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 鳴 (河南省財經(jīng)學校 450012)
國內高師音樂教育的“音樂學院”傾向,向來為人們所詬病,十年前國內關于“師范性”的大討論,其前緣也正在于此。高師的培養(yǎng)目標在于合格的中高等音樂師資,其教育教學的全系統(tǒng)必須緊緊圍繞這一中心。然而在教育實踐過程中,“向音樂學院看齊”“技能至上”的傾向卻是十分普遍,專業(yè)尖子生得到的表揚、獲得的機會,遠比普通學生要多得多,而所謂尖子生,其實主要是通過比賽選拔出來的。
針對學生而言,每一年的期中、期末以及結業(yè)考試(含考查),三好學生的評定,獎學金的申請與評定,研究生的推選,等等,凡是直接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各種評選,最重要的衡量標準就是學業(yè)成績與獲獎證書,也就是說,在評價學生學習結果的時候,幾乎全部是以比賽或類似于比賽的考試的方式來進行,這樣,比賽就成了唯一的指揮棒,分數(shù)成了學生的命根子。
針對教師而言,每一年的年度考核,教師職稱評定,科研項目的申請等,無不以可量化的方式來進行,針對音樂專業(yè)而言,高師系統(tǒng)中教師規(guī)模相對龐大,個人水平參差不齊,優(yōu)質師資自然就受到了人們特別的青睞,名氣大的教師可以獲得許多額外講學之類的機會,就是私下收學生,學生也多、收費也高,名氣小的教師只能是揀一些殘羹剩汁,而名氣的大小往往又直接由其本人及學生的獲獎情況來決定,這樣整個系統(tǒng)對于比賽趨之若鶩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具體針對鋼琴教育而言,大環(huán)境決定小環(huán)境、大風氣促成小風氣,即便其中有一些教師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感和可貴的做人的良心,但這一類教師只占絕少數(shù),而且他們對于一些不良現(xiàn)象往往也只能是徒生慨嘆,對于從根本上扭轉已經(jīng)有些敗壞的教育風氣很難起到?jīng)Q定性的作用。
少兒教育一般是指幼兒及小學階段的教育,相較于其它教育類型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教育體系,它的特殊性首先是由受教育者的年齡特性決定的。三四歲以上的兒童群起而練鋼琴,這就造成了少兒“鋼琴熱”現(xiàn)象,記得《中國音樂教育》曾說中國琴童的總量超過千萬,這大概比世界其它所有國家琴童的總和還要多。
我曾就琴童的相關學習情況走訪過鄭州市的一些中小學、幼兒園及周邊的培訓班,了解到一些少兒鋼琴教育的真實狀況。筆者將關注對象設定在四歲至十五歲之間(初中以前)琴童,訪問對象含學生、家長、教師,其中學生、家長各100人,教師26人,總計226人。其調查結果統(tǒng)計如下:
1.有鋼琴學習意愿:學生22人,家長100人;有鋼琴學習興趣:學生16人,家長59人。家長的熱情遠遠超過學生。
2.學習鋼琴的原因:學生表示家長讓學的91人,自己想學的9人。家長表示培養(yǎng)孩子的藝術修養(yǎng)、氣質的為44人;看到別人學也就跟著學(隨大流)為33人;不知道報什么班,相比較鋼琴班還能學點東西為17人;這其中認為孩子自己要學的有31人。可見,學琴的直接原因主要在家長。
3.學習激勵:參加考級或準備考級占總數(shù)的96%(含學生、家長、教師);參加或準備參加各種比賽41%,其中教師23人,占教師總數(shù)的88.5%;參加或想?yún)⒓痈鞣N演出活動76%;物質或金錢獎勵(含外出旅游)的17%(家長)。對于比賽及考級,教師、家長的愿望遠比學生要強烈得多,其中教師尤甚。
4.教材使用情況(教師):使用或準備使用考級教材為100%。對于“音樂幼苗”們的教育,樊慰慈先生曾經(jīng)提出過自己的忠告:“培養(yǎng)廣大群眾的音樂興趣與見上能力,以及對音樂幼苗(包括部分的家長和老師)習樂目的之思想再教育,就是厚植這塊土壤的重要基礎工作,而它絕非以獎金激勵的方式所能促成。”
就我所了解的情況看,目前社會鋼琴教育的實體主要是琴行、私立培訓學校以及單個教師,利益追逐是其根本動力,市場化運作是其必然選擇,于是,我們時時可以看到該體系中幾乎無處不在的金錢關系。當然,其中也有許多機構或個人比較講求信譽,對待學生也比較盡心,授課比較負責認,其社會信譽度甚至要超過公辦學校所開辦的各種特長班。
從教育實體的角度出發(fā),要想塑造良好的形象,一個行之有效的選擇就是讓自己的學生多參加各種比賽,他們認為:用獲獎證書來證明自身的教學實力,比你用嘴說要強上一萬倍。筆者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所有這類機構辦公及教學場所的墻壁上,要么是各級教育、文化管理部門頒發(fā)的各種嘉獎,要么是主人與名人名家的巨幅合影照,要么就是學生的各種獲獎證書。以獲獎與否作為判定教師教與學生學的最重要指標,當然就會助長“比賽至上”的行業(yè)風氣:教學的內容、進度、方法全部圍繞比賽(含考級)來進行,比賽成績成了辦學實體以及教師的生命線,名次代替藝術感受力、領悟力及創(chuàng)造力而成為教學的首要目標。只是,這樣的教育觀念及行為如何能夠保護學生的藝術靈性,如何培養(yǎng)真正意義上的鋼琴藝術家?如果你要問這樣的問題,人家會說:“別整那些沒用的,我沒有那么高尚,我們就是合理合法的掙錢而已。”
在非專業(yè)音樂教育系統(tǒng),“比賽教育”一樣廣有市場,且其表現(xiàn)形式之豐富、功利色彩之濃烈,甚至超過了專業(yè)音樂教育。“比賽教育”不但體現(xiàn)在了教師、學生的觀念層面,而且實際滲透到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