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延 (唐山廣播電視臺 063000)
論電視攝像中的固定拍攝和運動拍攝
張 延 (唐山廣播電視臺 063000)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促使著我國電視事業也不斷向前發展。電視制作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作為電視制作中的關鍵技術,電視攝像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電視節目的制作質量。本文主要從電視攝像常見的兩種形式即固定和運動,來總結兩種不同方式給觀眾帶來的不同的視覺效果和節目效果。
電視攝像;固定拍攝;運動拍攝
(一)固定畫面與攝像的概念
所謂的固定畫面,指的是與電視攝像有關的數據都保持不變,比如攝像機的機位以及焦距等,這樣產生的畫面稱為固定畫面。固定的畫面只會呈現出構圖框架所展現出的內容,并不會產生位置上的移動。在電視節目制作中,固定畫面的鏡頭是不會發生變化的,通過尋像器傳出的畫面也是固定的。固定攝像技術對于拍攝物體的運動狀態沒有明顯的要求,可以是靜態的也可是運動的。
(二)固定攝像技術的應用
根據電視節目制作經驗來說,固定攝像技術通常用于訪談類節目的制作。固定攝像技術能夠為觀眾營造出一種溫暖祥和的視覺享受。固定攝像技術的捕捉對象相對集中,只是攝像頭中間捕捉的內容,因此對于鏡頭外內容的形態要求不是很高,并且固定的攝像技術便于觀眾從多個角度來捕捉攝像對象的形象,這恰恰符合訪談類節目預想的電視效果。
(三)固定攝像技術的不足
固定攝像技術在電視節目制作中的應用比較廣泛,但是隨著電視節目制作水平的提高,固定攝像技術也表現出了其許多技術缺陷,比如觀眾視點較為單一,通過鏡頭了解到的畫面有限,并且觀眾不能清楚的了解到畫面產生的范圍和運動軌跡。
(四)注意事項
無論何種電視攝像技術,保證電視畫面的流暢性都是至關重要的,固定攝像技術也是如此。在利用固定攝像技術進行拍攝的過程中,要確保魅族畫面都能夠順暢的銜接,避免出現鏡頭畫面的端點。在對一些動態元素進行抓拍或者是捕捉時,也不能忽略電視攝像畫面的穩定性,任何操作都要基于穩定的電視畫面來進行。固定畫面的展現力是衡量一個攝像工作者基本工作素質和實際能力的標準,也是對攝像工作者對于運動攝像和畫面掌控能力的一個參考標準。固定畫面能夠體現出攝像工作者自身的審美水平和藝術涵養。攝像工作者在進行固定攝像時,要時刻注意從節目的性質把握電視攝像的對象選取,從藝術角度來思考畫面編輯,從關注角度來及時的進行場面的調度。所有的攝像工作包括鏡頭的變化以及機位的移動都是要有明確目的的,至于一些其他的畫面技巧比如蒙太奇等,則需要攝像工作者根據自身對節目效果的理解,及時的靈活運用。
(一)運動畫面與攝像概念
所謂的運動畫面與攝像是指在同個鏡頭中,通過不同的位置的攝像機以及焦距的變化來體現不同的視覺效果,通過這種變化的攝像技術形成的技術就稱為運動畫面。推鏡頭以及拉鏡頭是比較常見的運動拍攝方式。運動攝像技術主要應用于一些綜藝性較強的節目,比如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础犊鞓反蟊緺I》的觀眾們可能常常會發現攝像工作者在節目過程中,為了達到某種視覺效果比如特寫等,采用推鏡頭的方式來展現。推鏡頭方式能夠很好地體現出對拍攝對象重點拍攝的效果。
(二)推鏡頭的特征分析
推鏡頭是電視節目制作過程中經常用的一種攝像方式,攝像工作者為了表達對攝像對象的特寫,將鏡頭逐漸的向前推進,從而實現一種視線逐漸向前推移的效果,在鏡頭向前推移的過程中,畫面也會呈現出一種連續的遞進感,鏡頭的視野范圍會逐漸由小變大。動態攝像技術能夠將所有的鏡頭變化體現在畫面上,讓觀眾對于節目的制作思想有一個較為清晰的理解。比如江蘇衛視的《非誠勿擾》節目,在節目開始時就是先利用搖臂攝像機的移動呈現出一個動態的開場,最后將鏡頭推進到主持人身上,從而實現對觀眾注意力的吸引。運動攝像能夠將靜態的電視畫面變得動態起來,能夠將電視畫面隨著節目的進程而變化,從而帶動觀眾的情緒也跟著電視節目的變化而變化,從而實現節目與觀眾互動的效果,提高觀眾對于節目的注意力。運動攝像技術最注重的是運動的節奏把握,要根據節目效果和想要表達的節目效果,合理的安排攝像機運動的快慢和效果。攝像對象也是影響運動攝像變化節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一些人物訪談類的節目中,也可以穿插一些運動攝像的技術應用。比如安徽衛視的《魯豫有約》節目,在進行嘉賓的訪問時,當談論到嘉賓比較隱私的問題時,攝像師要注意捕捉訪談嘉賓的情緒變化,這樣能夠為觀眾呈現出更加立體的節目效果。
(三)推鏡頭的運用
任何運動鏡頭的運用都是為了彌補固定攝像體現不出來的節目效果。推鏡頭方式的運用就是為了實現對于拍攝對象的細節表現,攝像工作者在進行推鏡頭的操作時,要注意畫面整體的感覺,要平衡畫面中主要內容與其他內容的比例,要盡量平衡兩者之間的比例關系,盡量保持畫面的豐富性。攝像工作者要時刻融入到節目的整體節奏中,要利用推鏡頭的快慢來增強鏡頭的整體畫面感,通過畫面的整體變化來提示觀眾和引導觀眾,從而實現對觀眾情緒的有效控制。在進行運動攝像技術的過程中,攝像工作者要始終明確所要表達的對象主體,要平衡好攝像設備的位置與畫面整體的焦點之間的位置,在進行鏡頭位置變化時,要及時調整畫面的焦點。目前為了避免出現畫面焦點與攝像設備機位不平衡現象,都是采用跟焦的方式來進行,跟焦能夠使得畫面始終保持在主體位置。
結語
優秀的電視節目離不開優秀的電視攝像工作者,而優秀的電視攝像工作者總能夠將不同攝像技術靈活的結合使用,從不同的攝像角度和表達內容來體現節目本身的藝術高度和獨特審美。從技術層面來說,固定攝像是攝像工作者的入門技術,掌握了固定攝像技術才能夠為移動攝像技術打下基礎。觀眾是通過電視畫面來了解電視節目的,因此如何提高電視畫面的整體流暢感和藝術性,是電視節目攝像工作者需要考慮的,提高自身的藝術涵養,是所有優秀攝像工作者的基礎工作。
[1]劉振生.電視攝像中的拍攝角度問題探析[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0(4).
[2]樊包昌.影視拍攝技巧知多少[J]. 華東科技,2011(9).
[3]鄒藝方,王艷平. 淺談電視攝像中的景深控制[J].電視技術,2007(10).
[4]蔣嘯濤.論電視攝像中的固定拍攝和運動拍攝[J].理論與創作,2010(4).
[5]鄭云霄.運動拍攝方法在實踐中的運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