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祥翔 (中國傳媒大學 100024)
2012年年末,《民兵葛二蛋》掀起抗日劇的熱潮,并以超高收視率火紅收官。劇中主人葛二蛋創造的另類民兵形象深入人心,獲得專家和觀眾的一致好評。較之以往抗日劇,《民兵葛二蛋》在人物塑造上,沒有各式流行的路子:以抗戰的背景,實際主調是武俠、奇情、家庭倫理、懸疑,甚至偶像言情。而是另辟蹊徑,人物塑造審丑化,表現了另類小人物葛二蛋和麥子兩兄弟在革命年代不同道路的選擇及對抗的故事,充滿了下里巴人的清新泥土氣息1。
《民兵葛二蛋》從審丑化的人物塑造開始,展現審丑的魅力,使得劇作欣賞達到審美的最大化效果。藝術既能根據美的現實創造藝術美,也能根據丑的現實反應現實丑,并且通過審美創造使現實丑轉化為藝術美2。美丑對照或是以丑為美在藝術創作中屢見不鮮,對藝術創作的成功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如莎士比亞的《奧賽羅》,吳敬梓的《范進中舉》歌劇《白毛女》中的黃世仁等等,都是化丑為美的典范。而在現在的影視劇創作中《士兵突擊》的許三多,《亮劍》的李云龍和《潛伏》中的余則成,或者是風靡全球的美劇《丑女貝蒂》中的貝蒂,都是創作中審丑化人物塑造的典范。1853年,德國美學家羅森克茲的《丑的美學》標志著丑真正成為一種特殊的審美形態3。審丑在影視劇創作中功不可沒。
與美一樣,丑也是具體直觀的感性形象,美是肯定性價值,讓人愉悅振奮快慰;丑是否定性價值,使人厭惡鄙棄反感,具有刺激性,其外在形式凌亂不堪,不能怡人4。但審丑是一種需要,一股前進的動力。不能正確看待審丑就無法在藝術創作中取得成功。一直以來,面對影視劇中正面英雄人物的塑造,一直受到高大全,純正面,純優點人物形象創作套路的束縛,《民兵葛二蛋》更是一改往常套路,另類民兵塑造的非常成功。小說從肖像、行為、語言、心理、和細節等方面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影視劇中的人物塑造也如此。一個人物形象的塑造通過不同的藝術創作手法能達到不同的藝術效果。《民兵葛二蛋》主人公葛二蛋就是正面人物審丑化塑造的典型。
外型上,葛二蛋其貌不揚,甚至可以說是有些丑陋,扮演者黃渤不夠高大和傳統的英雄形象完全不沾邊。常常衣衫不整,灰頭土臉。例如在第一次見自己未過門的媳婦就是一副乞丐的樣子,遭到全村人的轟打。語言上,葛二蛋講著一口山東青島話,不僅如 此,言語中經常夾雜著臟話,說話不好聽,對長輩說話不夠客氣尊敬,最女性說話不乏淫穢之詞,對小孩更是粗暴,讓人心生厭煩,不禁要想到哪里來的“流氓(劇中喜子語)”。行為上,黃渤給觀眾展現的葛二蛋非常生動形象,經常躬著腰,站姿不端正,鼻涕眼淚都是衣服擦,即使關鍵時刻動作表現上也是徹頭徹尾的流氓地痞的狀態。在思考邏輯上,大字不識,不僅太過主觀和狹隘,而且思維邏輯很特別,讓人無法理解。例如劇中攻打鬼子碉堡的事情,很大原因上葛二蛋自己太過自以為是不服從命令最終造成了悲劇的產生。從整個人物塑造上看,創作者將正面的抗日民兵葛二蛋塑造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流氓”樣,大字不識,素質不高,口出臟話,搗蛋搞破壞。而恰恰是這樣一個人物,成為了劇中最正面最英雄的人物,關鍵的時候挽救了整個村和整個小街鎮人的生命。丑沒什么可怕,丑從來就客觀存在,沒必要回避害怕。不敢描寫假惡丑是人性的脆弱。葛二蛋是“丑”的代表,讓人生煩,讓人生厭,但是就是經過這樣審丑化的塑造,恰恰達到了人物表現審美最大化的作用。
