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濤 (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王店鎮綜合文化站 236000)
加強鄉鎮文化站建設的探討
丁 濤 (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王店鎮綜合文化站 236000)
鄉鎮文化站建設以及整體群眾文化事業的團隊建設大致相同,它的主要作用體現在鄉鎮文化站位于基層群眾文化的首要位置,這個團隊素質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體群眾文化的素質。所以,只有持續強化鄉鎮文化站的建設,才可以真正提升廣大百姓的文化素質。
鄉鎮文化站;建設;基層;群眾文化
鄉鎮文化站作為基層的文化事業單位,是黨和政府用于活躍農村百姓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是用來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執行公益性文化活動的主要方式,是為了可以令先進文化在基層穩固地位的主要環節,也是基層百姓群眾文化娛樂的主要場地。它的首要職責就是給社會提供具有公益性質的文化產品以及文化服務,擔負著農村群眾文化活動的示范以及導向作用,給百姓提供積極的文化內容。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無法脫離鄉鎮文化的建設。強化鄉鎮文化建設,持續豐富鄉村百姓的精神生活,成為了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需求,也成為了創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要環節。當前,我國農村的文化建設依舊無法符合廣大百姓逐漸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鄉鎮文化建設中具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1.領導重視程度不夠
據資料顯示,有的鄉鎮領導干部只對經濟建設以及計劃生育建設給予重視,而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則較為忽略,因此將大多數黨員、干部打造成預備役計劃生育工作人員,覺得文化工作的進行可有可無,文化站不會有人進行上訪,也不會有上級領導對此方面進行審查,對于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之間的辯證關系并沒有得到充分的認識。
2.文化基礎設施落后
有些鄉鎮文化站的基礎設施過于落后,所占面積也過于狹窄,不存在活動的經費、書籍、器材,成為了一個空站,并且,由于基層的文化團隊人才稀少、待遇過低,使得工作人員毫無積極性,專業文化人才急缺,文化領導長期對鄉鎮中心的工作進行服務,并沒有過多的進行文化方面的活動,面對文化工作大多只是應付了事。對于文化的發展,城鄉文化的實施顯然失調,呈現出逐步衰敗的局面。例如在城市的街道、社區、居民區、活動場所等均配備了健身器材、娛樂設備,可是對于農村來講,僅僅有少數的鄉鎮配備了以上設施,大部分鄉鎮依舊不具備以上活動設施。
3.文化團隊建設不穩定
鄉鎮部門在改革之后,文化站的人、財、物的權利已經轉到鄉鎮,文化主管部門僅僅對文化站進行業務方面的指導,而文化站人員調配方面的事宜卻無從支配,鄉鎮文化站的人員長時間處在較為固定的狀態,無法交流,缺少激情,文化工作人員待遇過低也是令內部不穩定、經常出現跳槽現象發生的原因。文化經費也并沒有符合當前國家規定的地方政府的文化投入不可以低于財政投入的1%的條例,使得農村文化建設嚴重匱乏,缺少發展的動力。并且,鄉村具備文藝能力的人才十分稀少,特別是經營、管理、創新性人才更不易獲得,呈現出人難留、難留人的局面。
4.農民文化活動乏味
當前,對于我國農村很多地區,農村文化建設過于薄弱,農民文化活動過于乏味,農村文化建設的重任十分重大。由于農村青壯年大多數在外打工,兒童、老人、婦人則成為了留守人員,而婦女們的時間都用來照顧老人孩子、做家務、忙農活,并沒有時間和條件融入到更加有益的文化活動當中,而賭博、打牌的現象依舊嚴重。文化活動大致是電視加麻將,其他活動進行的則非常少,使得造成了嚴重的失衡,有的農民已經逐漸從封建迷信當中脫離,可是對于紅白喜事依舊大操大辦。
1.改變觀念,通過文化領導人的身份朝著服務人員的身份進行轉換
鄉鎮文化站的管理在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狀態下已經呈現出滯后的現象。要積極使用市場經濟機制將社會對文化的情感激發出來,持續完善并執行機制成為了當前文化站轉變的現狀、力求發展的出路。政府應當主要偏向于公益性文化事業的建設以及基礎設施的建設。并且加強管理職能,將文化政策落實到實處,提升鄉鎮文化基礎實施的保護程度以及建設程度,確保文化發展的渠道能夠舒暢。
2.創建、規范管理體制,理清管理方式
當前,制定文化站內部的管理措施,加強目標管理責任制,包含了考勤獎懲制度、財務制度、檔案制度、承包制度、工作程序任務、機構性質、編制、經費保障等相關規定,令責任制可以合理進行。而且,就創建文化設施的管理來講,國家應當對文化投資或者文化事業的發展目標進行詳細的規劃,將文化站的工作歸入法制化程序當中。
3.吸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文化建設當中
政府應當多制定一些有關農村文化方面的制度,文化站應當強化創新意識,不斷進行改革,積極提升服務理念,讓百姓能夠參與進來,通過對具有貢獻的企業或者個人及時進行鼓勵,通過不斷的探索及完善,逐漸拉近經濟發展的距離。
4.加大經費投入,創建文化團隊
鄉鎮政府應當對文化站的建設工作投入大量的力度,不斷加大經費的投入,創建文化團隊,為農村文化活動打好基礎。在追尋經濟的發展過程里,通常會忽略精神文明的建設,而政府應當加大力度,為建設一支穩定的、成熟的團隊做出努力。并且,鄉鎮財政要通過相應比率將文化的基本經費列出,這樣才能夠有利于鄉鎮文化站的正常運行。
5.鄉鎮文化站要運用網絡進行管理
當今已經處于數字化的信息時代,鄉鎮文化站的管理應確保農村網絡能夠健康、穩定的發展。合理利用文化站的網絡,將各村的文化室管理得當,創建網絡監督,對各村之間的文化部門進行管理,找對路線,進行網點核對,獲取以點帶面的反射效果,通過網絡的作用將農村文化發揮出來。
6.不斷組建各種群眾文化活動
不斷組建各種群眾文化活動,令廣大百姓在勞作之余可以充分放松,空閑的時候也可以讓視覺和精神獲得享受。不斷組建進行各類群眾文化活動,不但要在內容上不斷豐富,還要在形式上突出新穎,要可以實現百姓對精神層次的追求。
綜上所述,只有從多方面進行努力,真正做到嚴格進行鄉鎮文化站的建設工作,令鄉鎮文化站變成百姓了解知識的渠道,通過整合,積極發揮出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要作用。
[1]吳毅華,隆斐.鄉鎮文化站的現狀與發展建議[J].學習月刊,2008.(04).
[2]楊文霞.充分發揮文化館職能,服務新農村文化建設[A].文化研究論壇[C],2011.
[3]陳繼興.當前鄉鎮文化站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A].中國管理科學文獻[C],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