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技術還要邁過幾道坎
從不為人知到廣受追捧,虛擬現實技術仿佛一夜之間走上了民用化的快車道,有人不禁感慨:虛擬現實技術現在這么火,我們擔心不早點用它就落伍了。
在大受追捧的背后,虛擬現實行業的發展面臨哪些問題?呈現什么樣的發展趨勢?
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領導小組戰略專家組副組長鄧壽鵬在“2014年中國虛擬現實產業峰會”上用“春秋戰國”來概括虛擬現實行業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發展格局。中國圖像圖形學學會副理事長周明全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傳統的虛擬現實從模型生成和場景處理到應用基本上都是工作室在做,沒有擺脫小作坊式生產模式。”
這一現狀是業內人士所廣泛承認的。中關村虛擬現實產業協會是一家全國性質的行業協會,其官方網站列出的會員企業50多家,絕大多數都是小微企業。當然,這不排除國內的大企業也對虛擬現實技術躍躍欲試。不過中關村虛擬現實產業協會秘書長魏召認為,由于市場和技術還不夠成熟,這些大企業或者在觀望,或者還沒有推出成熟的產品。因此,這個“春秋戰國”格局中甚至沒有實力較強的“諸侯”,只有中小企業之間的低水平混戰。
魏召認為,低水平混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很多企業把精力放在了“錦上添花”的事情上,虛擬現實技術并沒有轉化為生產力。他舉例說,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虛擬現實技術在工業制造領域的應用,僅限于最后向領導匯報或客戶體驗階段,沒有它,整個過程并沒有什么影響。有了它,對方感覺更新奇,更容易接受而已。
在這樣的格局下,雖然虛擬現實技術引入國內將近10年,虛擬現實技術雖不乏應用實例,但是并沒有形成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系統。周明全說:“圖像的處理有Photoshop平臺、三維建模有Maya和3DMax平臺,而虛擬現實場景設計和處理既沒有系統支持,又沒有服務平臺,這嚴重影響了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效率。”
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標準缺失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地擺在這個行業面前。
北京盛開互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祥永告訴記者,虛擬現實涉及交互技術、傳感技術、圖像處理技術等諸多領域,各個領域都有相關標準,但是把虛擬現實看作一個獨立的產業的話,它并沒有自己的標準。以虛擬現實眼鏡為例,美國在做,中國也在做,國內外都沒有相關標準,都處于探索階段,用戶體驗好就行,但是這個“好”并沒有參照系。

《黑客帝國》劇照
周明全認為,由于沒有行業標準,就算研發出虛擬現實系統,也沒有辦法去評價它。他提出,建筑設計有建筑美學,環境設計有環境美學,虛擬現實也應該有虛擬現實美學。除了在視覺方面,在聽覺、觸覺、嗅覺、墜覺等多種體驗上都應有一套標準,這樣才可以滿足用戶的需求。
除了行業自身的需要,跨國巨頭的進入也讓行業標準的制定愈加迫切。微軟、谷歌、索尼、三星這樣的跨國巨頭都在緊緊盯著虛擬現實技術,而且不斷地推出新的虛擬現實產品。它們對慢慢成熟起來的中國虛擬現實市場虎視眈眈。
但制定一套標準對于這門綜合性技術來說并非易事。魏召告訴記者,中關村虛擬現實產業協會曾多次討論行業標準的問題,不過,虛擬現實的硬件領域涉及各種設備、接口,相關軟件也有很多類型,市場需求也是五花八門,很難理出一個基本的線索出來。因此,雖然行業標準的制定早已提上議事日程,但是并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在魏召看來,如果有標準的話,虛擬現實行業內部可以形成規范,會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現在最令人擔心的問題是,如果國外巨頭迅速占領國內虛擬現實市場,那時候國內的小微團隊很可能被兼并或者成為巨頭的配套服務商了。”
不過,這幾年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確實在發生變化。魏召在虛擬現實技術引入國內后不久就進入了這個行業,他認為,國內的虛擬現實技術可能正在步入2.0時代。
魏召說,2004年前后虛擬現實技術初入國內民用市場時,公眾基本不知道什么是虛擬現實。在2008年以前,涉足虛擬現實技術的民用市場主要還是展覽、建筑和房地產行業等,主要是借用虛擬現實技術的交互性特點,來提升客戶的體驗效果。到2009年以后,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擴展到工業、家居設計、醫療、游戲等更多領域。
魏召認為,在1.0時代,虛擬現實技術的研究更多由國家買單,研究方面做的是一些很基礎的探索,應用方面即使有的領域使用,做的也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這些情況都在慢慢發生變化。現在,隨著虛擬現實技術的成熟和成本的降低,有些行業開始真正地考慮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很多企業需要依托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技術和產品的革新,技術的買單者也就不局限于國家。而且,現在虛擬現實技術也由“錦上添花”慢慢成為不可或缺的環節。
北京盛開互動科技有限公司的發展軌跡印證了這些變化。曾祥永說,早些年客戶以政府或公共機構為主,而現在企業客戶不斷增加。而且,虛擬現實技術開始在智慧城市與智慧產業的各個領域發揮功能性作用,例如對企業的生產流程、城市的交通狀況、環境的生態保護等進行數字化的呈現、監控和應急處理。
這些在魏召看來,正是VR2.0時代的特征。“在2.0時代,整個行業將對之前的技術探索和民用需求進行整合,并進一步深入虛擬現實技術的應用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可能會慢慢出現一些比較專業的公司,而且會做得比較大。”魏召說。
結束語
虛擬現實是一個造夢的行業,立體化地拓展了我們的生存空間,這一時代一定會加速到來,不過相比對技術發展的自信,我們對其可能帶給個體乃至社會方方面面的影響一無所知,想起來又不免讓人感到擔憂。因此,在我們歡呼和驚嘆科技發展的同時,每一個人也都應該問問自己:在虛擬現實的陽光照亮現實之前,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