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湘西呂洞山區苗鼓歷史與發展現狀初探

2014-03-12 10:33:47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416000
大眾文藝 2014年17期
關鍵詞:文化

(吉首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416000)

《太平御覽》中記載“黃帝殺夔,以其皮為鼓,聲聞五百,”1由此可見,中國鼓文化的產生可能在黃帝時期。苗鼓的文獻記載,較早見于唐代《朝野僉載》卷二“五溪蠻,父母死,于村外閭其尸,三年而葬,打鼓路歌,親戚飲宴舞戲一月余日?!?從這一記載可以看出,此時苗鼓已然成熟。呂洞山苗鼓是湘西地區具有代表性,同時也具備特殊性的一支。筆者在對湘西呂洞山苗鼓歷史進行調研時,問及不同身份的當地群眾,獲知呂洞山先民遷至此地時已有苗鼓。不同于鳳凰苗鼓的柔和平緩,呂洞山苗鼓帶有一種磅礴的氣勢和激蕩人心的節奏。據了解,呂洞山地區家家戶戶都有會打苗鼓的人,在葫蘆鎮,僅由村民組成的苗鼓隊就有十二支,隊員多達500多人,每年直接經濟收入近四十萬元。3呂洞山苗鼓,既蘊含了苗族先民的歷史文化信仰,又是民族凝聚團結的象征,到今天,更成為當地旅游文化發展的重要資源。對呂洞山苗鼓這一文化個案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苗族文化信仰,并探索苗鼓的保護與開發。有關呂洞山苗鼓研究的相關著述寥寥無幾4,有鑒于此,筆者將對呂洞山苗鼓的種類、發展現狀、保護開發等進行初步探討。

一、呂洞山與呂洞山苗鼓

呂洞山有地理和人文兩方面內涵。從地理意義上而言,呂洞山位于湘西保靖縣城南55公里的夯沙鄉境內,距湘西州府吉首市約20多公里,此山主峰海拔1227.3米,雄峰高聳,峰間有兩個并列的穿洞,呈“呂”字形,故名“呂洞山”。它是以東、西、南、北順序走向排列,分別有1038米高的仡麻龍山、904米的燕子坳、906米的巴扎們等數十座山峰,僅在保靖縣境內就有356平方公里的廣大區域,連同延伸于吉首市己略鄉、矮寨鎮和花垣縣的董馬庫鄉、排料鄉、民樂鄉的部分區域,面積有近千平方公里之廣。這是苗族集聚地,呂洞山苗族是在第三次大遷徙(秦漢至唐)遷入此地的,即從武陵、五溪再度向西和西南遷徙,向西者遷入四川云南等地,向西南者遷入湘西南和湘西地區。在保靖縣志中有詩寫到“巋然高嶺掃蠻煙,萬仞山尋呂洞前。壁下炎涼人罕見,岫間云霧裊頻穿。蒼松蓋滿常遮日,石乳鐘懸不計年。指點夜郎何處是?應以絕頂問飛仙?!?詩里描繪了呂洞山自古而來的巍峨氣勢,也指出了呂洞山與外界隔絕的封閉狀態。正是在這種封閉的地理環境中,呂洞山苗族文化得以保存其原生性。

就人文內涵而言,呂洞山地區是苗族原生態文化匯聚和集中傳播的地區。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記載:“保靖縣志雷洞山又名呂洞山,苗謂之茍剖茍娘(gheul-poubghenlniax),即祖公祖婆山,是苗區內之勝山也,大而且高,為群山冠,登峰縱覽,一望莫及,周見數百里……相傳雷洞山是祖公山,名叫里洞(lis-dongd筆者注:黎峝),在乾城縣(筆者注:今吉首)境內,有座祖婆山,名叫里翠(lis-ceib注:黎翠),在古丈縣有座山叫里色(lis-sheb注:黎畬),初時,里色見里翠生得貌美,姿態動人,憑媒山八刀山(于瀘溪境)說合,嫁與里色為妻……”6這里記載的即是《呂洞苗族史話與歌謠》中湘西苗族口傳的《幾洞幾舍吉搶歐》(呂洞山與雅角山搶親)7的故事,而故事中所有的人物均為保靖、吉首、花垣、瀘溪、古丈五個縣(市)有名的山峰或山脈河流的擬人化,涉及的區域范圍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呂洞苗族史話與歌謠》是第一本官方編纂且僅記錄呂洞山地區苗歌的專著。筆者在實地考察中發現所走過看到的很多山脈都有自己的名字、故事。很久,當地苗族先民就已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原生態文化,包括湘西苗族鼓舞、椎牛、祭祀、接龍、祭日月神、換儺愿、招魂等。呂洞山苗族原生態文化是不可多得的民族財富。

