界普及比特幣概念后,人們就開始追問這些問題:他是獨自行動還是為某國政府工作?他發明這種虛擬貨幣的目的何在?比特幣的核心代碼掌握在誰手中?關于“比特幣之父”的傳聞牽涉到從美國國家安全局到金融專家,也給比特幣罩上了神秘光環。7日,當比特幣創始人多利安·P·中本聰被找到的新聞傳出后,迅速成為互聯網上最吸引人的消息。《華爾街日報》稱,比特幣創始人浮出水面將“增加這種貨幣的合法性”,因為“在錢的問題上神秘不是好事”。不過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比特幣之父”并不是人們想象中的天才少年,而是一名穿著邋遢的鄰家大叔和親友眼中的“偏執狂”。他因為比特幣而坐擁價值4億美元,但世界各國的眾多投機客因他的發明隨時可能傾家蕩產,他本人也不愿承認與比特幣的關系。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稱,發明者的現身并沒有回答世界的疑問,這恰恰說明了比特幣未來的不可預知性。“坐擁4億美元的邋遢大叔” “看看世界各大媒體本周來的頭條,虛擬貨幣比特幣這個‘暴發戶注定成為攪動整個互聯網的焦點話題。”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7日稱,在位于日本的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所Mt.Gox關閉后,另一家比特幣交易巨頭——位于加拿大的Flexcoin交易所本周二關上了大門;周三,美國一比特幣交易平臺CEO被發現死于新加坡的公寓中;周四,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稱找到了比特幣的創始人。 美國《新聞周刊》3月6日率先報道稱,傳說中比特幣的發明者“中本聰”已經被找到,這個名字并非化名而是真名實姓。該報道稱,人們一直以來都在想象發明者是一位天才少年,這是從比特幣的狂熱粉絲到《紐約客》都在重復的故事,然而這個名字背后是一名64歲的日裔美國人,住在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以東的天普市。記者見到他時,他穿著一件皺巴巴的T恤、藍色舊牛仔褲和白色運動襪,沒穿鞋,頭發也沒梳,眼睛無神地凝視遠方,“就像一個邋遢的鄰家大叔”。中本聰的職業生涯中有多處秘密,他曾為美國大型企業和軍方從事過保密工作。對于比特幣,中本聰稱,“我已經不再參與這個項目,我也不能討論它。它已經被移交給了別人。他們正在掌管這件事。我和比特幣沒關系了。” 消息傳出后,大批記者6日一早就包圍了中本聰住的房屋,但并沒有人開門。直到當天下午,中本聰才走出戶外。最后他接受了美聯社記者兩個多小時的專訪。美聯社稱,在專訪中他再次宣稱“那東西和我無關”。 盡管如此,各方媒體都在深挖中本聰的個人履歷。日本富士電視臺稱,比特幣發明者中本聰原本是日本大分縣別府市一位寺廟住持的兒子(日本僧人可以結婚生子)。父母離婚后,他隨母親遷居美國。曾在美國的金融信息公司擔任網絡工程師等。 《新聞周刊》稱,中本聰曾在美國休斯公司從事帶有保密性質的軍事防御和電子通訊方面的工作,此后又在美國無線電公司以及其他軍方項目工作。據其家人稱,中本聰是一個火車模型收藏迷,他發明比特幣最初的動機可能來自去英國購買一種罕見的火車模型的經歷,當時匯款高昂的銀行手續費和匯率讓他非常憤怒,于是動了發明虛擬貨幣的念頭。該報道稱,中本聰手中仍握有價值約4億美元的比特幣。但《華爾街日報》引述一名曾參與合作開發比特幣的團隊成員的話稱,中本聰在項目最開始時獲得的比特幣仍在手中。圈內人士普遍認為,他擁有價值6.5億美元的比特幣。比特幣死亡了嗎 “比特幣已死”,美國《福布斯》雜志這樣寫道,對于世界最受寵的數字虛擬貨幣比特幣來說,這幾周簡直是驚心動魄,發生了太多的事情。德國《商報》也稱,“比特幣距離崩潰的時間不多了”,幾乎在一夜之間,全球兩個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消失了。有業內人士估算損失大約3.5億美元。這些交易平臺并不是第一個倒閉的,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華爾街日報》則稱, “比特幣匿名創始人浮出水面將增加這種貨幣的合法性”。該報引述一家比特幣公司老板阿萊爾的話稱,“在錢的問題上,神秘不是一件好事”。該報稱,比特幣的粉絲們擔心這位此前一直保持神秘的創始人可能會被驅逐,因為相關監管機構希望最終能對復雜的比特幣追根溯源。