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園園 (武義縣文化館 321000)
探討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金園園 (武義縣文化館 321000)
伴隨著現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建設進程的逐步深入,人們的生活質量及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隨著最近幾年群眾文化的持續發展,廣場舞作為社區文化的代表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喜愛與歡迎,其創作主體及接納主體均為群眾。當前,廣場舞已經被視為群眾文化的重要構成內容,步入民眾的生活。其具備廣泛并且深厚的群眾基礎,在建設群眾文化、促進社區和諧發展有著極為關鍵的作用。本文簡要分析了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探討了其作用,目的在于進一步推動廣場舞發展。
廣場舞;群眾文化;發展;地位;作用
對于廣場舞來講,其作為一種新的舞蹈類型,因為同傳統的舞蹈存在較大的差別,難度較低,受到了民眾的熱烈歡迎,逐漸演變成城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廣場舞為建設和諧社會發揮了促進作用,同時也為發展群眾文化、豐富民眾業余生活做出貢獻。以下簡要針對廣場舞的相關內容進行探討,僅供參考。
(一)廣場舞是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關鍵途徑
舞蹈作為一種民眾喜聞樂道的民間藝術形式,同人們的生活、工作存在密切的關聯。最近幾年,伴隨著民眾生活質量及水平的逐步提高,民間娛樂項目越來越多,廣場舞作為其衍生的重要活動之一,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變成了群眾文化生活的關鍵表現形式。對于廣場舞來講,其起始于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西部,由鄉村舞蹈演變而成。當前流行的廣場舞匯集了拉丁舞步、歐洲宮廷舞步等多種元素。由于其具備特殊的舞蹈韻味,作為群眾文化的載體被社區民眾廣泛傳播,并且深受大家的喜愛與認可。所以,廣場舞利用親身體會、潛移默化影響等輔導、培訓方法,調動民眾的學習積極性,進而增強了民眾對舞蹈的參與及欣賞水平,更好的發展群眾文化,使人們可以在學習、欣賞過程中體會到舞蹈的歡樂。廣場舞能夠直接面向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環境讓人們在欣賞過程中全身心的同舞蹈、音樂融合在一起,感受舞蹈的魅力,體會運動的快感。
(二)廣場舞的特殊性決定其在群眾文化中的重要意義
在建設群眾文化活動期間,廣場舞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文化活動方式,同時具備明顯的特殊性,具體包含以下內容:第一,廣場舞能夠將審美的主體與客體融合在一起。廣場舞的表演內容及形式,很多來源自傳統民間的表演形式,結合了當代民眾陶冶情操、宣泄情感的肢體動作。通常一場廣場舞,參與民眾不但是表演者,同時也是觀賞者,不管是表演人員,或者是觀賞人員,都可以在相同的時空中感受到娛樂的樂趣,體會到生命的動力。廣場舞中,每一首歌曲都是由不同的旋律、結構構成的,讓每個舞步伴隨著相應的結構重復。同時,因為舞步及舞曲的推陳出新,又會給人以無限的新鮮體會。廣場舞包含了多種舞蹈的元素,風格較為獨特,很容易學習,并且老少咸宜。其具備的群體性、全民性特點還可以結合當地的民俗風情、審美、生活形式等演變成特別的審美主體及課題,增強廣場舞的親和能力,具備其他舞蹈不可或缺的社會功能及藝術魅力;第二,廣場舞的審美心態具備同一性的特點。對于廣場舞來講,其作為抒情舞蹈的一種,可以利用特殊的場景來表達情感及心境,從而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生活的感悟與理解。在欣賞廣場舞過程中,不同地域的民眾、不同年齡的百姓,不同階層的人們其感受也各部相同,同時也能夠讓人們以最單純的情感來發泄內心情感。廣場舞的表演平臺同民眾形成整體,表演者與觀看者打成一片,表達形式為民眾所熟知的內容,氣氛十分熱烈。廣場舞的旋律十分歡快,并且貫穿整體表演過程,民眾可以通過參與廣場舞,宣泄內在感情,形成愉悅感。其也正是廣場舞的魅力。不管社會怎樣發展,時代怎樣變革,廣場舞作為人們喜聞樂道的文化活動,正在不斷發展。隨著現今物質文明的逐步提升,廣場舞的音響、燈光、服裝、道具等也推陳出新,更新換代,表現方法也相應發展,使其在容納了悠久歷史文明的同時也包含了現代元素的光彩與青春,增強了吸引力,為民眾創造了更好的氣氛與歡樂,進而為促進社會發展,建設群眾文化發揮重要的作用。