呂洞山苗鼓在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中不斷發展和創新,到現在,呂洞山地區最具代表性的苗鼓有《八合鼓》《猴兒鼓》《撼山鼓》等,此外,尚有團圓鼓、迎賓鼓這樣的節慶鼓,也有花鼓這樣的文藝鼓。八合鼓是由湘西州首批州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洪富強老先生創作的,洪富強先生將八合拳的招式融入苗鼓的動作中,以此改變了湘西苗鼓輕柔有余、剛勁不足的缺陷。作為湘西苗族武術鼓的開山之作,它改變了傳統苗鼓單人單數的打法,十面、百面鼓一起敲擊,氣勢恢宏。在表演時,鼓者步伐靈活,展現了苗族人民熱情奔放的民族性格。鼓聲時而柔曼,時而激蕩,極具感染力?!逗成焦摹返木杓畜w現在洪富強先生創作的《湘西苗鼓舞》中,這一項目目前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中。猴兒鼓相傳是由苗族先民偷學猴子打鼓的過程而得。由三人或多人模仿猴子各種習性,將這些動作運用于擊鼓中,鼓舞急而不亂,動作活潑。無論傳說真實與否,猴兒鼓所傳遞的都是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環境下的民族文化,是苗族先民智慧的結晶。《撼山鼓》是呂洞山區葫蘆鎮村民龍子霖所創制的,與八合鼓相同之處在于它將苗族武術的精華融入鼓舞中,使得整套鼓舞剛勁、壯美、氣勢恢宏?!逗成焦摹匪憩F的的是苗族先民抵御外敵的戰爭場景,通過馬步橫槍、策馬登程、橫掃千軍、左右插花、翻江倒海、擊鼓收兵等十余個動作來表現。在湘西自治州成立50周年的慶典上,600人攜帶500面鼓所表演的保靖縣“撼山鼓”舞,以其恢弘的氣勢征服了在場眾多觀眾,至此,學習撼山鼓的人越來越多,據悉,目前撼山鼓的練習者多達數萬人,龍子霖親自傳授的學生已超過三千人。無疑,撼山鼓已成為保靖縣呂洞山地區最具標識的文化符號。

在實地訪談中,筆者了解到,呂洞山苗鼓代表了保靖縣苗鼓的最高水平,較之周邊吉首寨陽苗鼓、花垣縣苗鼓,從打法上并無明顯差異,與鳳凰苗鼓則存在著較多差異。筆者認為這也是保靖苗族與鳳凰苗族分屬不同族源的又一例證,除此之外,兩地苗族盡管相距不遠,但在語言上幾乎是不相通的。以下是呂洞山地區與鳳凰苗鼓各方面異同的比較表:

陳默溪先生在《貴州平壩縣尹關六朝墓》一文中談到“一個民族之所以成為民族,最根本的莫過于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這些相對穩定且具有特點的文化,毫無例外地都會體現在這個民族人們共同體每個成員的實際生活中,體現在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上,體現在他們所創造的的物質產品和精神產品上。與此同時,這些具有特點的文化還會以各種方式在這個民族中流傳很久,世代相繼地產生影響,從而形成本民族的文化傳統?!?

