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君 (遵義師范學院音樂舞蹈學院 563000)
素質教育的提出并且實施在當今已經取得很好的成效。但是,在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我們更應該重視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讓舞蹈教育幫助中學生素質教育的實施,把中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
在教育改革發展實踐中,我們從傳統的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家政委《關于當前積極推進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若干意見》中做了明確解釋:“素質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
素質教育主要包括五個方面的內容:1.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對學生進行政治觀點的教育,通過對學生意志、情感和品質的教育,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科學文化素質教育:對學生進行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和講解,掌握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方法。3.勞動技能素質教育:對學生進行生產、生活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術的教育。4.身心健康素質教育:幫助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形成健全的人格。5.審美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目前我國素質教育已在全國展開,尤其是中學生的素質教育特別惹人關注,而舞蹈作為一種提高中學生素質的重要途徑,其重要性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它與中學生的素質教育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我們應充分認識到舞蹈對中學生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拓展、發展舞蹈作用的途徑,使其作用得到充分的發揮。
一個優秀的中學生不光要具有積極樂觀、團結互助和不斷進取的精神,還更要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中學時期是中學生們塑造優秀思想道德品質的關鍵時期,是人生的第一大轉折點。優秀的思想道德品質是一個人所有綜合素質中的靈魂,而現階段,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和個體個性的弘揚,使廣大的中學生在接受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時產生一些抵觸心理,他們不愿意被動的去接受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而更喜歡自己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所以,在思想道德品質的教育中,我們如果是通過簡單的反復說教的形式,中學生會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效果也不會很理想,而舞蹈是培養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讓學生們欣賞有愛國主義情懷的舞蹈,教師講解和引導,使中學生可以通過對舞蹈內容的學習和感受舞蹈所要表達的情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因此,我們可以以舞蹈的方式對中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教育,從而培養中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并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例如,欣賞革命現代舞劇《紅色娘子軍》,該劇中紅色娘子軍即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女子軍特務連,是100多位窮苦的農村女孩子,為反抗封建壓迫和爭取男女平等,在共產黨組織領導下,勇敢地拿起了槍。劇中人物不怕苦、不怕犧牲、相互團結戰勝惡勢力的拼搏精神以及那顆熾熱的愛國之心都具有很強的宣傳性和教育性。又如,舞蹈《讓座》,表現了在公共汽車上讓座的故事,舞蹈中有讓座、攙扶等細致的情節表演,在排練過程中要求中學生不是簡單的模仿動作,而是通過他們對作品內容的理解,發自內心地將具體的舞蹈動作表現出來,它是內心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學習表演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懂得助人為樂、尊老愛幼這些平時需要無數遍的說教才能使其明白的道理。
中學生將來就是國家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擁有一副強健的體魄是每個中學生所必備的,沒有一副好身體,就沒了“本錢”,沒了“本錢”談任何素質都是口若懸河。中學時期是學生們在成長過程中身高、體形、體重從少兒向成人過渡的關鍵期。在中學生時期身體會出現一些生理變化,許多學生由于缺乏認識而變得孤僻,沒有以前活躍了,下了課也總是坐在教室里,這種情況女生尤其明顯。此外,現在生活條件提高了,父母把孩子視為“寶”,什么事情都不讓做,學生缺乏鍛煉,再加上許多高科技進入家庭中,電視、電腦成了當代中學生的玩伴,他們整天坐在家里看電視、上網,身體缺乏鍛煉,造成視力嚴重下降,睡眠時間嚴重不足,體育鍛煉嚴重缺乏等不良現象。
通過舞蹈可以提高中學生的機體素質,也能使中學生的形體得到美的訓練。對于學生機體能力的提高,我們采用“超負荷”訓練,當然所謂的“超負荷”是不要超出生理極限的,在學生身體能承受的情況下增加一定的負荷。舉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如果一個學生在初次上舞蹈課時能跳十個小跳,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他是很有可能做一百個甚至兩百個小跳的,這就是學生機體體能得到了鍛煉,也是中學生體質得到增強的一個表現。從形體美來看,許多中學生有彎腰駝背的不良習慣。通過舞蹈教育中的形體訓練課可以改變這種狀況,學生在做伸展、拉伸的動作時將自己的身體慢慢打開,從而糾正彎腰駝背的惡習,也消除了學生生活中的各種不良姿勢和習慣,使身體逐漸形成挺拔、勻稱、完美的體態。
由于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許多中學生被動學習,壓力很大,有的學生產生了厭學情緒,嚴重的甚至出現抑郁癥等心理疾病。中學生要具備怎樣的心理才是健康的心理呢?
