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哲 (鄭州師范學院初等教育學院 450044)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指出:“18歲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對其適用之法律規定成年年齡低于18歲。”因此,兒童是指0—18歲之間的人群。
在1994年之前,國際上對人年齡段的分界有比較統一的標準,在14歲之前稱為少兒;從15歲到64歲稱為青壯年階段,(其中中國有所不同,在中國青壯年是指15歲到60歲之間的年齡段);64歲以上的稱為老年人。
在中國一般將人的年齡劃分為幾個階段,分別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童年一般又分為幾個階段,分別為嬰兒期(0-3個月);小兒期(4個月—2.5歲);幼兒期(2.5歲—6歲)。
少年階段的年齡段一般由7歲—17歲。在此期間又分為幾個時期分別為:啟蒙期、逆反期、成長期。
《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第1條將“兒童”定義為年齡不大于18歲的人。而現行的標準對兒童的定義是那些年齡不足14歲的人,這兩個定義和標準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出入,這是有意安排的,因為聯合國希望《兒童權利公約》能為屬于同年齡組中盡可能多的兒童提供保護和權利保障,同時也由于當時還沒有出臺與《兒童權利公約》相仿的《聯合國青年權利公約》。
設計的目的是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尤其是那些被遺忘的大多數,更應該得到設計師的關注。家具設計的主要任務是解決人和物的關系,對兩者的研究缺一不可。對兒童的研究是為了使家具能最大限度的來滿足使用者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家具必須符合兒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并能滿足其生活、娛樂和學習等功能需要。
家具不僅具有生物屬性而且還具有社會屬性。家具作為產品不僅是為了生活的需要,而且也是裝飾的一部分,要求與自己的身份、地位、相符合,要顯示使用者的個性、修養、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以此來達到自我需求的滿足感。兒童與家具的關系很特別,不同與成年人對家具的要求。幼兒時期對家具的精神需求主要體現在娛樂上,兒童往往會把家具作為自己玩耍的對象,會在自我意識里把家具模擬成自己的一件玩具來進行互動,因此,家具設計時必須最大程度的排除家具對兒童的潛在風險。五歲左右的兒童,對家具的認識會有所變化,但是仍然沒有擺脫娛樂的習性,但是他們也不忽視家具本身的使用性,并且游戲的內容也有所進步,所以,此時兒童對家具的設計要求對家具造型上要具有一些有意思的設計,顏色不應過于幼稚。十歲左右的兒童對家具的認識已經上升到一定高度,他們對家具中的一些鮮艷的色彩和夸張的造型已經失去興趣,反而會認為幼稚,這時的兒童會把使用功能作為他們追求的重點,并且他們的好奇心仍然很重。所以,此時的家具設計不管從造型還是色彩上都要逐步的趨向成熟,在家具中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機動裝置或復雜的結構裝置,以滿足好奇心的需求。
兒童處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每個階段對家具的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家具的設計中要把握的要素比較多,這就造成了家具本身存在的潛在風險。
家具作為居住空間的一個組成部分,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居住者的生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撐。
在家具的使用過程中,家具除了具有實用性以外其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住宅空間中,安全具有第一性的特點,是凌駕于任何功能和審美之上的唯一要素。人在家居活動中與家具的接觸最為頻繁,使用家具過程中家具存在一定的風險因素,家具的安全分為常態下的安全,例如:材料的污染、家具結構的安全因素、材質的承重力安全等;非常態下的安全,例如:人在活動和家具的使用中由于非主觀的外力因素造成的傷害以及不可抗力造成的安全因素等。
家具的安全性從根源上取決于對家具的設計。在家具的設計中必須融入安全性的元素,尤其是針對特殊人群的安全性考慮。科學安全的家具設計可以大大提高家具的利用率和使用壽命,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的舒適度。
現代社會的高速發展,使人們生活壓力不斷的增大、生活休閑時間逐步的被壓縮從而導致生活觀念的改變和心理的轉變。
現代人們生活觀念和家庭觀念的轉變致使家庭成員結構呈現逐步下滑的趨勢。兒童作為家庭的主要組成部分,家長越來越重視兒童的安全問題。兒童作為特殊人群在家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一個家庭當中,兒童的安全被視為日常生活的首要問題之一。
