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生 楊蕾蕾 (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450000)
從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五色觀”談現代包裝設計的色彩法則
郭新生 楊蕾蕾 (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450000)
本文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中五色觀的概念闡述及對其含義的發掘,從中國傳統的文化藝術中展示五色的運用,繼而引出傳統的五色觀與現代包裝色彩設計的關系。分析傳統的色彩觀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的應用,傳統的繼承和現代設計法則的結合必然會走出一條讓設計色彩更寬更廣更長久的道路。
傳統文化;五色觀;包裝設計;法則
色彩雖然充斥著我們的生活,但是色彩的五色似乎很少提及,其實五色離我們并不遙遠,且和我們息息相關。在傳統民俗文化和現代設計中又不無時無刻的體現出來。傳統的五色理念潛濡默化的影響著現代的包裝設計,又發揮著怎樣的微妙作用。于是,筆者嘗試用視覺傳達的角度來闡述解析五色觀。
從遠古時代開始,人們已經開始使用色彩來裝飾著自己的生活。二萬年前的洞窟巖畫,濃烈鮮艷的色彩,開始用動植物形象來美化自己的居住場所,飽含著原始人類特有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新石器時代,在人們打造的一些器皿上,開始出現了簡單色彩的運用,已經把審美和生活器具結合起來。可見,人們對色彩的運用意識在遙遠的原始社會已經開始,并不斷地從“目觀為美”簡單樸素的低層次色彩美感認識向高層次色彩審美認識的發展。而這些色彩都體現了五色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應用的開始。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五行中的五種元素,金、木、水、火、土是五色觀所一一對應的基礎,也是中國民間色彩最原始的色彩。《尚書》里記載著:“青、黃、赤、白、黑也;言施于增帛也。”這五色分別是黑、白、赤、黃、青,其中黑、白、為基礎色,而赤、黃、青為三原色。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下,由于時代,民族,地域,文化的不同,色彩有著不同的特殊的象征含義,并且有著高低等級的區分。西周時期,提出了“正色”和“間色”的色彩概念。青、赤、黃、白、黑,為正色,其余顏色為間色。正色和間色在中國古代代表著使用著的身份高貴與卑微,正式與非正式的象征。中國傳統的色彩表明地位的尊卑貴賤,成為“明貴賤,辨等級”的工具,以維護其統治階級的利益。正色中的黃色被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在中國古代的五行學說中,黃色對應土,而土在五行中是居中的,所以黃色為中央之色,也成為皇帝服裝的專用色彩,黃色也被視為尊貴的色彩。從奴隸社會末期至封建社會,黃色被統治階級都視為權貴之色,至隋唐后成為封建帝王和皇族專用色。
中國傳統民間美術的色彩觀是獨具特色的。五色觀影響下的民間用色多為單純、而醒目的。中國傳統民間藝術作品的色彩一般都以艷麗明快為主調,從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效果,使畫面形成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一)民間年畫中的五色體系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傳統而古老的民間藝術,而朱仙鎮木版年畫歷史悠久。每到年末,很多地方都有張貼年畫的習俗,以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朱仙鎮年畫藝人在設計色彩時,受傳統的民間文化觀念的影響,喜好用大紅大綠的色彩,產生一種熱烈的視覺心理反應。同時,也表達出一種吉祥美好的愿望。朱仙鎮民間木版年畫的用色標準深受中國五行哲學的影響,使用的顏色種類并不多,一般只有紅、橙、黃、綠、紫五種顏色。年畫藝人們又稱之為木紅、槐黃、丹紅、葵紫、苦綠。其中紫色代替了五行色中的青色,再加上黑白兩色,不過七八種。用色純度高、對比強烈、鮮艷、熱烈,也正是朱仙鎮木版年畫的主要色彩特征。朱仙鎮年畫的色彩體現了五色觀在傳統文化中的應用。
(二)傳統服飾中的五色體系