苗族,作為世界上最苦難深重的民族之一,在物質匱乏的遠古時代,就創造了屬于自己本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并以不同的方式流傳下來。

苗族的史詩、歌謠以口傳承載苗族歷史,苗鼓通過鼓舞音樂再現歷史并形象的展示這個民族的精神面貌。呂洞山苗鼓中撼山鼓的咚咚剛勁重現了當地苗族先民抵御強敵的英勇氣概,《八合鼓》融會了苗拳的精髓,是苗鼓鼓舞的創新與發展,體現了呂洞山苗鼓生生不息的活力。在實地訪談中,筆者了解到,在舊時代,呂洞山苗鼓的主要作為戰爭的輔助工具,傳遞信息,鼓舞士氣。到了現代,當地苗族群眾安居樂業,苗鼓的娛樂歡慶功能日益凸顯。過苗年時,當地打年鼓,與舞龍舞獅、苗拳表演相得益彰。苗鼓已成為呂洞山地區苗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當地人對生活中耕田織布的動作,動物生靈的行為進行觀察,以鼓舞表現,這種獨特而典型的民間藝術形式,展現了當地苗族群眾質樸真誠,熱情團結、熱愛生活的性格特征。隨著呂洞山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自2006年起當地舉辦了歷屆“呂洞山苗族原生態文化藝術節”,當地苗族群眾用歡慶的迎賓鼓迎接各方客人,苗鼓鼓舞成為藝術節中最受群眾歡迎的表演環節,隨著藝術節規模的擴大與參與人數的不斷增多,呂洞山苗鼓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學習,毫無疑問,苗鼓,已成為當地文化的標識。

二、呂洞山苗鼓發展現狀與不足

呂洞山苗鼓自先民遷徙此地之前已有,它隨苗族人民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發展,隨社會時代的演變,其功能也在日益轉變,如戰爭時擊鼓傳令、祭祀時驅鬼降魔等功能到了現代已消失、淡化,而苗鼓的節慶、娛樂功能正日益彰顯。

苗鼓創制使用之初就與先民的需求密切相關,具有功用性。在戰爭年代,人民以鼓聲大小,鼓點的密集程度等來傳遞信號,由此,鼓作為一種信息傳遞的工具而得到運用。除此之外,在戰爭中,通過鼓聲來鎮定軍心,也是鼓的功用之一。身居高山之內,苗族自古而來就以一種剽悍、勇猛民風而聞名于外界,尤其到了明清兩代,由于不滿當時實行的政治制度,苗民揭竿而起,反對朝廷的次數日益增多。據史料記載苗民起義有大大小小近百次,其中時年最長的長達十六年之久。這樣的長期反抗,必定需要一種鼓舞軍心,增強凝聚力的工具,因此,苗鼓的這一功能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呂洞山苗鼓是湘西苗鼓最重要的一支,在明清反抗斗爭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中有這樣一段論述:"苗人在環境上,苦于種族、政治、經濟之壓迫,無以進展,文化知識較落人后,而所居之地,又在荒山峽谷之間,出作入息,少與漢人接近,坐井觀天,孤陋寡聞。若不尋求一種娛樂,則不足以資人生樂趣、提高思想、活躍精神、促進健康,而有裨益于人身者,僅鼓樂一項。"9由此可見,鼓舞的社會娛樂功能自古而有,到現代,這種功能更日益彰顯。當地苗族每逢佳節,無論男女老少都會聚集到較寬敞的空地打鼓跳舞來慶賀。隨著呂洞山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自2006年“呂洞山首屆苗族態文化藝術節”舉辦以來,呂洞山苗鼓被搬上舞臺,其參與人數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此外,以苗鼓來迎接貴賓是苗族傳統的習俗,在當地文化旅游產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卡鼓攔門迎貴賓更是作為原汁原味的旅游文化項目特被保留下來。

