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大學美術學院 116622)
漢代劉熙在《釋名》一書中提到:“畫,掛也,以彩色掛物象也。”這句話除了說明色彩在一幅畫作中的重要性外,也表明色彩本來就是構成作品的藝術語言之一,具有一定的裝飾美。色彩對于畫家來說又有不同的意義所在,他們通過對物象本身的固有色彩的感受又加以自己的感情色彩,以“畫”這種藝術形式像觀者展示他們想要表達的世界,像人們展示他們的感情。色彩的裝飾美被畫家用不同的藝術技法表現出來展現在觀者面前,是畫中不可缺少的藝術語言。“色彩作為繪畫的本體語言,是構成其藝術情調和藝術風格最基本的要素,是刺激視覺神經最有效、造成特定情緒美感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樣對于中國畫中的工筆花鳥畫來說,色彩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其藝術語言的一部分,工筆花鳥畫創作首先先用小筆勾勒想要表現的畫物象的形態,然后隨類賦彩,層層渲染,如果說勾線是工筆畫的“骨”那么色彩就是其“血”和“肉”,它們在一起表現出一幅完整的具有生命力的工筆畫。畫家們在掌握物體形態的基礎上,通過對不同物體色彩的表現,能充分向觀者展示其特點并表達自己對該事物的情感。工筆花鳥畫中色彩的裝飾美是無處不在的,從古代的隨類賦彩到今天的與西方文化的結合,都表現了它獨特的魅力。
一幅工筆畫作首先映入人們眼簾的就是它的色彩,每個時期的工筆花鳥畫都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色彩以它獨特的藝術語言向世人述說著每個時代的故事,工筆花鳥畫的起源應該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先民們用各種顏色的勾線和平涂來表現色彩,那時的色彩多以黑色和紅色為主,色彩本身就容易打動人,能給人們帶來一種裝飾美,就拿紅色來說,它是太陽的顏色,是血液的顏色,在藝術語言不是很發達的新石器時期來說,先民用紅色作為裝飾彩陶紋飾的種色調之一,是因為它能向人們直觀的展示一種生命的象征,一種充滿活力的裝飾美,一種生機勃勃的裝飾美。唐代的繁榮帶動了工筆花鳥畫的發展,花鳥畫以其絢麗的色彩成為一種獨立的畫種,給人以沉雄博厚、濃重艷麗的感覺,五代和兩宋是工筆花鳥畫發展的繁盛時期,五代以黃筌為代表的工整精細的“勾填法”和徐熙野逸派的“落墨法”都向人們展示了不同的裝飾美,宋代建立了皇家畫院,設色濃重典雅,造型周密端莊。元代以后人文畫興起,工筆花鳥畫逐漸淡化。
傳統的工筆花鳥畫大多遵循“隨類賦彩”的規律,這是南齊謝赫提出的品評畫家畫藝優劣的標準之一,“‘隨類’即隨其物品類,按照色彩屬性類別描繪。因此,這種方法也并非一定對照實際事物個別的形色狀貌描繪,而是強調描繪事物的性質,特征類型與本來事物相符合,體現了六朝及其以前中國繪畫的基本觀念原則。”其中“類”指的是“對于被描繪的物象”,而“賦彩”指的是“運用色彩”,其中也有主觀運用色彩的意思,也就是對色彩的不同運用充分展現其獨特的裝飾美。
舉工筆花鳥畫的鼎盛時期五代黃筌為例,一提到五代工筆花鳥腦海里立刻浮現出“黃家富貴”這幾個字,黃筌在色彩的方面有著跟別的畫家不一樣,他的表現風格一直為宮廷的主流,他的畫法是“勾勒填色,旨趣濃艷”,就是以線條勾勒物象輪廓,然后填以濃重的色彩。他的作品多表現的是宮廷中的異卉珍禽,他畫中的鳥羽毛豐滿,花濃麗工細,就拿他的他的作品《寫生珍禽圖》來說,這是他流傳到現在僅有的一幅作品,但是我們可以感受到他作畫的風格,他的用色的特點。他的作品設色明麗,明麗就是其色彩裝飾美的具體表現,他追求生活中那些名貴花奔的色彩艷麗的真是感受,鳥蟲形色表現的準確,就連細節上的色彩表現也畫得很是細致入微。凡畫艷麗之色都要先以沉著色做底色,淡墨被用的比較廣泛,淡墨打底后,再畫其它的顏色染在它上面,這是他表現色彩的獨特的裝飾美。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逐漸走向世界,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與西方藝術形式產生了碰撞,中西方藝術相互交融,相互借鑒,不同的藝術理念引起了中國現當代畫家的思考,這就促進了工筆花鳥畫從傳統形式向現代形式衍變。在色彩方面西方的水彩畫油畫等藝術形式慢慢進入中國,對中國傳統用色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中國現代畫家對色彩中的裝飾美的表現又有新的感悟。在中國工筆花鳥畫傳統用色的基礎上畫家們即能繼承傳統中國畫中的藝術精髓,又能與新的藝術形式相結合。工筆花鳥畫作為中國傳統的藝術形式,才能跟得上時代的腳步,不斷地發展。
中國現代工筆花鳥畫中色彩的表現不再是單一的隨類賦彩,而是多樣化的表現色彩的魅力,達到一定的裝飾美。畫家對色彩裝飾美的表現,首先與所用的色彩顏料有關,傳統的山水畫顏料只限于傳統的“丹青”,色彩單一,現當代西方的水彩,水粉,油畫等藝術形式進入中國,伴隨著他們所使用的顏料也被中國工筆花鳥畫家所使用,豐富了中國工筆花鳥畫用色的多樣性,這樣色彩中的裝飾美才能在觀者面前呈現處色彩斑斕的世界。其次新燃料的運用伴隨著新的技法,打破了工筆花鳥畫的勾線和分染的傳統技法,畫家們可以通過自己喜歡的技法去表現自己想要表現的物象,這樣色彩的表現技法更貼近觀者的生活,能夠使觀者理解其中的裝飾美。
就拿江宏偉畫中的灰色影調來說,傳統工筆花鳥畫的設色,不主張調色,強調色彩原本的飽和度。而江宏偉是憑借他對色彩的敏感,改變傳統工筆畫平涂原色的方式,在洗染中探尋西畫的色彩效果。我們都知道西方繪畫中的色彩講究在調色,在調色板中調出在畫到畫面上的。江宏偉將色與墨、色與色充分調和,在灰調子的把握中形成他獨具經驗的色彩世界。向觀者展示了他筆下色彩的裝飾美——灰色影調。他在灰暗的調子中尋求一種凝視而非打攪的方式。他的色彩灰調子的裝飾美給觀者花自開、水自流的境界。
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中國,藝術逐漸走入人們的生活,更接近人們的衣食住行,藝術走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不再是某一累人的專屬,更多人熱愛藝術,也愛他的色彩中的裝飾美,對當今的工筆花鳥畫來說,工筆花鳥畫也走入了人們的生活,向人們展示它的獨特魅力,當然也包括色彩中的裝飾美。
參考文獻:
[1]宮六朝.工筆畫教學對話[M].河北美術版,2001.
[2]李維.《釋名研究》.臺北大化書局,1979.
[3]華彬.《中國宮廷繪畫史》.遼寧美術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