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春玲
摘 要 護工管理是老年病房面臨的一個難題,加強護工管理是提高醫院護理質量和滿意度的重要舉措之一。文章分析了老年護理院護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從現實和實踐的角度提出解決方案,供老年護理院管理者參考。
關鍵詞 護工 管理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1533(2014)04-0022-03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management for the care workers in the geriatric nursing hospitals
XING Chunling
(Hudong Elderly House of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200092, China)
隨著老齡化程度的逐年上升,人們對老年護理床位的需求也在日益增加。老年患者在獲得優質醫療的同時,又能獲得個人需要的生活護理服務,為老年患者及家屬解除后顧之憂。然后老年護理院在護工管理中還存在諸多不足。筆者結合老年病房護工管理的實踐,對社區老年護理院護工管理的問題及對策進行討論。
1 老年護理病房及護工的現狀
社區老年病房現狀存在多方面問題,現從患者和護工兩個最重要的因素入手,對社區老年病房存在問題進行分析。
1.1 患者情況
社區老年病房收治的患者年齡大都在60歲以上,各方面機能都已進入衰老過程,適應能力減弱、抵抗力低下、自理能力下降。有些患者長期臥床并伴有肢體癱瘓或意識障礙、繼發性語言障礙及老年癡呆等。多數患者常是一人多病、病種復雜,住院時間長、疾病恢復慢,生活需要護工照料。
1.2 護工情況
1.2.1 護工綜合素質偏低
大部分護工的年齡在40~50歲之間,文化程度以小學文化居多。護工的主動服務意識不強,溝通能力差。雖說護工有具體的管理公司,但公司對具體的護理工作不熟悉,上崗前也沒有進行嚴格的培訓,直接把家政人員推向醫院開展護理服務。除了一般的生活照料,護工難以滿足老年患者多層次、全方位服務的需要,更不能適應提供高質量護理服務的需要。
1.2.2 職業穩定性差
由于護工沒有固定、長期的合約機制,沒有良好的待遇和福利保障[1],收入以每月護理患者數為基準,導致收入不均,工作的隨意性和不良情緒使得護工隊伍難以穩定,人員流動性大。
1.2.3 自我防護意識差
在老年病房,護工每天直接接觸患者的分泌排泄物,常常是護理好一位患者緊接著護理下一位。護工缺乏相關的消毒隔離知識,自我保護意識差,故易造成患者交叉感染[2]。另外護工上崗前不體檢或不能定期進行健康體檢,也成為院內感染的隱患。
1.2.4 成為醫療糾紛的隱患
在老年護理院,因為護工與患者的接觸最為頻繁,個別護工擅自收受患者錢物,一旦達不到家屬的護理期望就易產生糾紛。有的護工在護理中不按操作規程辦事,給患者帶來痛苦;或因病情觀察不及時導致醫療事件發生;有的護工自以為是為家屬解釋病情,引發醫療糾紛[3]。
1.3 管理問題
老年病房不是護工管理的主體,又因為在本病房要承擔照護老人的問題,一旦護工發生差錯,醫院方難辭其咎。所以護工和護理院既分又合,給護理管理帶來了很大麻煩。理順老年病房護工管理的難題,對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提高患者滿意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護工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2009年上海市人保局下發了《關于加強上海市醫療機構護工管理的通知》,明確規定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醫院要切實加強對護工的管理工作,幫助護工解決困難和矛盾;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要加強對護工的社會保障管理工作,開展對護工的職業培訓,提高護工的職業技能,降低護工的就業成本。作為醫療機構,筆者認為提高護工管理水平,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2.1 健全組織,加強護工管理
結合每家醫院的實際情況,從組織結構設計保證護工管理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比如在護理部建立醫院護工管理中心,與具體業務科室管理相結合,實行護士長、責任主管及責任護士的三級管理,層層監督、逐級負責[4]。
一方面護士長應定期或不定期的進行檢查,另一方面,責任護士每日檢查護工的工作情況。其反饋方式采用現場檢查、考核、詢問患者、問卷調查等綜合評價,結合醫院的績效考核,設定恰當的指標進行考核并獎優罰劣。
規范護工的勞動合同管理,即每位護工必須通過合法的用工渠道進入護工隊伍,護工的勞動合同中要明確用人方的管理和監督權限,對收取灰色收入予以一票否決。規定每位護工的最高護理人數,適當提高護理費用,加強績效考核,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多勞多得,確保護工隊伍的穩定和保護護工的合法收入。