中國傳統服飾也受到五行文化的影響,人們的服飾色彩長時期受到嚴格規定。古代的帝王服飾色彩通常以黑、赤、青、白、黃為主,這五色被視為正色,而以綠、紅、紫、碧、騮黃為間色。將正色和間色賦予尊卑、貴賤等級的象征意義。在《宋?輿服志》關于文武官員服飾顏色規定,文武三品以上服為紫,四品服為緋,五品為淺緋。而黃色則仍為皇帝專用色,象征著皇權與高貴。五色使中國的傳統文化服飾多姿多彩,豐富而系統化。
中國五色觀是現代設計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我們應該在傳統五色中汲取養分,深入的研究中國傳統色彩。李可染先生在講到自己的國畫創作時曾經說過:“要以最大的勇氣打入傳統,又要以最大的勇氣打出傳統”。這句話講出了傳承文化和創新的必然性,把傳統文化和現代技術融合在一起,繼承傳統的精髓,傳承并繼續開拓創新。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色彩活動必將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我們將繼續弘揚民族色彩文化,開拓豐富色彩的表現語言形式。
(一)現代包裝設計中傳統色彩的應用法則
在現代包裝設計中,色彩作為包裝設計重要的設計元素之一。傳統色彩觀的文化內涵及象征意義在現代包裝設計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將傳統色彩觀應用到現代包裝設計中具有現實意義。五色觀在現代具體的運用中,應該吸收中國傳統五色所營造的色彩氣氛以及文化精髓。例如一些白酒國酒酒瓶的包裝,即可采用中國紅色以及傳統文化中高貴的金黃色,體現了酒的尊貴和高貴的品質,又符合了國人追求宴席喜慶氣氛的傳統文化。這樣的設計就從五色中汲取新的生命,并賦予美好的文化內涵,應用在現代的包裝設計中,從而也帶來美好的視覺感觀。又如涼茶王老吉的系列包裝,其色彩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包裝色彩采用了較高純度的紅色和黃色。使包裝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以及品牌的良好的識別性。而紅色和黃色的運用為五色觀的色彩體現。符合了人們“尚紅貴黃”的審美心理,不但體現了企業悠久的文化歷史,且為企業贏得了經濟價值。在今后的包裝設計中,我們可以采用這樣的思路讓傳統五色觀和現代包裝設計色彩相結合。現代的設計手法使觀者的感受介于傳統與非傳統之間,使中國傳統五色獲得新生命。我們要主動發揮創造力和想象力,多角度地開辟傳統五色的應用空間。不但強化經典的色彩文化韻味,且要增加藝術感染力。把傳統的文化理論加入現代的包裝設計,可以使設計更加有深度和廣度。當然更要與現代風格色彩設計結合起來,使之協調共處,這樣的產品包裝更有現代韻味,又寄寓傳統的色彩文化情感。
(二)現代包裝設計中色彩搭配的應用法則
在包裝色彩的應用法則中,我們除了要把傳統的五色觀文化精髓加入包裝設計,還需要以現代設計色彩為基礎,這樣就可以搭配出更加合理的色彩。與色彩的基本原理相結合,總結出色系與其它色彩搭配原則,設計出更加漂亮和帶來美好視覺效果的色彩搭配。例如中國傳統的黃色,在包裝設計中很多時候會出現,但是我們除了發掘傳統的文化含義,還要注意與其它色彩的搭配,而不能一味的追求含義。例如黃色與其它色值的顏色搭配一起,怎么才能更加協調,怎么搭配出另一種氛圍和感覺。鮮亮的檸檬黃表達出的是一種清新,愉悅,土黃色或表達出深厚的積淀和扎實的內在。在色彩搭配時,又要注意色彩面積的對比,各種色彩在畫面中構成比例不同給人產生的色彩視覺感官也不同,只有合理的應用色彩的面積比例,才能達到色彩的和諧之美。另外,還有色彩的形狀以及位置的不同也能造成不同的視覺效果,這些都可以從現代色彩平面構成中提煉知識體系并運用在包裝色彩中。中國傳統“五色觀”色彩體系在現代包裝設計中得以傳承、延伸和發展,并適應現代社會人們視覺的審美要求。對傳統色彩體系的傳承,建立在對傳統“五色觀”色彩文化深入理解與剖析的基礎上。以現代的審美觀念,對傳統“五色觀”色彩體系中的色彩元素加以重新構成、選擇、提煉、改造和發展。
中國現代包裝的色彩設計如果將傳統文化和現代的設計法則相結合,會擁有更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傳統文化將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只有善于汲取和借鑒,包裝的設計在其色彩的滋潤下才能不斷的煥發出耀眼的光芒。相信在藝術工作者的努力下,現代包裝的色彩會不斷從傳統文化中吸收并傳承出屬于我們傳統文化的新型包裝設計風格。
[1]徐麗.現代包裝設計視覺藝術[M].化學出版社,2012.
[2]朱和平.包裝設計[M].湖南大學出版社,2011.
[3]路明.淺談傳統“五色觀”色彩體系與現代包裝設計的關系[J].科技向導,2011.8.
[4]胡川.中國傳統色彩體系淺析[J].包裝世界,2008.
[5]鄧炎.中國五色觀及其現代發展[J].文化心旅,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