苗鼓到今天得到長足的發展離不開當地苗族群眾祖祖輩輩的努力探索。在《苗防備覽?俗考 研究》中記載到“刳長木空其中,冒皮其端以為鼓,使婦人之美者跳而擊之,擇男女善歌者,皆衣優伶五彩衣,或披紅毯,戴折角巾,角五色紙兩條垂于背,男左女右旋繞而歌,迭相和唱舉手頓足,急徐應節,名曰跳鼓舞?!?0從中可見鼓的制法,跳鼓舞所穿服飾,鼓舞的跳法等信息。鼓產生于人們的勞作生活,滿足日常娛樂是其被創制的最主要原因,隨著鼓的創制,人們根據打鼓時不同的鼓點節奏而創制了一系列舞蹈動作,這些動作既有對自然萬物的模仿,也有對耕田織布等勞作生活的展現,包括了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筆者在對夯沙鄉苗鼓隊優秀鼓手石清萍的采訪中了解到,當地的苗鼓與舞蹈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最初,苗族群眾多集體打鼓跳舞,多以自然生靈為模仿對象,沒有形成體系。苗族有語言而無文字,鼓舞的傳授以苗語來言傳身教,這一方式使得苗族鼓舞傳播面積窄。在物質極不發達的過去,即使全面掌握這門技藝后,大部分的學習者也不能以此為謀生手段,可以想見,相當一部分苗鼓鼓舞已消失在歷史中。呂洞山地區苗族鼓舞發展到現代,優秀的鼓手較過去更加專注于個人的研究創作,并將研究創作的心得傳授給后代門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湘西苗族鼓舞》代表性傳承人洪富強先生,將苗族武術八合拳融入到鼓舞中,從此翻開苗族鼓舞的新篇章。到現代,呂洞山的苗鼓普及面廣,表演學習人數每年遞增,鼓舞的種類更多,表演更加精湛而具有感染力。

當地政府對苗鼓文化的重視離不開國家對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出臺的一系列文件指引。11據了解,保靖縣自2004年起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收集整理了一系列鼓舞的錄像資料。當地政府將呂洞山苗族鼓舞推向外界,國家級名錄項目《苗族鼓舞》曾先后到哈爾濱、北京等8個省市參加演出,參加了第六屆中國民間藝術節、中國鼓文化節和首屆中國“龍船調”藝術節、湘西州成立50周年等大型文化藝術活動,這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當地苗鼓的魅力。2006年苗族鼓舞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使得認知和學習苗鼓的人數不斷增多。12在2011年出臺的《湘西保靖縣呂洞山區旅游區總體規劃》中,筆者了解到],政府在呂洞山景區建設時,將國際鼓文化展館的建設放在了突出位置,計劃在2016年~2025年投資130萬元建設這一展館。政府積極將呂洞山地區打造為世界“呂洞撼山鼓”。13

筆者在實地考察過程中也發現了呂洞山苗鼓在保護開發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具體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第一,打鼓人多,譜曲研究者少。

在實地考察中筆者了解到在呂洞山地區及周邊村寨,如夯沙鄉、葫蘆鎮等都有專業的打鼓隊,且在當地,會打鼓的人很普遍。但由于文化知識的相對欠缺,當地大多苗族百姓往往都是在耳濡目染的狀態下學會打鼓的,即使拜師學藝,也僅是單純的學習,很少去研究,更不用說譜曲編舞。

第二,表演次數多,創制編排單一。

隨著當地文化旅游的發展,來呂洞山地區觀光的游客和考察的團隊明顯增多,每每有貴客來到時當地苗鼓隊都會表演迎賓鼓。當地專業的苗鼓隊經常應邀去參加全國各地的比賽。最常見的苗鼓表演就是《猴兒鼓》、《撼山鼓》、《八合鼓》和《迎賓鼓》。表演者所表演的都是日常練習的鼓舞,筆者了解到,雖然活動很多,但他們并沒有探索出新的苗鼓打法或者編排新的鼓舞,最多的也僅是在原有打法或鼓舞的基礎上加以改造,目的是為了使舞臺感染力更強。呂洞山的文化旅游前景廣闊,游客日益增多,鼓舞表演已具規模,如果一味的重復表演而缺乏創新,勢必會影響到呂洞山文化旅游的可持續性發展。