2.2 加強護工專業培訓
上崗前的培訓工作,可以由勞動中介完成基本常識部分,而醫院進行操作實踐和工作指導。新上崗的護工首先參加護工學習班,經過考核,不合格者不予聘用。對已上崗的護工,醫院定期或不定期組織專業護工知識的培訓與操作演練,使護工不斷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及專業水平。
2.2.1 職業道德
對護工進行仁愛教育和醫德醫風教育,規范職業道德行為,忠于職守,愛崗敬業。對待患者富有同情心、愛心、耐心。引導他們團結合作,樹立團隊精神,為患者提供專業化、標準化服務。護理部可定期邀請有經驗的護工現身說法,進行職業道德培訓,關注自己的行為,逐步提升良好的服務意識和職業意識。
2.2.2 消毒隔離
對新聘用的護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健康檢查,以保證護工自身無傳染性疾病。護工實際工作中經常接觸患者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是疾病傳播的高危人群。另外,護工普遍缺乏洗手的衛生觀念,所以護工一定要學會基礎消毒隔離技術,正確處理醫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掌握正確洗手的方法[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預防交叉感染。
2.2.3 基本技能方面
護工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包括理論及實際操作兩部分?;A理論包括基礎護理常識、基本服務禮儀等[5]。實際操作能力包括正確更換衣被、患者的洗漱、翻身、按摩及被動肢體活動,各種引流管、護理、正確記錄出、入量,防止患者墜床、跌倒、走失,預防壓瘡形成、保護性約束帶的應用等,這些基本技能必須人人掌握。
2.3 完善管理制度
2.3.1 管理模式方面
建立“公司管理加醫院督導”的護工管理模式[6]。護工的招聘、管理委托給護工公司,持證上崗、統一著裝、統一收費標準。醫院負責對護工定期進行集中培訓,對護工的工作質量進行全程監管和監督。協調責、權、利三者的關系,在發生醫療事故和勞動糾紛時,能夠明確責任主體[7]。
2.3.2 規章制度方面
新護工上崗,護理部首先介紹醫院的規章制度,強化“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按照《護工崗位職責》等有關管理制度進行崗前培訓。將護工職責嚴格界定在生活護理層面,不準拔除輸液管、不準調節氧氣開關、不準調節輸液速度、不準擅自在病房使用電器、不準長時間聚眾聊天,使護工有紀律的約束感。
2.3.3 工作質檢方面
強調病區監管責任,實行護士長及護士每日巡查、公司主管隨機檢查、總護士長不定期征求患者及家屬意見,對護工工作進行全程監管。護工公司制定詳細的考核標準,根據考核分數獎優罰劣,做到優勝劣汰[8]。對于多次工作不達標的護工,給予辭退處理。
2.3.4 實施人性化管理
以人為本是做好護工管理的根本,實施人性化管理是和諧管理護工的重要手段[9]。醫護人員要尊重、信任、幫助、關心護工,讓護工融入病房這個大家庭,使他們感受到集體的溫暖,而安于本職工作。采取多種方式進行防暑降溫,改善護工晚間值班條件,增加冷暖飲水器、發放毛巾等勞防用品體現人文關懷。
護工是發展老年護理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醫療護理的必要補充,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家屬的身心壓力。雖然護工管理還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只要堅持問題導向原則,以人為本、科學管理,就一定能探索出一條護工管理的新路。
參考文獻
[1] 朱慶華. 護工權益保護中存在問題及對策[J]. 社科縱橫(新理論版), 2008, 12(23): 114-115.
[2] 王惠萍. 護工管理在控制醫院感染中的作用[J].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2, 12(6): 462, 472.
[3] 柳宏春. 淺談老年病房的護理安全新舉措[J]. 現代護理, 2012, 10(9): 78-79.
[4] 顧君娣. 病房護工管理的探索[J]. 中國高等醫學教育, 2010, 24(10): 31, 67.
[5] 陶巍巍, 張新宇, 衣運玲, 等. 家庭養老服務中心養老護理員對老年護理知識的認知與需求[J]. 中華護理教育, 2010, 7(10): 471-472.
[6] 吳文革. 老年護理醫院在護工管理中的實踐與體會[J]. 中國社區醫師, 2010, 11(30): 222-223.
[7] 宋玉霞. 醫院護工管理存在問題與對策[J]. 齊魯護理雜志, 2010, 16(1): 120-121.
[8] 周亞萍. 醫院護工規范化管理的實踐與體會[J]. 醫院管理論壇, 2010, 27((1): 43-44.
[9] 郭晶. 淺析科學發展觀的人文關懷的價值意義[J]. 科技致富向導, 2011, 19(11): 16.
(收稿日期:2013-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