這一令人困惑的虛擬貨幣已進入真實世界,在日常零售交易以及洗錢等非法活動中也不乏比特幣的身影,在去年市值一度達到80億美元。 “比特幣是什么?”有學者稱,從原理上說,比特幣就像網絡游戲里的積分。2009年誕生的比特幣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繞過緩慢、昂貴且監管嚴格的各國政府和國際銀行體系,快速、方便、匿名地轉移資金。而且一旦比特幣數量達到2100萬個,將停止產生新幣,因此比特幣不會像美聯儲一樣搞量化寬松,它不會通貨膨脹。英國《金融時報》稱,正是由于這些特點,比特幣的早期用戶中包括那些活躍在秘密走私品交易網站“絲路”的毒販。去年10月,美國聯邦調查局(FBI)關閉了“絲路”網站,沒收了該網站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資產。這產生了頗為荒誕的結果:美國司法部成了比特幣的最大持有者之一。 隨著價格的暴漲,比特幣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特點隨之出現,這就是安全。比特幣是網絡世界的虛擬貨幣,它能儲存在手機或者電腦硬盤中,但這種貨幣本質只是一串代碼,所以一旦他人取得了獲取該代碼的密鑰,比特幣就會丟失。日前在東京的世界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Mt. Gox就是在被黑客盜取大量比特幣后申請破產的。美國研究比特幣的科學家加文·安德森稱,人們最擔憂的是掌握在發明者手中的比特幣源代碼。“負責比特幣的核心代碼其實是件很令人害怕的事情,一旦你出了什么小差錯,就可能毀了這個價值80億美元的大項目。”安德森說,在一年中,中本聰和他們一周都會聯系多次,常常每周花上40個小時調整比特幣代碼。美國彭博社稱,中本聰的家人將他描述為一個極端情緒化、很看重秘密的人:他沉默寡言,不愿通過電話交流而且發郵件時喜歡隱去名字,一輩子癡迷于兩件事:財富和秘密——這恰好是最能描述比特幣特點的兩個詞語。“數字美元”將取代比特幣? 德國《焦點》周刊7日稱,世界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臺關閉,動搖了投資者的信心,也動搖了比特幣的未來。這是比特幣誕生以來遭受的最大挫折之一。比特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不確定。現在,“比特幣之父”也不愿承認自己的身份,更加重了投資者的悲觀情緒。 法新社7日稱,日本政府當天在聲明中說,根據法律,比特幣“不屬于貨幣范疇”,比特幣交易如果被用來洗錢,“將構成犯罪”。該聲明還稱,銀行不能進行比特幣交易,或者為這種虛擬貨幣開賬戶。此前,包括俄羅斯、中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嚴厲限制比特幣使用。路透社稱,對這種虛擬貨幣,究竟應該放任自流還是嚴厲禁止,抑或是承認比特幣并將其納入金融監管,人們對此一直爭論激烈。有分析稱,比特幣的真正風險是一些人附加在比特幣身上的屬性——“讓人發財”的欲念。實際上,比特幣一年來狂飆式的瘋漲,后面都有一些看不見的推手,其中華爾街著名的炒家諾霍維茨和文克萊沃斯兄弟,有關比特幣的各種消息,包括所謂“伊朗、朝鮮政府也在熱衷‘挖礦”的小道消息據稱都是從這些人口中放出的。 英國《衛報》網站稱,比特幣價格的暴漲是因為得到“投機皮條客”的追捧。所謂“全球第一加密貨幣”,很大程度上是概念營銷的把戲。人們追捧它更多是看中比特幣可以快速升值,而不是比特幣其他的特點。 “雖然過去一周唱衰比特幣的人大獲全勝,但虛擬貨幣并沒有被判死刑。這是一場勢不可擋的貨幣革命”。《華爾街日報》6日從比特幣身上看到了足以統治世界的機會。該報道稱,真正能改變世界格局的將是“數字美元”。 該報稱,美元是全球最受推崇的貨幣,如果全球民眾只需點擊鼠標就能獲得并使用“數字美元”,那么像中國、俄羅斯這些國家將難以通過資本管制使本國的金融體系與外界隔離起來。這些國家會審查互聯網或禁止使用外幣,但數字美元會最終滲透進來,取代人民幣、盧布在這些國家境內外商業活動中的地位。這樣一來,各國為阻擋資本出入而建造的“墻”將會很快失效。《華爾街日報》宣稱,“如果建立了數字美元,到那時,國家邊界將不再有大的意義”。▲
環球時報2014-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