第三,文本資料少,且無專門著述。

筆者在考察中并未收集到與呂洞山苗鼓相關的專門著述,相應的文本資料也是寥寥無幾,更多的資料以錄像光盤的方式保存。通過了解,在呂洞山地區所轄屬的保靖縣,縣民俗事務委員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曾經編纂過一本《呂洞苗族史話與歌謠》,收錄的都是當地的苗歌,這是唯一一本官方對呂洞山苗族文化集中收錄的專著,但其中并未涉及呂洞山苗鼓。就目前所掌握的文本資料而言,即使是對湘西苗鼓的研究也僅散見于各類學術著作或期刊論文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石啟貴的《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于希謙的《中國南方鼓文化與地域社區生活》14。在走訪中,筆者了解到即使是周邊有名的打鼓能手們也沒有將他們的所學用文字記錄的意識,傳授限于口頭與實際操作,由于使用苗語傳授,造成苗鼓傳承和傳播的地域限制。

三、呂洞山苗鼓傳承發展的若干思考

民族是以文化維系起來的人們的聚合體,任何文化的傳承都必然是一種歷史的過程,這種“過程”即中國著名民族學家費孝通教授所說的“文化歷史性”15。呂洞山苗鼓在歷史長期的發展與演變中去粗存精,從苗鼓的制作工藝到鼓點的節奏韻律再到鼓舞的靈動震撼都是先民所留下的智慧結晶。在新的發展時期,當地的苗鼓若要取得長足發展,必須在保有其文化原生性的同時,依托當地文化旅游產業,加大傳承和創新的力度。

針對呂洞山苗鼓的傳承與發展,筆者認為有必要對呂洞山苗鼓進行全方位和立體的保護與傳承,具體包括對苗鼓文化的記錄、對苗鼓教授的專業指導、對苗鼓打法鼓舞編排的創新等。

由于當地苗族群眾知識文化水平有限,苗鼓的記錄有必要由政府相關部門組織人員進行。通過對呂洞山地區現存的各個時期、各種類的苗鼓進行摸底,編纂整理專門的著述。文獻記錄既可以避免苗鼓因苗族有語言而無文字而消失,也有利于當地苗鼓文化的廣泛傳播。目前,呂洞山地區苗鼓教授的方式多為言傳身教,若要加入當地專業的苗鼓隊就需要專門的拜師學藝,其中門徒最廣的是《八合鼓》的創始人洪富強和《撼山鼓》的創始人龍子霖,這種私人教授的方式實踐性很強,使得苗鼓文化在本區域內得到了較好的傳承。如果能將這種區域民族特色文化引進周邊高校,開設專門的課程,一方面,可為呂洞山地區苗鼓愛好者搭建了學習專業理論知識的平臺,使其文化素養得到提升,有利于苗鼓的不斷探索創新,另一方面,苗鼓進校園也為在校學生提供了學習地域特色文化的機會,使得以呂洞山苗鼓為代表的湘西苗鼓得到更廣泛的傳承。

在考察中,筆者了解到,當地苗鼓的打法與鼓舞的編排是在以往的基礎上加以調整,創新不足。在發展文化旅游的過程中,苗鼓作為呂洞山文化旅游的名片,必須不斷創新,才能應對來自于周邊如鳳凰古城、德夯苗寨等民俗旅游帶來的壓力。目前呂洞山地區的旅游業處于起步階段,政府出臺一系列規劃、投資、建設的方案。當前苗鼓已經以節慶表演的形式被搬上舞臺,但每一年大同小異的表演活動無法從長遠上吸引游客,因此,對于苗鼓打法花樣的創新與鼓舞的編排,有賴于政府及旅游開發部門提供前期的資金支持,聘請專業的團隊對當地的苗鼓隊進行指導。另一方面,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鼓勵當地苗鼓能手積極創作,并予以一定的獎勵,使得呂洞山苗鼓在傳承中不斷推陳出新,在競爭中脫穎而出,打出“中國苗鼓之鄉”這一名片。

