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美術學院 050700)
室內設計行業飛速發展,大多數空間設計注重裝飾來達人們所希望長期居住的效果,而忽略了設計中的關鍵環節“綠色生態設計”。當今裝飾材料的多樣性、裝飾性,更大促進了裝飾行業的進步,然而這些裝飾材料中卻隱藏著對人類的危害。在追求不同藝術風格、美的意境的同時,對于個性化、多元化設計也需要我們把綠色設計引入室內設計,現代設計的居住環境要求室內設計符合生態學的觀點,把純天然的材料和綠色裝飾材料引入室內空間設計。在未來的生活中“綠色”這一理念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人類的取向和選擇必然是綠色生態化。
現階段的室內裝飾設計基本沒有什么空間上的改變。隨著發展,我們今天有了室內設計、室內裝璜設計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及裝飾材料,這樣難免帶來了一些問題,大量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學原料,相當一部分化學材料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從而影響人的健康,給人的生活帶來極大的健康隱患。在實踐中我們發現,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和裝飾材料規范的實施不能與室內設計行業的飛速發展同步,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很多設計師為了追求裝修的視覺美感和造型的獨一性,造成了大量室內空氣不合格,更可怕的是某些材料的生產廠家為了降低造價,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忽視材料本身的環保性,使得投入使用的裝飾材料中還未被使用,就存在著許多對環境、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因素。因此綠色生態設計的理念開始受到人們的重視,逐漸成為整個設計界的主題。
綠色生態設計理論是新的設計價值觀的體現,綠色生態設計觀建立在生態學的基礎上。當設計師面對設計對象時,應該將其納入人與物、人與自然的整個系統中來考慮。這新興的設計觀念改變了以往設計師們僅僅在產品外觀上標新立異的傳統觀念,而自覺地納入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思想中,將設計的重點放在真正維護人類長遠利益和未來發展中。綠色生態設計從本質上說就應該是人居環境生態設計,生態原理是人居環境設計學的核心。綠色生態設計,是將整個人類生態系統中人居環境及它們的結構和功能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科學的設計和安排,最終使系統結構和功能達到整體優化。了彩色生態設計獲得一種高效、少廢棄、少污染的生態平衡建筑環境,而且符合可持續發展觀的要求,體現節約資源、減少污染,創造健康、舒適的居住環境,以及與周圍生態環境相融共生,創造一種可持續的人居環境。因此,在城市化進程中,綠色生態設計理念在規劃人居環境時,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綠色生態設計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能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凈化空氣。最重要的是給室內綠化帶來了自然的氣息,使室內環境生機勃勃,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懷抱,使人們在室內有回歸自然的感覺。
隨著城市的發展,室內裝飾有關建筑材料、裝修材料、家居等放出有害物質如:甲醛、苯乙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嚴重危害人體健康。人們在裝修時越來越重視環保材料的應用,也越來越關注空氣凈化的問題,利用植物凈化空氣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綠色植物在室內設計中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不僅可以美化環境,凈化空氣,還能提高人們的審美情趣提高人們的藝術修養。生活節奏的加快和工作競爭的激烈、精神壓力加大,加上城市生活的喧鬧,使人們更加渴望生活的寧靜與和諧,所以人們更希望擁有一塊屬于自己的安靜的空間。如何使有限的室內空間布局更加合理舒適,當然綠色植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綠色植物和室內環境相互協調,與現代家居材質相襯托。植物與家具的完美結合可形成隔斷性的陳設,如在室內陳設的各種觀賞性植物可以成為分隔空間的綠色屏風,既分隔空間,綠化環境,又充分體現了環境的高雅和文人氣息。植物可以用來填補空間,在沙發的轉角和床頭柜、窗臺或陽臺,以及哪些難以利用的空間死角,了彩色植物的合理布局可以彌補空間的空虛感,還能起到裝飾作用。綠色植物將會成為室內裝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將會更加受到室內裝飾行業的關注。
未來的室內裝飾設計是屬于生態化的,室內生態設計應該作為傳統室內設計的進化和延續,室內生態設計的實踐無疑是一項高度復雜的系統工程,不僅需要設計師具有生態環保的理念,并采取相應的設計手法;同時管理層和業主也要具有較強的生態環保意識,這種多層次合作關系的介入,才能共同實現未來的室內設計生態化,才能更好地利用科學技術,將藝術、人文、自然進行完美融合,創造出具有較高文化價。由此可見現代的設計之所以能走到綠色生態這一步與特定的社會面貌不斷的磨合、適應、發展、超越而成的。設計從社會中而來,但設計思想又應高于當時的社會思想。只有不斷的超越才能對社會的發展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使社會也不斷的進步,人類的生活得到更大的提高。
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中國室內裝飾行業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發展節能環保與綠色裝飾刻不容緩。我們期望中國室內裝飾行業轉變觀念,深入學習、研究綠色生態設計的理論和技術,推動綠色生態設計在中國的發展,盡快使我國室內裝飾設計行業走上綠色可持續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熊建新.《現代室內環境設計》.武漢理工大學,2005.
[2]黃光宇,陳勇 編著.《生態城市理論與規劃設計方法》.科學出版社,2002.
[3]楊京平,田光亮 編著.《生態設計與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