正面人物的審丑化塑造使得審美走向了現實。從高度的神壇走到了人民大眾的真實的生活中來。使人們能夠真正的感受到審美的意義。正面人物也有缺點,也是大眾生活中是平凡,這樣更容易讓受眾在觀感中獲得一種自我身份的認同和對劇中人物情感的共鳴。是的審美最大化。
審丑是一種崇高之美。周來祥認為“崇高事物在其發展過程中,含有不真的,不和規律的因素,也就是含有丑。這只有用不和諧的,不穩定的形式丑,才能更充分,更突出表現崇高的內在本質力量。”崇高與丑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這對于我們在審丑化人物的時候恰恰能達到表現人物崇高之美的作用。
從美學的角度欣賞劇中葛二蛋,孟富貴,王喜寬和屎蛋娘的丑有時讓人厭煩,但是有時則表現為滑稽和幽默。其中,葛二蛋在語言和行為細節上的幽默滑稽表現就是劇中的一大亮點。很多觀眾反應,即使有些時候葛二蛋讓人生氣但是更多的是在生氣時候笑出眼淚。例如劇中葛二蛋當眾直白表達對喜子的愛意,在趙隊長面前發飆,欺負苗子,讓觀眾又愛恨。有愛有恨的人物才是現實中豐滿的人物。審丑化的塑造,使得人物的表現更加生動真實,人物情感更加容易達到共鳴。
在《民兵葛二蛋》中,創作者并沒有單一的表現審丑化的人物,而是在人物的關系中加如了美丑的對照和化丑為美。人物的塑造和表現不是通過單一的以丑為美的表現,在人物塑造中加入了美丑的對照。
以丑為美的審美觀是法國詩人波德萊爾首先提出,他的《惡之花》是以丑為美的代表作。以丑為美,并沒有改變時而本身的性質,只是改變了事物的原有面貌是縮短,減小了美丑之間的差距,使丑的變得不那么丑了5。以美為美和以丑為美都是藝術的反應社會生活的正確途徑和有效方法6。以丑為美,它展現的是丑中有美強調的是視丑為美即在丑的事物中發現美的一面,而不是純粹的丑或者純粹的美。在《民兵葛二蛋》中,我們可以看到兩種不同形態的以丑為美。(1)丑的表現中蘊含美。塔灣村村長孟富貴表面上看起來膽小懦弱,抗日和順從偽軍的兩面派,但在關鍵時候又有著大智慧,有著農民的善良和淳樸。葛二蛋父親葛財旺,為了200塊大洋出賣了八路軍卻害死了全村人,貪財膽小,事后的懺悔不敢見葛二蛋卻又體現出他的本質善良。葛二蛋未過門的媳婦孟喜子,經常對葛二蛋大打出手,性格潑辣,走路大跨步,和秀玲相比沒點女人的樣子,不夠淑女不夠矜持。但是相反的卻表現出她性直爽格,敢作敢當,真誠善良。(2)將丑與美同時表現在一個人身上。葛二蛋其貌不揚,衣衫不整,出言不遜,但是卻又俠肝義膽,敢作敢為,有情有義。老張張耀祖身為偽軍,卻有著自己的人身信條“做也呀做一只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的好狗”,雖然在為日本人做事,卻心系兄弟心系百姓,最后為兄弟而死。
