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賀秀
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正逐步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習慣。對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信息技術更是推動語文課程改革的有利工具。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相整合,對于深化語文教學改革,深入實施素質(zhì)教育,構建全新的高效課堂,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激發(fā)興趣。
教育家皮亞杰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一種渴求知識、探索事物的心理傾向。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chǎn)生興趣時,他就會入迷地去探索。同樣當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時,他就會由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甚至達到樂此不彼的地步。信息技術進入課堂無疑會給語文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使課堂教學更具感染力,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增強教學效果,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
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提出:“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痹谥v授《桂林山水》一課時,我充分利用桂林山水的風景視頻,將學生的思維引入那美如仙境的意境中,克服了學生因為沒有去過桂林山水,不知道其景色到底怎樣會導致學生理解上的空洞,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桂林的水和山的奇特之處,如身臨其境般自然而然的理解了課文所描繪的美景之魅力所在。這樣的教學,學生的熱情極高,為學習作了很好的鋪墊??梢娫谡Z文教學中發(fā)揮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以圖、文、聲并茂的三維方式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接受教育。
二、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供給學生豐富的學習資源。
語文學科是個涉及范圍廣、信息內(nèi)容很豐富的學科,運用信息技術將網(wǎng)絡與語文教學整合,可以提供給學生優(yōu)秀的學習資源,增大語文課堂教學的容量,拓展學生的視野。 現(xiàn)代信息技術突出優(yōu)勢是網(wǎng)絡,充分利用網(wǎng)絡,可以方便快捷地獲得學習所需的各方面知識,為語文學習提供廣泛的信息資源,極大地增強語文課堂教學容量。如在教學《軍神》一課時,為使學生真正認識劉伯承,課前我讓學生到網(wǎng)絡上搜集劉伯承的相關資料,包括生平和課文中記敘的這次手術前后的相關背景資料,讓學生在基本了解了劉伯承的基礎上自主學習。教學中,學生踴躍交流,我又適時地補充了網(wǎng)絡資料,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知識,而且彌補了課堂教學中的不足,開闊了學生的視野,更有利于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三、利用信息技術,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diào)指出,語文教學要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睂W生學習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去獲取知識。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充分利用網(wǎng)絡,盡可能地把學生安排到計算機室去上。學生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主動去獲取相關的知識,并能促使學生形成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也可以利用網(wǎng)絡加強相互間的合作學習,自己的學習成果可以瞬間傳達對方,也可瞬間得到對方的指導和幫助。同學們團結協(xié)作,互相幫助,能者為師,共同享受克服困難后的喜悅,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協(xié)作、合作的學習能力。
此外,信息技術手段的運用,還可以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幫助實現(xiàn)語文教學中知識、思維、情感的遷移,促進感悟。
對于閱讀教學來講,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提供給學生豐富的閱讀資料,促進學生自主閱讀,提高閱讀能力等。
將信息技術引入課堂與語文教學進行整合,追求的不是簡簡單單的輔助教學,而是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手段,促使教學任務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得到更充分的實現(xiàn)。為小學語文課堂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單位:遼寧省朝陽縣南雙廟鄉(xiāng)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