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慶 (安徽省安慶市文化館 246000)
科學開展群眾文化 推進社會和諧發展
焦 慶 (安徽省安慶市文化館 246000)
在構建和諧社會與推進和諧社會的進程中,和諧文化建設占有重要的位置,同時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和諧文化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內容,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特征, 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大任務。群眾文化建設與開展是構建諧文化的重要內容,和諧社會的構建要以“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為導向,群眾文化的開展也要遵循這個原則。群眾文化是最貼近人們生活的文化,又是群眾創造和參與的文化,同時也是由群眾共享的文化。本文圍繞推進和諧社會發展這一主題,論述了群眾文化開展的科學定位和調控措施,以期待群眾文化的開展能使廣大群眾通過參與能享受到樂趣,能在文化創造中各盡其能,能在文化領悟中有所收獲,真正走出一條群眾文化活動良性發展的道路,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群眾文化;和諧社會
現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廣大群眾的精神需求也在逐步提升,構建和諧文化已成為廣大群眾的迫切需求。和諧文化是實現和諧社會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動力,社會的發展、人與自然的共處、人與人的相處等,要實現和睦、和諧,都需要和諧文化的支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是和諧社會的基礎,構建和諧文化必須始終把握這一基礎。群眾文化建設和開展作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是構建和諧文化的必然選擇,也是廣大群眾對和諧社會建設迫切愿望的集中體現。
(一)在和諧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群眾文化的開展要以群眾樂于參與為目標,要充分調動群眾的參與積極性。群眾文化活動開展的是否成功,取決于群眾是否樂意參與這些活動,是否在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中感到快樂而且愿意自發地參與。近些年,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許多地方開展了眾多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并且逐漸在城鄉普遍開來,這些貼近群眾文化生活的文化活動使得群眾愿意參與,而且也方便參與進來,使廣大群眾在這些文化活動中成為了主角。例如,組織一些關于健身的體育運動項目比賽,可以很好地帶動廣大群眾參與到健身的活動中;文化館、文體活動中心以及群眾文體活動廣場的建設,可以為廣大群眾開展文化活動提供的場所;組織和實施電影下鄉活動,可以很好地為更多的觀眾提供觀看電影的機會;組建一系列的群眾文體協會,可以為群眾文化的開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后援。廣大群眾對群眾文化是盼望的,對群眾文化的參與是積極熱情的,我們要了解群眾的心聲,從群眾對文化的需求出發,在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方式方法和內容形式上更貼近群眾的實際要求,把群眾文化真正辦到群眾心思上,使群眾文化的開展能很好地體現群眾的心聲,體現出和諧文化的特色,進而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文化活動的積極性,使群眾文化的建設和開展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起到推動作用。
(二)在和諧社會發展的進程中,群眾文化的開展要注重引導廣大群眾崇尚文明。和諧文化建設的重要任務是構建全社會的文明道德風尚。群眾文化建設是和諧文化建設的內容,作為廣大群眾參與的文化活動,應當更加注重文明道德風尚的構建。群眾文化的開展要以人人崇尚文明為風向標,使廣大群眾通過親身參與的文化活動,知榮辱、樹新風、講正氣、促和諧,切實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質。例如,城鄉地區都可以通過文化途徑引導廣大群眾樹立新的文明道德理念,促進和諧文化的構建,促進和諧社會的發展。首先,鄉鎮政府可以自辦報紙,內容為政府的各項工作并且定期出版,采取每期派發給每戶村民的形式,實現政府與百姓的真正有效互動和溝通。其次,城鄉均可采用派送掛歷給群眾的形式,可以豐富掛歷的印刷內容,文字內容盡可能是群眾熟悉的,像“家和萬事興”等,還可以配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漫畫作為插圖,這種形式在無形中對廣大群眾文明和諧新理念的樹立起到催化作用。再次,城鄉均可采用文藝宣傳活動的形式,尤其在傳統的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可以由群眾自發組織演出有傳統節日特色的文娛節目,也可以組織一些特色節目在節日里給群眾觀看,這樣群眾無論是參與出演還是觀看節目,都會體會到節日的氣氛,潛移默化中增強了民族情感,有利于文明和諧新理念的形成。
(三)在推進和諧社發展的進程中,群眾文化的開展要使群眾能夠享受到成果。近些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層面的追求也在穩步提升。在很多地方有業余文工團,這些業余文工團都有自己的文娛活動追求,在豐富自己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不斷地嘗試新的追求和挑戰。有些社區業余文工團逐漸在嘗試編排一些節目或小短劇,內容涉及科技發展、鄰里之間、法制生活等,參與排演的人員也都是自發的群眾,這些節目不僅反應了社會現實,還在無形中使大家得到啟發,學習到很多東西。群眾文化的開展使群眾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有了體驗成果的機會和樂趣,群眾文化活動逐步在從自娛自樂向文化產業發展,這也正是群眾文化活動的一種趨勢。群眾文化的開展既快樂了大家,也使大家體驗到了好處。
(一)要調控好群眾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的發展。要注重一段時期內推出的群眾文化活動或文學作品一定是有深度影響力的、有較高層次的文化品味的,而且要不同地區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充分重視不同地區、不同領域、不同習俗的廣大群眾的文化活動的開展,調動廣大群眾文化活參與的熱情和踴躍性。
(二)要調控好城鄉文化的開展。要有目的有意識地使城鄉文化實現相互滲透、相互交融、相互借鑒、共同發展,實現廣大群眾對各具特色的地方文化的參與和學習,使廣大群眾共同享受文化成果。
(三)要調控好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結合力度。要對特色的民間傳統文化保護、繼承和發揚,對現代文化要豐富、發展和創新,要實現兩種文化的融合與交流,來適應廣大群眾的不同文化愛好,不斷壯大群眾文化活動隊伍。
(四)要調控好傳統節日文化的開展。群眾文化活動要有時間上的規律性,傳統節日文化定時開展好的同時,也要確保日常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使群眾能夠時常在文化活動中感受到實惠。
(五)要調控好群眾文化的開展計劃。和諧文化的構建是長期而且艱巨的,群眾文化的開展也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既要有規劃長遠的群眾文化活動,又要做好實際開展的群眾文化活動,并且逐步積累經驗,把群眾文化的建設和開展逐步向和諧文化延伸。
(六)要調控好群眾文化的豐富程度。群眾文化的開展要注重與外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在吸取外來文化精華的同時,又要將自己的精品文化傳播出去,真正實現不斷發展,不斷壯大。
我們一定要壯大群眾文化活動隊伍,并且使廣大群眾通過參與文化活動而拓寬知識、得到鍛煉、開闊眼界,真正感受到實惠,不斷提升文化素養。我們一定要對構建和諧文化給予充分的重視,科學切實地建設和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推進和諧社會的發展。
[1]尹曉芳.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 安徽農學通報(下半月刊),2009(16).
[2]王洪建.論群眾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J]. 勝利油田黨校學報,2011(04).
[3]黎雪萍.發展群眾文化 促進社區和諧[J]. 科技信息,2011(17).
[4] 江續兵. 談基層群眾文化現狀[J]. 大眾文藝(理論),2009(01).
[5] 范寧寧. 先進文化背景下的群眾文化藝術教育探索[J]. 理論界,2010(08).
[6] 俞彬. 對群眾文化的一點思考[J]. 文學教育,2010(10).
[7] 劉野萍. 淺談群眾文化的未來發展[J]. 戲劇之家,2010(03).
[8] 黃玉才. 試論群眾文化的藝術教育[J]. 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