法國大文豪雨果在其《克倫威爾序言》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美丑對照原則”,遵循了對比邏輯,沒有改變事物本身的性質,他的《巴黎圣母院》運用這一原則到達了極致。美丑對照,顧名思義就是將美與丑放在一起進行比照,以突顯出兩者的差異,使美的更美,丑的更丑,從而揭示出美的本質特征7。《民兵葛二蛋》中有幾組人物的對照,都是運用了美丑對照的原則。(1)葛二蛋與麥子。兩人同出自葛家村,一起長大,患難兄弟,同仇敵愾。但是因為最后選擇的不同,造就了不同的人物命運。葛二蛋性格直爽,俠肝義膽,敢作敢為。麥子精于算計,極端利己,不擇手段。兩人本來是好兄弟,有著共同的人生奮斗目標,但是因為兩人面對誘惑和自身欲望所作出了不同的選擇,葛二蛋來到塔灣村,受到八路軍的啟蒙,將自己的家仇轉變為國恨,從農民成長為優秀抗日民兵;麥子加入偽軍,逐漸在權勢和金錢利誘下墮落成漢奸最后變成殺人不眨眼的惡魔。這種本身擁有親密關系的兄弟,在其身上樹立美丑對照,能夠將美與丑的對比達到最大化,讓觀者的感受更深,更能清晰鑒別美與丑的差異,也更能體現出葛二蛋身上美的本質。(2)麥子與老張。兩人同在偽軍,是一對互相照顧互相扶持的好兄弟。麥子剛入偽軍很多地方都是老張幫忙打理,教會他很多為人和處事的道理。救過麥子的命,在麥子一步一步邁向成功的時候老張起了很大的作用。老張眼看著麥子一步一步走向黑暗,自己多次想將麥子拉回來卻都失敗。麥子要殺自己的的兄弟葛二蛋,老張為救葛二蛋死在了麥子的槍下。同為偽軍,老張卻是善良樸實,有情有義,麥子卻為了利益不擇手段弒兄弒父(殺了自己的岳父)。(3)是葛二蛋和劉排長,倆人同為抗日積極分子,都在民兵隊工作。葛二蛋遠遠沒有劉排長有文化,有素質,成熟理智,相比之下更顯的幼稚,意氣用事,做事欠考慮在外形上也沒有劉排長高大威猛。而在這組對比中劉排長的形象更大凸顯了葛二蛋的“丑”,擴大了觀眾對于這種“丑”的注意。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美、丑”的對比不是為了更加的贊揚劉排長貶低葛二蛋而是從整個劇作的長遠考慮,為了葛二蛋和麥子和其他偽軍的對比更加深刻,更加強烈。這三組對比使得美與丑的對照表現的更加強烈,更加生動,更加真實。贊揚的美更加美,貶斥的丑更讓人厭煩,凸顯出美的本質。
審丑作為一種特殊的審美形態,具有其獨特的審美意義。審丑的存在有其現實性和必要性。丑是客觀存在,人性本就有丑的本質。恩格斯認為:“惡是歷史發展的動力借以表現出來的形式。……正是人的惡劣的情欲--貪欲和權勢欲成了歷史發展的杠桿。”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說明丑是一種必須8。審丑是一種需要。依據審丑的美學意義,結合影視創作成功案例,審丑在影視劇創作中人物塑造的作用歸結為三點。
美的本質在丑的對照和轉化中,更容易融入到大眾心中。審丑使得美從一個高度,一個神壇走向了現實,走向了大眾,讓大眾在丑的表現中感受到美的真諦。每一個人都能在丑的表現中達到情感的共鳴,體會美的深刻。例如《民兵葛二蛋》中展現的抗日精神,并不是以往作品中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素質高,文化水平高的“賢人”才能體現。并不是只有偉大的偉大英雄才能是民族英雄,渺小的渺小人物一樣能在平凡中見證奇跡。以往大家對于高大全的英雄人物的抗日精神展現,更多的可能是被感染被感動,羨慕,自身并找不到自我的認同和情感的共鳴。但是葛二蛋的塑造,因為其本身的審丑化塑造,使得本身丑在經過藝術創作的轉化后具有了另觀眾能共鳴能認同的審美意義。這種審美是現實的,是真實存在的感受。并在美丑對照和化丑為美的作用下,更顯美的本質,使得審美的效果最大化。