日常生活中,當兒童還處于不具備主動防御的年齡階段時,在家庭居住空間中停留的時間要遠遠大于外界社會,從而也引申出家庭居住空間對兒童安全隱患的問題。兒童作為特殊人群,在不具備安全常識和回避風險的情況下,家長應該更多的做全方位的考慮和分析,從而做到有效的預防。
兒童作為特殊人群在家具的使用過程中存在的潛在風險主要有材料安全、家具的結構安全、部分家具能否滿足兒童不同時期身體的需要、顏色等幾個方面,風險預防主要針對這幾個方面展開。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各個器官都沒有發育成熟、身體素質較差、抵抗力較弱,對外界的抵御能力和成年人相比相差很遠。據統計,兒童在日常生活中正常的呼吸量按照本身體重來比較相比成年人要高出很多,大約要高出50%左右。兒童在沒有行走能力的時期以及在剛具有行走能力的未來一段時間內基本上在室內的時間占80%。這樣一來,如果室內的空氣因為家具材料而受到污染,那么對于兒童而言則是危害最大的,甚至有的可能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國家質量檢測局發布的《室內裝飾裝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中關于材料中含有甲醛的合格標準是不大于1.5mg每升。在設計家具時,對材料的選擇首要條件就是要看該材料是否符合國家指定的相應標準,應該選用環保、質優的材料,避免材料中含有苯、甲醛、和放射性元素等。板材盡量用綠色環保的原木為基材,在板材的接口和需要連接的部件也要選用環保的材料來替代,固定時盡量少用黏合劑的方法,可以用金屬穿釘的固定方法來代替。在家具的表面的裝飾,盡量少用噴漆工藝和有機涂料。
家具必須保證結構的穩定,家具結構本身的牢固性,避免家具表面粗糙和尖利的棱角。家具應以圓滑的造型為主,特別是椅子、床以及扶手處,宜盡量制作成圓弧的造型,這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不小心磕碰而造成的傷害。在家具上要盡量避免有玻璃制品和易碎的材料,防止兒童劃傷。盡量把家具小配件的體量做放大或固定牢固,防止其脫落被兒童誤食。家具的護欄要寬度適宜,過寬起不到保護的作用,過窄有容易卡住手指、腳趾。
家具的使用不當和尺寸的不協調是造成成長發育期兒童身體不良問題的潛在風險,因此,家具中應該具有專門適合兒童使用的兒童家具。是家具具有可成長性,以此來適應兒童不同階段的需求,可成長性在家具中的運用需要做到家具本身在尺度、比例、角度各方面能根據兒童不同時期的需要來自由的調節。
實現可成長性的重點在于單件家具本身的主要使用部分能自由的調節并組合成新的功能樣式。單一的功能需求只能滿足固定人群和局部階段的需求,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使用者身體的特征會逐漸的發生變化,并重新尋找新的適合的功能需求。對于兒童這一使用群體來說,家具的適時性變化顯得尤其重要。
在家居的空間中兒童的活動范圍和區域直接關系到兒童的生活安全。兒童在成長的每個時期活動的空間范圍和區域都有所不同,在家居空間中,兒童的活動區域與空間的布局有著直接的聯系,一個空間布局的好壞之間關系著兒童在活動中的安全。
家居空間的布局其核心就是家具的布置安排。家具在空間的布局上應當遵循實用性和美觀性,而且更應該遵循安全性的原則。尤其對于成員中有特殊人群的家庭,在家具的布置上應盡量避免棱角的出現,特別是對于組合型的家具布置時,從安全因素方面考慮,凡帶有直角、銳角或鈍角的家具應在組合家具的中央位置,而應盡量避免放置在外緣;家具的選用也應該選擇尺寸相對合理的,和空間的尺寸相適應的,家具的尺寸在放置的空間當中不應過大也不應過小。如果家具尺寸過大那么居住者活動空間就會變小,家具尺寸過小就會影響其本身的實用功能。因此,在家具的選擇時,應充分的考慮到家具擺放空間的數據和尺寸,按照人體工程學原理進行布局,應給家庭中的特殊人群留有足夠的活動空間,不應因為滿足家具的實用功能而放棄布局中的活動空間;在居室空間中當兩個面相互交接時,總會出現陰角和陽角這兩種可能性,在家具的選擇或者是制作的過程中,應該充分運用空間中的陰陽角,盡量運用家具造型的變化來適應協調空間中的陰陽角,使空間的各個面盡量做到整齊統一,不但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空間利用率,而且可以增加空間中居住者的活動范圍。
綜上所述,解決兒童在家具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是一個繁瑣復雜的過程,具有多維的不確定性。是將家具功能、家具安全、空間布局、心理需求與先進科學技術結合的設計過程。同時又要考慮我國家具設計和室內設計的整體環境,進行綜合性設計的過程。可以預見,未來的家具設計概念和內容將會具有越來越豐富的內涵,將朝著綠色化、標準化、人性化、安全化、功能一體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
[1]李慷.淺談兒童家具的使用性與成長性[J].家具與室內裝飾,2004.
[2]陳巖,趙洪巖,譚浩.CBID系統中設計策略研究及其應用[J].包裝工程,2006.
[3]胡景初,方海,彭亮.世界現代家具發展史[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
[4] 蘇東勝.家具模塊化設計的應用與發展[J].廣西輕工業,2008.
[5] 梁啟凡.家具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