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到底離我們有多遠

本期嘉賓:陳冬牛
北京昭光大眾健康研究所所長,《藥物與人》雜志社執行社長兼主編,著名健康科普傳播策劃人,與著名健康專家洪昭光教授合作創建北京昭光大眾健康研究所,策劃并首創國內大型健康電視直播節目《健康你我他》,策劃出版洪昭光著《不生病的生活方式》等暢銷書籍,總銷量超過500萬冊。
前不久,突然接到一位好朋友電話,說她當警官的妹妹小迪體檢時被查出乳腺有腫塊,想到醫院進行專科檢查。于是我推薦她去北京軍區總醫院乳腺中心找戚曉東主任會診,戚主任不僅是國內乳腺腫瘤一線診療專家,而且是微創手術的先行者,醫術高超,技術精湛。經過檢查,年僅28歲的小迪警官被確診為乳腺癌早期。隨后,接受了微創手術治療。
10月,正是溫暖的“粉紅絲帶月”,提醒大家關愛乳腺健康。事實上,乳腺癌作為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病率占全身各種惡性腫瘤的7%~10%,在中國年發病約17萬人,年死亡4.5萬人。統計表明,20年間,北京市城區乳腺癌發病率上升了91%,平均每年增長4.6%,較全球平均每年增長2%的速度快了一倍多。
而乳腺癌的發病正在呈現年輕化的趨勢,平常身體特棒、生活快樂無憂的小迪也從未想過,自己這么年輕會得乳腺癌。哪些因素導致了乳腺癌?平時又應該注意些什么?我特別邀請戚曉東教授百忙中和他的助手楊曉寧大夫,為大家解答。
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但臨床結果表明,在以下這些情況下,女性乳腺癌發病率相對較高。
經期、受孕與哺乳因素:初潮早(<12歲)、經期短、絕經晚(>55歲)以及第一胎足月生產年齡晚(>35歲)和未孕及未哺乳女性,是高發人群。近年來的研究認為,哺乳的時間越長,患乳腺癌的危險性就越低。
有家族病史:乳腺癌常有家族的聚集性,在一級親屬中,如母親、姐妹、女兒有乳腺癌病史的女性,患有乳腺癌的概率比正常人要高。
患乳腺疾病或良性腫瘤:有些乳腺疾病是一個信號,比如患有上皮增生活躍的乳腺囊性增生病。
長時間接受放射線照射:特別是30歲前多次接受放射線照射或者是胸部接受過多的放射線照射。
生活因素:過多補充外源性雌激素、過量飲酒、過量食用脂肪及高熱量飲食、缺乏運動等。
精神因素:受過重大刺激或長期悶悶不樂。
建議大家根據這些情況進行對照,如有相應情況,應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檢查。事實上,小迪的母親就曾患過乳腺癌,所以,這個因素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
其實,有相當一部分乳腺癌在早期階段就可以被發現。
雖然乳腺癌早期一般腫塊較小,不易觸及,不具備典型的癥狀及體征,但可以通過影像學檢測出來。所以,女性定期進行乳腺健康檢查就顯得尤為重要,特別是存在我們前面所述任一情況的女士更要引起重視。
目前認為乳腺癌典型的癥狀包括:乳腺腫塊,這是乳腺癌最常見的首發癥狀;乳頭溢液(尤其是血性溢液),乳頭回縮、固定,乳頭濕疹;乳房皮膚改變,例如,出現“酒窩征”(出現凹陷,形狀酷似酒窩)、橘皮樣變、腫塊潰瘍等。如發現類似癥狀,應及時到醫院就診檢查。
由于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因此也就沒有確切的預防方法。但根據前面所述臨床結果,可以確定下列方法對于預防乳腺癌還是有幫助的。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不酗酒,不過量攝入肉類、甜食,少食腌、熏、炸、烤食品,多食用新鮮蔬菜、水果、豆制品等。堅持體育鍛煉、積極治療乳腺疾病、不亂用外源性雌激素等。
近年來,國外對乳腺癌高危人群給予三苯氧胺、依西美坦、諾雷得等內分泌治療藥物進行乳腺癌的化學預防,結果表明,確實可以大大降低乳腺癌的發生,但長期服用上述藥物也會引起相應的副作用。
盡管全球范圍乳腺癌治療技術和水平已有很大提高,但早期發現仍是決定乳腺癌診治成功的關鍵。建議女性朋友每月進行一次乳房自我檢查,每年進行一次乳腺定期體檢。
年齡小于35歲的健康女性每年臨床體檢一次,大于40歲的女性,每年臨床體檢一次,并進行乳腺超聲、乳腺鉬靶檢查,必要時可進行乳腺核磁檢查。現在,無創無輻射的新型乳腺檢測技術也被引進國內,大家也可以嘗試。
如果及早預防、及早發現,乳腺癌給女性帶來的傷害就能降到最小。衷心祝愿天下女性遠離乳腺疾病,生活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