審丑可以說是審美的一種深化,它不同于以往的美,而是撼動了傳統意義的美在表現形式和展現意義上的莊嚴性。美融入了生活中,并且在生活中達到了審美的最大化效果,這種深化以及審美的最大化擴大了審美的范圍。《民兵葛二蛋》中各色人物的塑造,都擺脫了以往英雄人物、漢奸、農民塑造的傳統模式,進行新的突破,這種反傳統的創作思維模式,在塑造更加豐滿更加成熟的人物形象的同時,化丑為美,以丑為美,美丑對照都擴大了審美的范圍。
葛二蛋的“流氓痞子”形象下的性格直爽,俠肝義膽,敢作敢為;孟喜子粗魯,固執,意氣用事下的心地善良,敢愛敢恨;老張(張耀祖)膽小,懦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掃門前雪的處世態度下的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忠誠兄弟,有情有義。使我們在看到原有美與丑的同時,看到了丑中的美,本質的美。
大量“丑”的作品和審丑文化的出現,是對非理性的承認和肯定,是對人類生命本身的實事求是地尊重。娛樂、快慰、享樂具有天然的合法性。生命本能的非理性是與理性一樣的客觀存在,并不丑陋,也同樣值得肯定。而丑的展現更加的具有刺激性,比起美的潤物細無聲,寓教于樂,丑的刺激性更是赤裸直白。更能直接震撼人們的身心,達到使人反省的目的。麥子的精于算計、陰險毒辣、不擇手段讓觀眾在感慨他由葛二蛋同仇敵愾的好兄弟,在權勢和金錢利誘下一步一步墮落成漢奸,令人痛心疾首,發人深思。在感慨麥子人物命運悲劇的同時,潛意識的告誡自己不要想買子一樣踏入錯誤的道路,勉勵自己像葛二蛋一樣內心坦誠,俠肝義膽,敢作敢為,同時去除掉他身上的缺點,完善自己,提升自己。
結語
審丑作為一種獨特的審美形態,有著獨特的美學意義,審丑化在影視劇創作中人物塑造的作用不容小覷,為我們帶來了不一樣的審美感受和審美效果。凡事不能過度,在影視創作中的審丑化人物塑造更是如此,要不會顯得矯揉造作脫離現實情況。《民兵葛二蛋》的成功,勢必會引來一群的模仿和山寨,造成大量影視劇的過度審丑,勞民傷財,資源浪費。審丑作為一種對傳統審美的新突破,是我們需要大力發揚創新精神和繼續堅持的創作意識。對待這種新突破,我們不能一味贊揚,也不能棒殺,要保持一個理智的態度、清醒的頭腦,正確認識和利用審丑的價值,適度運用和合理發揮,取其精華,這樣才能不斷有所突破,有所創新,提高創作品質,繁榮影視劇創作。不要將一種新的突破,最終變成一種枷鎖,最終進入下一個創作桎梏。
注釋:
1.《電視筆記——<民兵葛二蛋>底層的革命創業記》.新京報,2012.
2.王宏建.《藝術概論》.北京文化出版社,2000:78.
3.高良.《論現實丑向藝術美的轉化》.美學研究,2009.10 .
4.王宏建.《藝術概論》.北京文化出版社,2000:82.
5.周徐.《論當下影視劇中的審丑化審美---以<士兵突擊>和<丑女無敵>為例》.鄭州大學學報,2011.1.
6.黃舒嫻.《論審丑的美學意義》.時代文學,2011.12.
7.周徐.《論當下影視劇中的審丑化審美---以<士兵突擊>和<丑女無敵>為例》,鄭州大學學報,2011.1.
8.王宏建.《藝術概論》.北京文化出版社,20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