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駐俄羅斯特約記者 巴 斯 本報赴烏克蘭特約記者 穆積山圖片說明:烏克蘭人可以說無茶不歡。 烏克蘭人對茶的偏好即使是動蕩的局勢也蓋不住。在近日的基輔獨立廣場,早前合力推翻亞努科維奇政府的人,還有那些關注俄羅斯何時會軍事進犯的烏克蘭人,都還坐在帳篷里,不愿離開。很多人手中都捧著一杯熱騰騰的烏克蘭特色茶水,時不時地抿上一口,御擋寒氣。獨立廣場免費熱茶供應 在獨立廣場,無論你是外國記者還是過路商人都可以和當地人一起在提供茶水的帳篷前排隊,等候免費的熱茶供應。這不是一杯簡單的茶水,里面除了紅茶之外,還放了烏克蘭特色的蜂蜜、檸檬和姜片。烏克蘭人說,這些東西配在一起不僅香甜可口,還能提升體內的熱能,對于每天需要在獨立廣場上待上十多個小時的人來說很有幫助。烏克蘭人愛喝酒,但獨立廣場上已用標語赫然寫著,要么回家喝酒,要么參加我們的集會。而為了滿足那些饞酒之人,廣場上提供的茶水杯,都是酒吧里常見的大號啤酒杯,加上檸檬的味道,讓人喝下去只會越來越清醒,不會犯糊涂。 烏克蘭人喜歡喝茶,甚至到了無茶不歡的程度。烏克蘭人從17世紀開始喝茶,當時烏克蘭已經被沙皇俄國并入。據史料記載,1679年沙俄與中國簽訂了第一筆購茶合同。當時茶葉價格十分昂貴,茶是僅有少數上流社會人士才能夠享用的東方神飲,因此喝茶一度是身份和財富的象征。茶葉真正走入尋常百姓家,則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當時有人把茶裝在大茶壺里然后背著它沿街叫賣,人們可以在街頭隨時來上一杯。在這之前,烏克蘭人喝的主要是蜂蜜水、草茶和格瓦斯等。但自從接觸到茶葉之后,便再也離不開了。喝茶是重要社交手段 正因為茶是十分昂貴的稀罕物,因此“請喝茶”就意味著“請客”,意味著主人對客人的尊重,這一習俗延續至今。在烏克蘭,喝茶是重要的社交手段,人們喜歡一邊喝著茶一邊談古論今,聊聊家長里短。 和中國人喝茶截然不同的是,烏克蘭人并不是直接將茶葉倒入茶杯或茶壺中沖飲,而是首先沏個“扎瓦爾卡”即茶引子。所謂茶引子,就是非常濃的釅茶。喝茶的時候,首先向茶杯中倒一點點茶引子,然后擰開茶炊上的龍頭倒入開水將濃茶沖淡,加上白糖和檸檬片即可飲用。有趣的是,烏克蘭地道喝茶的方式并不是用茶杯,而是用小碟子。由于天氣寒冷,如果用小碟子喝茶,滾燙的茶水形成的蒸氣會拂面而來,十分愜意。喝茶時,茶炊的水始終咕咕開著,因為他們認為最好喝的茶一定是滾茶。烏克蘭人喝茶,還要配上豐富的茶點,如巧克力、果醬、蜂蜜、蛋糕、餅干等,甚至有時為了增加茶葉的醇厚味道還要添入香脂、白蘭地或威士忌。商場里有中國茶專賣店 長期以來,烏克蘭人形成了獨特的飲茶習俗:由于氣候和飲食的緣故,因此烏克蘭人更喜歡喝味道濃厚的茶,紅茶便是首選,其次是綠茶、花茶、水果茶、草茶等。如今,他們越來越喜歡中國的綠茶,此外中國的普洱,鐵觀音,白茶等許多品種更成為人們眼中的新貴。如果送給當地人一盒來自中國的好茶,他們一定會如獲至寶,高高興興地拿回去與親朋好友分享。 不僅烏克蘭人喝的茶葉源自中國,茶杯、茶壺、甚至燒茶用的茶炊也都深受中國影響。據了解,茶炊的結構源自中國的火鍋。它類似我國火鍋和大銅茶壺的混合體,最常見的茶炊頗像大獎杯,也有球狀、花瓶狀、高腳杯狀等。茶炊分三部分,最上方是圓柱形的煙囪、中間是渾圓的炊膛,外配水龍頭和把手,下方是通風口。以前茶炊是每個烏克蘭家庭中最重要的擺設,通常被放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有錢人往往會定制專屬茶炊,上面會刻上主人的名字,制作的日期以及工廠的名字等。 在基輔、利沃夫等烏克蘭大中城市的主要商場里,都設有中國茶專賣店。這些茶坊雖然并不是特別大,但是裝修設計別具一格,充滿了烏克蘭人對遙遠而神秘的中國文化的向往和想象。這些商店往往按照中國小涼亭的樣式設計,雖說遠遠談不上雕梁畫棟,但大紅燈籠、中文對聯、彌勒佛、中式茶具一應俱全。▲
環球時報2014-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