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興衛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 712000)
對于藝術院校的學生來說,學生的文化素質不高這是大多數學生所共有的缺點。一般,藝術院校的學生在報考藝術院校之前就已經為學習的專業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他們都有很明確的專業特長和主攻方向,而且他們在報考藝術院校時對于文化的要求相對較低。如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高考憑借美術專業分和文化分進校,他們的文化基礎和普通院校的學生基礎文化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另外,很多學生都有專業第一的思想,他們在大學期間的主要精力和大部分時間幾乎都是放到美術、繪畫、或設計課程相關科目的學習上,文化課在不知不覺中成了“副科”。重專業輕文化,這在藝術院校中是一個常見的現象。當然也存在某些院校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的客觀問題。
藝術院校的學生還有著重藝輕德的思想。在藝術院校的校園里,不乏有男孩子留長發甚至是男老師留長發的現象,還有在各種奇裝異服、獨特行為的沖擊下,很多學生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扭曲,錯誤的認為學藝術或者設計就是為了標新立異、有個性,只要專業好,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因此,重藝術輕道德的思想就滋長了出來,對自身道德素質的修養不重視,完全自我中心意識的滋生膨脹。比如男蓄長發女剃光頭、半夜還呆在畫室里找靈感等現象在藝術院校都是可以見到的,這些都是重藝輕德的思想作怪,這些看起來的“表面現象”導致很多學生畢業時無法順利適應崗位要求或無法順利融入工作團隊。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因此,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創新人才的培養是一項系統工程,開展藝術實踐活動也是至關重要的。學校應積極引導青年學生投身藝術實踐活動中去,打破舊的教學模式,加強實踐動手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藝術人才,拓展學生的就業面。
藝術院校的學生更偏重專業,這是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因此,對于藝術設計的學生來說,加強文化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扎實的文化功底也是藝術實踐的根本保證。首先語文教學不可忽視,語文是我們的母語,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學習語文不僅是知識的學習,更是道德與素質的培養,如何做人和怎樣做一個好人的培養。其次是英語教學,對于藝術院校的考生來說,也要面對英語四級考試,因此學校要加強英語課的教學,對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同學進行針對性教學,采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讓他們感受到英語的魅力,從而自覺主動的去學習。另外,針對藝術設計學生,進行必要的傳統文化、工藝美術通識教育和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學習根基于三大構成體系的現代設計的同時,也要強調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使兩者互為補充,互為促進。另外,其他的一些文化課,也不容小覷。藝術院校的學生要想學好文化課,也要求了學校領導必須加強管理,制定嚴格的考勤制度和考核制度。
有好的教師才能有好的教育。要想提高藝術實踐教學的質量,就必須先提高指導老師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教師水平,應該先使教師有正確的自我認識。讓教師尤其是一些青年教師正確認識自己與其他老師在藝術實踐教學能力上的差距,有一定的緊迫感。比如,可以組織教師進行社會調查、企業實習、短期培訓;還可以用老教師帶新教師的辦法,使青年教師快速成長起來。另外,還可以在其他大學或社會上聘任一些專業技能優良的藝術大師、工程師、工作負責人、設計師、設計單位負責人為兼職教師。這些兼職教師應具備師德高尚、造詣深厚的品質,他們不僅可以在課堂教學和藝術實踐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對學校的其他教師還會起到引領和表率作用。除此之外,還可以聘請國內外知名大師來學校辦畫展、設計作品展、講學、指導藝術創作,這不僅可以使學生感受到藝術的魅力、一飽大師風采,而且還能讓他們學到更多的藝術真知,受益匪淺。
藝術實踐教學不僅需要學生和教師的勤奮努力,優良的環境和條件也是十分必要的。作為一所培養應用型藝術人才的藝術院校,學校應該樹立起人人講藝術實踐教學、人人做藝術實踐教學、人人研究實踐教學的思想觀念。這樣才能為藝術實踐教學提供堅實的思想保證。另外,作為一所與社會與時代接軌的藝術院校,大力建設專業的實訓、實習基地也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實踐教學的根本保證。除此之外,培養應用型藝術設計人才,就必須以應用為主導思想,包括實驗室項目、工作室項目、實訓基地項目訓練和實踐教學都應以職業或崗位應用為目標培養學生,強化地區服務意識,以真實項目結合網絡項目、虛擬項目為核心內容的實訓實踐教學內容。具備了這些條件,學生才能更好的在藝術實踐中學習實踐創新。
總之,藝術實踐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教學環節,應該得到藝術院校廣大師生的高度重視。優化教育和管理,全面提高藝術人才的教育質量,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的藝術人才,這是每所藝術院校辦學的目的和宗旨。
[1]王晶.論藝術實踐教學[J].《藝術教育》,2013(5).
[2]高新,鄭藝,任慧丹.探索構建藝術類專業實踐性教學體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2) .
[3]吳菲菲.地方本科院校藝術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研究[D].《寧波大學》,2011.6.
[4]李晶.高等藝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