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
《晁錯論》有曰:“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人生在世,做任何事情都不會一帆風順,都會遇到困難,都可能遭遇挫折或失敗。因此,要想取得成功,必須有百折不撓的勇氣和堅韌不拔的毅力。正如法國畫家安格爾所說:“所有堅韌不拔的努力遲早會取得報酬的。”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志向很遠大,可就是缺乏堅韌不拔的毅力,一碰到困難就卻步,一遭遇失敗就灰心。比如,有人想當作家,卻不愿刻苦讀書,寫了幾篇稿子,被報刊退回,從此便心灰意懶,一蹶不振,再也不愿涉足文學;有人想當科學家,卻又害怕吃苦,一旦所選課題的實驗失敗,便停止進一步探索,從此敗下陣來,斷了“科學家”夢。這些人并不懂得,生命的獎賞遠在旅途的終點,而非起點附近。當你為選定的目標而奮斗、朝選定的目標前進時,可能在走到第一千步時遭到失敗,但是,成功可能就隱藏在拐角之后,就在第一千零一步上。只要再堅持一下,就可能取得成功。而停留在第一千步上,不但難獲勝果,還會前功盡棄。這樣的沉痛教訓,真是數不勝數。
科學上的許許多多所謂“一舉成功”、“一鳴驚人”的壯舉,都是長久地進行艱苦勞動的結果,都是以鋼鐵般的意志和鍥而不舍的精神去戰勝無數困難的結果。諾貝爾獎獲得者、化學家戴維斯說:“真正的雄心壯志幾乎全是智慧、辛勤、學習、經驗的積累,差一分一毫也達不到目的。至于那些一鳴驚人的學者,只是人們覺得他一鳴驚人,其實他下的功夫和潛在的智能,別人事前未能領會到!”要想取得成功,沒有什么“快捷方式”,也沒有什么“錦囊妙計”,最需要的就是堅韌不拔的品格。正如法國微生物學家巴斯德所說:“告訴你使我達到目標的奧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堅持精神。”
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曾這樣說過:“我輩既以擔當中國改革發展為己任,雖石爛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敗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難而縮步。精神貫注,猛力向前,應付世界進步之潮流,合乎善長惡消之天理,則終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孫中山在這里指的是革命大業,其實干任何事業無不如此。對每一個想有所作為、獲得成功的人來說,這段話都是行動的指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