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張背后有寓意幅幅身后有傳說
相傳,有一位民間畫藝人,年逾50還沒有兒子。他聽鄉里私塾先生稱麒麟瑞獸主送貴子,便每天畫一張麒麟畫像張貼在自己家中。
麒麟是中國古代瑞鹿的神化,它全身鱗甲,牛尾、狼蹄、龍頭、獨角,威武而不為害,是仁慈和吉祥的象征。古代《圣濟圖》載有:孔子降生的時候,見麒麟吐玉書,意即太平盛世降臨。因此后人有“麒麟送子”之說。
這位民間畫藝人每天畫一張并張貼,不出幾個月,滿屋子的墻壁到處是麒麟畫。一天夜里,他夢見麒麟馱著一名小兒走進畫室,那小兒還朝他笑了笑,他非常高興,不覺笑醒。夢中小兒形貌歷歷在目,十分清晰。畫師立即起身到畫桌前握筆展紙,描繪出了麒麟送子畫圖。恰巧其妻子有孕,第2年生下一小兒,形象竟與夢中所見的相差無幾,便取名林童,諧麟之音,取靈之意,靈雙關靈驗和機靈。林童果然很“靈”,幼小能詩會畫,聰明過人。
消息傳開,無子者盼望麒麟送子,有子者亦望再生貴子,都來求畫藝人的《麒麟送子》畫,一時門庭若市,供不應求。畫藝人便精選梨木刻制版塊,用制作年畫的方式來制作《麒麟送子》畫,以后鄉里人家每到過年,也將此畫張貼在新婚和求子的夫妻臥室的房門,《麒麟送子》畫作為院內房門年畫張貼的習俗,由此產生。

麒麟送子

八仙過海
“八仙過?!?,道教掌故之一?!鞍讼伞币话闶侵歌F拐李、漢鐘離、張果老、藍采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這八位神仙人物。八仙過海是精彩的八仙故事之一,其生動的記述見于明吳元泰之《東游記》。
該書寫八位神仙人物好打抱不平,懲惡揚善。有一天,他們一起到了東海,只見潮頭洶涌,巨浪驚人。呂洞賓建議每人各以一物投于水面,以顯“神通”而過。諸位仙人都響應呂洞賓的建議,將隨身法寶投于水面,然后立于法寶之上,乘風逐浪而渡。后來,人們用這個掌故來比喻那些依靠自己的特別能力而創造奇跡的人。
唐開元年間,唐玄宗有一次從驪山回宮,身體不適,太醫治了一個多月,也不見效。一天晚上,玄宗在高燒不退中昏昏入睡,忽見有個小鬼走進殿內,穿繹色衫,長個牛鼻子,光著一只腳丫,穿一只鞋,還有一只鞋懸在腰際,插一把竹骨紙扇在后領中,伸手便盜走了楊貴妃的繡香囊和玄宗的玉笛。玄宗氣惱,叱問:“你是誰?”小鬼油腔滑調地說:“我是虛耗。虛者,望空虛中偷別人的東西,如同兒戲;耗者,專耗人家的吉慶喜事,讓他們變喜為憂。”
玄宗大怒,正要由武士來驅鬼,只見又有一個大鬼奔進殿來,長得蓬發虬髯,面目可怖,頭系角帶,身穿藍袍,袒露一臂,皮革裹足,一伸手便抓住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
玄宗嚇得魂不附體,忙問:“你又是誰?”這大鬼向玄宗施禮道:“臣是終南山的鐘馗。高祖武德年間,因赴長安應武舉不第,羞歸故里,觸殿前階石而死。幸蒙高祖賜綠袍葬臣,臣感激不盡,遂誓替大唐除盡天下虛耗妖魅!”其聲如洪鐘貫耳,一下子把唐玄宗嚇醒了。摸摸身上,竟出了一體冷汗,瘧疾霍然而愈。
皇帝把名畫家吳道子召到宮內,將夜來所夢告訴他,要他如夢中所見畫一幅圖。吳道子奉旨,仿佛親睹一般,下筆就畫成了,呈給玄宗看后,玄宗瞠目結舌了半晌,感嘆道:“難道你也和朕做一樣的夢嗎?怎么畫得這樣像!”吳道子說:“陛下憂勞宵旰,所以瘧疾才得趁機侵犯?,F在果有辟邪之物,衛護圣德,是陛下千秋萬歲的瑞兆啊!”
這話中聽受用,玄宗賞了吳道子一百兩黃金,又在畫上提筆批道:
靈祇應夢,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實須稱獎。
因圖異狀,頒顯有司,歲暮驅除,可宜遍識。
以祛邪魅,益靜妖氛。仍告天下,悉令知委。
有關部門奉旨,即將吳道子所畫鐘馗捉鬼圖鏤版印刷,連同此圖由來因果,廣頒天下。讓大家都在歲暮除夕時貼在家門上,“以祛邪魅,益靜妖氛”。

鐘馗

福祿壽
福、祿、壽在民間流傳為天上三吉星,福——寓意五福臨門,祿——寓意高官厚祿,壽——寓意長命百歲。中國民間喜歡將三星作為禮儀交往和日常生活中象征幸福、吉利、長壽的祝愿。
福、祿、壽是中國民間崇拜的福神、祿星、壽星的合稱,又稱福祿壽三星。據傳福神原為歲星,即木星,后逐漸人格化。一說源于五斗米道所祀三官中的天官,演化為天官賜福之說;一說福神為唐道州刺史陽城,因其有抵制進貢侏儒的善政,遂被尊為福神。祿星原為文昌垣的第六星,后被賦予人格,附會為張仙。一說張仙為五代時在青城山得道的張遠霄;一說為后蜀皇帝孟昶,即送子張仙。壽翁亦始于星宿崇拜,即角、亢二宿,是二十八宿中東方七宿中的頭二宿,為列宿之長,所以曰壽;另一說為南極星,在船底座,所以壽星亦名南極仙翁。明清以后,民間常將福祿壽三星一并奉祀,三星典型的形象為福星執如意居中;右為祿星,作員外打扮,懷抱嬰孩;壽星在左,廣額白須,捧桃執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