首先,要先正視自我。如果連自己都不肯定自己,那別人也不會肯定。舞蹈教育可以幫助中學生找回自信,從而正確審視自己。許多中學生膽子很小,心理素質極差,在經過一段時期的舞蹈表演學習后,他們習慣了在人前說話或者是跳舞。可以說舞蹈教育給中學生自信心的鍛煉提供了一個平臺,多參加一些舞蹈演出,經常跟同學交流學習心得可以增進同學間的友誼,調節改變中學生的偏激、暴躁心理。
其次,學會跟人溝通。現在的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性格都比較霸道孤僻,不懂得謙虛忍讓,所以在與人溝通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舞蹈教育中群舞的學習可以幫助中學生體驗人與人交流溝通的樂趣,并獲得與人正確溝通的方法。例如編排一個生活化舞蹈,將每個人平時跟人溝通的形式都演繹出來,再經過討論、篩選留下最恰當的一些溝通方式,讓學生們在愉悅的氣氛下學到知識、技能。
最后,擁有正確的情緒表達、發泄方式。有些中學生遇到不如意的事情就會做出一些瘋狂的舉動,如撕課本、扔東西、打人等,這些都是很不好的現象。中學生應該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任由其發展,后果將不堪設想。例如,傣族舞蹈音樂優美舒緩,舞蹈動作緩慢優雅,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及品質也能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在心情浮躁煩悶的時候跳傣族舞蹈會很快將那顆浮躁的心安撫下來,這樣既調節了自身的情緒,同時也提高了自身的藝術修養。
中學時期也是學生心理從不成熟轉變為成熟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學生們開始有了自己的思想,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和提高審美能力也是當前一個比較重要的環節。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美不美不在他的外表而在他的內心。如果他穿著華麗、容貌俊俏,可擁有一副蛇蝎心腸,那他也不是“美”的,相反即使相貌丑陋但擁有一顆善良美好的心,他就是“美”的。現在的中學生過分的追求明牌、相互攀比的行為實質上是審美情趣扭曲的一種現象。
通過學生在形體課中的訓練,使學生擁有高雅的氣質和美的形態,告訴學生這樣的他們已經很“美”了,不需要再追求什么明牌,只要穿著大方得體就很好看、很精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和審美情趣。
在舞蹈教學中,教師教動作,學生模仿動作,讓學生找到身體動作最美的那個姿勢,在不斷的模仿練習中從而提高中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模仿反應能力。在不斷的舞蹈欣賞過程中,學生會有最初的胡看亂看到學會欣賞并且點評,這是審美能力得到提高的一個很明顯的表現。
我國實施素質教育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素質教育的實施還是存在很多弊端,如應試教育制度仍然殘留、許多人對素質教育的含義理解不清晰等。舞蹈教育作為中學生素質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一種教育形式存在著,它對中學生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應得到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認可和重視。
素質教育是當代必須施行的一種教育制度,它應該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和認可,而且要得到最根本的推行。當前存在一些教育狀況,一些地區為了提高升學率,對教育部門下發命令、硬指標,即要達到多高的升學率,這樣的情況就是“領導苦抓,教師苦教,學生苦學”,這從根本上違背了素質教育的理念。素質教育必須實施并且取得更好的成效,就需要從思想上改變領導班子們,讓他們正確理解素質教育的內涵及基本內容,不要將高升學率作為衡量工作效益的唯一指標,不要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
現在一些中小學院校根本未開設舞蹈課程,忽視了舞蹈教育對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這是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應該盡快改變這種現狀,盡快將舞蹈課編入中學生的課程中。
在一堂舞蹈課堂中,我們可以這樣設計。在上課一開始準備一小片段舞蹈給學生欣賞,讓他們先感受、欣賞美從而激發中學生的表演欲望。教師在旁邊也要鼓勵學生,如果經過持之以恒的鍛煉或者學習,也會表演出如此美妙的舞蹈的,從而激發學生上課的興趣和自信心。在緊接著的形體訓練課中,我們要注意學生是不是都跟著我們的步伐來做伸展、拉伸運動。不要忘了隨時跟學生做交流、溝通,糾正學生們的錯誤動作,讓學生盡量做到身體的極限,從而使學生學習了一天的身體得到放松和拉伸。當學生掌握了一套拉伸動作以后,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再教新的形體訓練組合。拉伸活動做完了之后,就是舞蹈組合的訓練了。教師要根據學生們的總體素質來選擇舞蹈組合,不能選的太難也不能太容易。在教舞蹈動作的過程中也不要一味的只教動作,那樣會很乏味,學生學起來就缺乏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教學手段,比如,將學生分組比賽,每組都有舞蹈素質好點和差點的,讓素質好點的學生幫助差的學生學習動作。這樣還能加深學生之間的感情,培養中學生團結互助、積極樂觀的心態和訓練舞蹈技能,教師在此過程中也要巡視,糾正錯誤的動作。在下課前還要再跟學生溝通,聊聊本堂課學生的感受如何,學到了什么知識,本課的內容掌握了嗎,以及學生還想學的舞蹈嗎等,做到深入到學生當中,從學生的整體素質出發,用舞蹈教育將學生們“全副武裝”起來,向著具有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全面進軍”。
利用節假日多舉行一些演出活動,讓學生們自己來組織規劃。這樣既可以鍛煉學生們的組織應變能力,也能增強學生們的自信心。例如,十月一號組織一場“慶祝國慶節”的晚會,主題就是“中國”。這樣學生們就會從多個方面對這個節日展開調查和編排。在調查過程中學生們還會學到不少歷史知識甚至名人軼事等。在編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有參加、有分工,這樣可以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培養學生間互幫互助的品格和相互團結的精神。學生們準備的各個節目以及上課作品的表演在得到觀眾們的肯定和鼓勵時,學生們的自信心、興趣會提升,同時也為以后的舞蹈學習增加動力。
總之,舞蹈作為人類歷史上最早產生的藝術形式之一,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舞蹈,可以增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塑造學生的外形美和內在心理美,培養了中學生對美的欣賞能力。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同時采取正確的方法措施,發揮舞蹈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應有的作用,培養出具有高智能的中學生,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儲備后續力量。
[1]隆蔭培,徐爾充.舞蹈藝術概論[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7.
[2]溫柔.舞蹈生理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4.
[3]資華筠,劉青弋.舞蹈美育原理與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6.
[4]呂藝生.舞蹈教育學[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
[5]郭振有.教育督導與素質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國教育國際論壇[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7]孫孔懿.教育失誤論[M].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
[8]劉旭東.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讀本[M].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6.
[9]謝嘉幸,郁文武.音樂教育與教學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