(一)增強了民眾的文化素養及生活品味
對于廣場舞來講,其不但可以陶冶民眾的情操,豐富人們的興趣與思想,提升百姓的修養,同時其也匯集了大多數社交的舞步,風格大方、典雅,動作性較強,體現出了高壓的形象意趣,所以,十分吻合民眾的休閑娛樂需求。廣場舞學習期間,不但是對舞蹈進行理解的過程,同時也是在舞蹈中融合自身感情的過程,進而通過自身的情感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將美育、技能與知識結合在一起,舞蹈在群眾文化中的普及,能夠吸引社會各個層次的民眾,發揮強身健體、陶冶情操的作用。民眾在輕松、歡快的氛圍下,增進了彼此的交流,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有助于建設和諧社會。
(二)能夠推動群眾社區文化的建設
由本質來看,廣場舞屬于群眾舞蹈,其自身為一個多元化、多層次、提高與融合、典雅與通俗匯集一體的結合體。廣場舞具備較強的健身、美育、自娛、自我價值顯示及控制社會等多方面的社會功能。所以,將廣場舞普及到群眾文化中,能夠使舞蹈藝術步入民眾的生活,增強社區民眾的文化修養與生活品質,讓人們的休閑娛樂空間與時間更豐富、富有意義。廣場舞通過其簡潔的內容、歡快的主題,可以創建歡快、輕松的社區文化環境,并且推動和諧文化、群眾社區的建設。
(三)為群眾的文化提供平臺載體
在文化廣場的日常活動中,主要由曲藝、舞蹈、歌曲等民間音樂創建的多種體驗形式,以此來決定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等表演。然而,其節目內容較為豐富、形式多種多樣、寓教于樂,富有綜藝性等特征,綜合性的體現出群眾文化的內涵及功能。所以,廣場文化不但是民眾文化的剪影,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所以,發展廣場舞不但需要關注群眾的互動、參與作用,同時也應創建活動情景,使民眾自發參與舞蹈中。通過實踐驗證,人們唯有富有積極性的體驗審美,才可以深入體會舞蹈藝術。
(四)幫助民眾增強身體素質
在群眾生活、文化中,廣場舞不但作為一種藝術,同時也是一種運動形式。所以,可以將廣場舞視為一種集運動、藝術為一體的形式。人們在表演廣場舞過程中,能夠舒展筋骨,增強體質。當前,在鄉村的廣場、城市小區的空地,經常匯集一群人,不論是年老還是年輕,都會伴隨著音樂表演舞蹈,例如:秧歌舞、民族舞等,盡管表演者并不具有專業的知識,但是在歡快的氛圍中,民眾可以體會到生命的活動,增強身體素養。
總而言之,廣場舞在群眾文化中有著十分關鍵的推動作用。伴隨著現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民眾生活質量、生活水平的持續提高,廣場舞對提高民眾審美能力、身體素養等有著重要意義。相關工作人員應對廣場舞進行深入研究,不斷創新,以此來推動廣場舞更好發展,使其更早步入民眾的生活,成為民眾文化活動的靚麗風景。因此,對廣場舞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地位及作用進行探討是值得相關工作人員深入思考的事情。
[1]江滔,陳玉萍,李協吉.湘潭市社區中老年婦女廣場集體健身舞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12).
[2]邸曉偉.山西省中老年婦女廣場舞現狀調查與研究——以太原市為例[J].搏擊(體育論壇),2013(05).
[3]楊玲.廣場舞對中老年人的健身娛樂作用以及存在的問題[J].大眾文藝,2012(09).
[4]羅雪婷.撫州市廣場健身舞對改善中老年女性血脂成分及平衡能力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3(30).
[5]代敏.武漢市主城區中老年人廣場舞開展現狀調查與分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