苗鼓,是苗族靈魂的承載,也是不可多得的民族財富。呂洞山,這一地域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因與外界隔離,其文化保有了原生性的特點。呂洞山苗鼓是先民的精神寄托,是漫長歷史演變的見證,也是今天當地苗族群眾歡歌載舞和諧生活的訴說,更是當地文化旅游長足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保護和傳承當地原生態苗鼓文化有著十分深遠而重要的意義。

注釋:

1.[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紀》[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4.

2.[唐]張鷟撰.《朝野僉載》卷十四[M].中華書局,1985 P23.

3.陳茂婷,向萬銀.《保靖縣葫蘆鎮苗鼓響華夏》[N].團結報,2007.1.20.

4.許燕濱,龍香蓉.《湘西呂洞山地區苗鼓文化變遷探析》[J].民族論壇,2009(06).該論文是期刊數據庫中唯一一篇與呂洞山苗鼓相關的學術論文。

5.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R].湖南人民出版社 ,1 986.P409.

6.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R].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P27-28.

7.《呂洞苗族史話與歌謠——幾洞幾舍吉搶歐》[M].呂洞.山民族文化研究會、保靖縣民族事務委員.國際展望出版 1992.P32.

8.陳默溪.《貴州平壩縣尹關六朝墓》[M].貴州民族出版社,1993.

9.石啟貴.《湘西苗族實地調查報告》[R].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P384-385.

10.[清]嚴如熤著,羅康隆,張振興編著,《苗防備覽?風俗考》[M].貴州人民出版社,2010.12.P154.

11.《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白皮書.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民族宗教網,2009.9.27.

12.《湖南省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十強縣申報材料》[Z].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人民政府.2011.3.7.

13.《湘西保靖縣呂洞山旅游區總體規劃》[Z].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局.湖南司大旅游規劃設計有限公司,2011.5 P54.

14.于希謙著.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編.《中國南方鼓文化與地域社區生活》[M].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

15.費孝通.《對文化的歷史性和社會性的思考》[J].思想戰線,2004(02).

猜你喜歡
文化
文化與人
中國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18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國潮熱”下的文化自信
金橋(2022年1期)2022-02-12 01:37:04
窺探文化
英語文摘(2019年1期)2019-03-21 07:44:16
誰遠誰近?
繁榮現代文化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2
構建文化自信
西部大開發(2017年8期)2017-06-26 03:15:50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综合色吧| 毛片免费网址|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α片| 思思热精品在线8| 夜夜操狠狠操| 国产真实二区一区在线亚洲| 亚洲色图综合在线| 久久黄色小视频|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国产精品欧美 |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一级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精品视频a| 国产区在线看| 国产区网址|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日韩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嫩草在线视频|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国产毛片片精品天天看视频|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 91麻豆国产视频|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精品国产三级在线观看| 2021精品国产自在现线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色婷婷视频在线|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91年精品国产福利线观看久久 | 亚洲精品人成网线在线 |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999精品视频在线| 国产乱子伦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天干天干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 熟妇人妻无乱码中文字幕真矢织江 | 国产91小视频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三级|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国产www网站| 夜夜拍夜夜爽| 亚洲三级片在线看|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 亚洲成人精品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 免费高清a毛片| 福利视频99| 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精选高清无码| 色婷婷成人网|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 国产又大又粗又猛又爽的视频|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欧美a在线| 亚洲欧美不卡中文字幕| 亚洲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 久久人人97超碰人人澡爱香蕉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电影| 亚洲va精品中文字幕| 国产青青操| 国内丰满少妇猛烈精品播| 国产美女自慰在线观看| 欧美97欧美综合色伦图|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欧美精品色视频| 国产自在自线午夜精品视频| 91福利国产成人精品导航| 国产91特黄特色A级毛片| 98精品全国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va| 噜噜噜久久|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AV无码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