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市綠園區文化館 13000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歷代詩歌經典,特別是唐宋詩詞是我們文化的創造和精神家園,在世界文化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是足以讓我們引以為驕傲的文化自信。
本文通過三個關鍵詞“意象、氣韻、意境”嘗試對歷代詩歌經典進行解讀,我以為“意象、氣韻、意境”是欣賞古典詩及現代詩的三把鑰匙,也是培養我們對詩歌產生興趣的入門,通過學習和閱讀唐詩宋詞,對提高我們的文藝鑒賞力,增強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自信與自豪具有現實意義。
意象,對于詩人抒發感情,有著獨特的作用。懂得意象的知識,有助于我們理解詩歌的內容及詩人的感情,更有助于體驗和欣賞一部作品的藝術特色與風格。
詩人艾青說:“想象是詩歌的翅膀,沒有想象,詩人就無法在理想的天空飛翔”。想象也是詩歌藝術的一種寫作技巧。想象是詩人創作詩歌的一個重要能力,也是創作詩歌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驟和手法,詩歌一旦失去想象也就失去了其藝術魅力,那么詩歌就顯得蒼白無力。
詩人豐富的想象靠意象來完成,意象在詩歌中浸染了詩人的感情,“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馬致遠《天凈沙》)《天凈沙》取的是“景象”,寄情于景,借景以抒情。“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在日暮時組合成一幅凄涼落寞寂寥懷鄉等復雜心境,詩人的天涯孤旅形象躍然紙上。
詩歌的意象有多少。一般是一組意象。即使是現代詩也是如此。例如當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呵,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边@首詩選擇了“郵票”“船票”“墳墓”“海峽”等四個意象來承載感情,渲染了海外游子與故國家園根脈難斷的凝重感情。
詩人創造的意象往往是“觸景生情”和“緣情寫景”:詩經《蒹葭》 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碧J葦密密又蒼蒼,晶瑩露水結成霜,我心中的愛人,佇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流而下尋她,仿佛就在水中央。”情與景水乳交融,猶如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令人難忘。
李白詩的意象,充滿奇思妙想,他往往取材瑰麗的自然景象和神話傳說和夢境,充滿 了想象與夸張,展示了浪漫主義的一面,比如《蜀道難》《夢游天吟留別》;杜甫的詩中的意象多寫安史之亂后社會動蕩的黎民疾苦,反映出詩人強烈的現實主義精神,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他的想象不象李白天馬行空,而是更多地關注現實生活。杜甫的詩與大地蒼生聯系在一起,風格沉郁情調,思想深刻。
詩人的想象力范圍可以“精鶩八極,心游萬仞”,“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過去、現在、未來,任意遨游;天上、人間、地獄,無處不在。詩歌不能沒有意象,鑒賞詩歌也不能不注意意象,一首好的詩歌應是意象與意境的巧妙融合。意象是想象的產物,讀詩通過創作的意象將我帶入一個全新的藝術境界。但是我們更想說的是欣賞文藝作品時,我們也要展開想象的翅膀,在作品中的意象的空間中馳騁飛翔,體驗詩人的情感世界,從中獲得美的熏陶和心靈上的升華。
氣:現代漢語詞典解釋,1.人的精神狀態;2.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等等。氣韻對于文藝創作是指作家的氣質或風格。但是歷代的詩評家在探討詩詞的規律時,往往只涉及到“意象”和“意境”,很少將氣(情感)獨立出來。實際上氣韻是文藝創作的一條潛在的線,是作品的靈魂所在。
好的作品往往是所謂一氣呵成,氣韻貫通、氣象萬千。我們欣賞好的文藝作品,會深受一股強烈的精神在感染,以曹操的《觀滄海》為例:詩的字里行間充滿了英雄氣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歷代詩人對他的詩給予極高的評價,他的詩氣吞宇宙,展現了一位卓越政治家的胸懷。
毛澤東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的詩大氣磅礴、神旺氣足而且還顯示了詩人的高瞻遠矚、深刻的思想內涵,不愧為史詩之作。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詞人者,不失赤子之心者也”。氣韻是詩人真性情的奔涌和釋放。氣韻在詩歌創作中,最突出的表現在修辭大量使用排比的手法,讓人讀起來一氣呵成、回腸蕩氣。如李白的《將近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讀李白的詩歌總感到一股飄名逸的仙氣和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霸氣。
再比如賈誼的《過秦論》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通過“席卷”“包舉”“囊括”“并吞”的排比,使得文章充滿了排山倒海的氣概,展現了秦孝公欲統江山的野心。
所以說欣賞好的藝術作品,你會從中體會到特有的一股極富感染力的神韻,這股神韻就是所謂的氣。由此類推,欣賞其它類別的文藝作品也是一樣,比如說我們欣賞一只舞蹈時,假如舞蹈肢體的動作是“意象”的話,這些意象還要有氣韻(神)將意象組合起來,才能成為一個整體的意境美。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最早提出“境界”概念一詞:“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蔽覀冋f一首詩(詞)由意象組合而成,而意象只有通過氣韻串連起來形成有機的整體才能升華為意境。意象是創作的基本材料,通過氣韻組成結構,成為一個完美的藝術整體,成為意境。如果說意象是具體景物,氣韻是情感線,情與景相互交融才能出現優美的意境。
我國的唐詩宋詞有著長久不衰的生命力,在于詩詞的優美意境和深刻的思想內涵,讓人常讀常新,百讀不厭,無論是五言絕句,還是七言律詩包括宋詞,都彌散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我們吸取藝術乳汁和豐富藝術想象力的動力源泉。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贬瘏⒌摹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意境壯美;“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抒發了詩人懷念故園、歸心似箭的心情;“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杜甫的《春望》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來寫春天,寫出了事物睹物傷情,用擬人的手法,表達出亡國之悲,離別之恨,體現了愛國之情;“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出自黃庭堅的《寄黃幾復》,兩個朋友,各自飄泊江湖,每逢夜雨,獨對孤燈,互相思念,深宵不寐。而這般情景,已延續了十年;“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抒發了詩人對古代英雄人物的贊美,對祖國山河的贊頌,同時表達了人生如夢的愁悵。
意象和意境雖然是中國古典詩歌的美學范疇,實際上,我們也可以用它來解釋文藝形式。比如音樂、繪畫、舞蹈、戲劇等藝術形式,都離不開意境美,意象組合成一個藝術空間,都蘊涵著靈動的氣韻,都彌散著獨特的藝術魅力。
唐詩宋詞是中國文化史上最璀璨明珠,培養一點讀詩的興趣,通過閱讀和欣賞經典達到美化和升化心靈的目的,從而提高藝術的鑒賞力,我從讀歷代經典詩歌中得到美的薰陶和凈化,可以說常讀常新,不斷地從中獲得審美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