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一月 文/韓飛 攝
潤物無聲 文化耕心
田一月 文/韓飛 攝

文化是什么?機關要不要做文化?對于審計這個在外界不少人看來與“冷硬”“枯燥”劃上等號的行業來說,又該如何開展文化建設?
在梧州市審計局領導班子成員眼里,機關文化不僅要搞,而且還要站在時代的高度,充分發揮機關文化對干部職工思想的引領作用,才能達到“文化凝聚人心,團結促進發展”的作用。
文化發展需要積淀,更需要創新。
因此,梧州市審計局持續以文明創建為基點,積極開展以綠色文化、廉政文化、感恩文化、道德文化、和諧文化等為主題的審計文化的建設,促使審計系統的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如今,內容豐富而又貼近實際的審計文化,已經在整個系統深入人心,成為喜聞樂見的群眾文化!
美化綠化,讓環境文化駐心靈。倡導現代理念、傳播環境文化、弘揚文明意識,已成為社會發展趨勢。梧州市審計局注重美化凈化環境,致力打造“綠色機關”,以優美的環境熏陶人。近年來,該局不僅建起了文體活動室、讀書屋、審計成果展示室、網絡交換室、審計文化墻等文化設施,還成立環保志愿者隊伍,在辦公小區的綠化區選栽了70多個品種1000多株花卉、樹木。目前,整個辦公小區無噪音、無煙塵、無污染,綠樹成蔭,綠草如茵,愛護環境、注重文明的意識深入每一位員工的心中。
滌蕩心靈,讓廉政文化融工作。審計機關具有監督和制約權力運行的法定職能,打鐵還需自身硬。梧州市審計局組織全局干部定期學習各項廉政規定,還把這些廉政規定和要求上墻、上報、上網、上電視,著力建設廉政教育基地。同時,在全系統開展征集格言警句活動,在內部刊物《審計探索》刊發廉政方面的文章,“以清白自律人生,以正氣樹立形象”、“ 干審計一身正氣,求廉政一塵不染”等格言警句瑯瑯上口,易于牢記。一條條具體的規定,一道道制度“紅線”,一句句振聾發聵的格言警句,梧州市審計局豐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成為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的一抹亮色,營造出“廉榮貪恥”的良好氛圍。
回報社會,讓感恩文化暖人心。中華民族有著深厚的感恩文化傳統,梧州市審計局把“感恩教育”作為創建文明單位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好,力求通過開展感恩教育,讓干部們用心用力回報組織培養之恩和人民群眾哺育之情。隨著一次次“感恩共產黨”、“感恩祖國”、“感恩人民”、“感恩社會”、“感恩父母”、“感恩工作”等攝影、征文、演講比賽以及其他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感恩文化融入到審計系統廣大干部的日常生活,變成大家的文化自覺。透過這些攝影、詩歌的作品,我們可以感受到審計干部職工熱愛生活、懂得感恩、奮發向上、勇往直前的心聲。
弘揚正氣,讓道德文化永傳承。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梧州市審計局在文明建設活動中,開展了內容豐富、寓意深遠的道德弘揚活動,不僅在全市審計機關組織評選“梧州市審計系統道德模范先進人物”,還通過“道德講堂”這個載體,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為主要形式,“唱一首歌曲”、“誦一段經典”、“看一段短片”、“講一個故事”、“讀一番感悟”,弘揚道德文化,傳播凡人善舉。道德文化的傳承,宛如一股股清風,蕩滌全局干部的心靈,在機關內部引領了健康向上的道德風尚。
潤澤各方,讓和諧文化綻異彩。局和則諧,人和則進。梧州市審計局積極開展創建和諧單位的活動,一方面制定《人文關懷暫行規定》,讓干部感受到組織的關懷和愛護。同時,開展“手牽手?共和諧?獻愛心”、“樹文明新風,創和諧社會,展審計風采”等文藝演出活動,組織攝影、書法、詩詞創作等文化研討交流,并舉辦氣排球、羽毛球、登山、廣播操等體育活動,滿足職工對文化生活的不同需求。另一方面,將構建和諧活動延伸向社會的方方面面,先后與藤縣大黎鎮祥江村、長洲區武裝部、華洋社區居委會等部門、單位、鎮村開展和諧共建活動。
通過持久有力的審計文化建設,梧州市審計局堅持以先進的審計文化來塑造審計人、約束審計人、激勵審計人,進一步形成了梧州審計特色文化。如今,優秀的審計文化在梧州市審計局全面發展中潛移默化發揮著積極作用,時刻溫暖著審計干部職工的心扉。
責任編輯:黃秀瑜

嘉賓們參觀審計文化成果展覽室 黎振華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