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

急流勇退獨闖香港
1993年,競技狀態正處于巔峰時期的莊泳突然宣布退役去了香港,一時引起媒體競相報道。對此,莊泳本人相當淡定,退役的想法對她來說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深思熟慮的結果。
退役后,有香港和美國的機構邀請莊泳去做游泳教練,但她不想再繼續和游泳打交道,覺得那樣太沒意思了。她更喜歡新鮮事物,更喜歡挑戰。退役后選擇去香港,是因為莊泳11歲時就去過那里,她很喜歡香港的自由與繁榮。
莊泳在香港的第一份工作是公司職員,僅干了半年,就辭了職。賦閑待業時,一位在劇組做劇務的朋友給她提供了一個信息,她所在的劇組有個角色正物色人選,問她愿不愿意試試。
莊泳一聽就來了興趣,說:“好呀,雖然我沒有表演經歷,有這樣的機會肯定不想錯過。”第二天,莊泳就跟她去見了導演,沒想到被導演一眼看中了。
莊泳飾演的是一位剛到香港不久的內地女孩,在香港找工作時經歷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因從未觸過“電”,莊泳的鏡頭感不夠,老是被導演喊停,還被臭罵。好在莊泳情緒調整得快,折騰了幾次就過去了。
演了兩部電影后,莊泳又到鳳凰衛視和ESPN做主持人。缺少文化底蘊是莊泳最大的短板,她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適應挑戰。在鳳凰衛視當體育主持人時,必須懂粵語,英語口語也要過得去,這對莊泳來說都是弱項。
為了學好粵語,莊泳經常到廟街、九龍等地方,跟當地人搭訕,那里的港味粵語最濃。莊泳在語言方面頗有天賦。沒多久,她就能和當地人交流了。學英語的條件更為便利,香港是個國際都市,說英語的氛圍很濃,練口語的對象更好找。
過了語言關,主持體育節目基本上沒多大障礙了。去ESPN,莊泳做的是音樂主持人。20世紀90年代,香港流行音樂發達,莊泳得跟著形勢走。當時,“四大天王”的歌莊泳都能唱得出來,臺里的同事都很佩服她的適應能力。
莊泳是個喜歡挑戰的人,在電視臺做主持人的工作做久了,她覺得除了薪水拿得高點兒之外,已經不能給她帶來成就感和價值感了。于是,她又謀劃著轉行了。
奧運冠軍變身CEO
這時候,莊泳遇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人——王敏。王敏也是上海人,認識莊泳之前就從事戶外廣告,經常飛到香港去談生意。兩人通過朋友認識以后,彼此用上海話交流,越說越親熱。熟悉之后,王敏每次來香港,談完生意之后,兩人都手挽手去逛街、購物。后來,王敏覺得與其給別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就想開一家公司。她拉莊泳合伙,莊泳欣然同意了。
1999年,莊泳從香港回到上海,專心經營屬于自己的事業。她和王敏注冊的是戶外廣告公司。當時,傳統的戶外廣告代理競爭激烈,利潤空間一再壓縮,必須另辟蹊徑。
有一次,莊泳路過東方商廈,看到上面的那塊磁翻板廣告牌,直覺告訴她,如果這是一塊巨大的、像電視那樣的動感屏幕,該會吸引多少眼球呀!莊泳把想法說給了王敏,王敏也非常同意莊泳的觀點。于是,她們決定進軍國內LED市場。然而,一個電子大屏幕的制作成本需要3000萬元,這對莊泳和王敏來說是筆巨資。融資是個艱難的過程,最難的時候,莊泳和王敏沒少抱在一起哭,哭過后重新討論如何能籌到資金。
莊泳也不否認,曾經的奧運冠軍身份給她帶來了生意上的幫助。比如約客戶談生意,客戶礙于莊泳的大名,一般都不會拒絕。不過,冠軍身份只是一個敲門磚,把合同簽下來,只靠冠軍這個頭銜履行合同很難,因為每一位客戶掏錢都很慎重。
隨著事業的發展,公司引入風險投資,并成功上市。莊泳深知,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一個人不善于學習就會被淘汰。2003年,莊泳報名參加了上海交通大學的CEO培訓班,在那里學了不少東西。
隨著實戰經驗的豐富,莊泳在商場上漸漸地成熟起來。在公司內部,王敏負責公司的戰略部署和方向制定,莊泳做一些開發以及和政府協調方面的工作,談場租、談合作,這方面莊泳做起來得心應手。
進入國內LED市場領域后,莊泳到美國考察,看到紐約時代廣場上面的數碼顯示屏(LED)廣告銷售額是自己公司的10倍,就動了心思:人家為什么會成功?成功的因素有哪些?
莊泳和她的團隊做了很多研究,她發現,除了地段因素外,LED的制作水平、創意以及投放廣告的美譽度都很重要。莊泳和王敏商量了一下,決定把制作紐約時代廣場LED屏幕的團隊挖過來。
莊泳和美方制作團隊接觸時,對方態度傲慢,認為中國市場根本達不到他們的期望值。莊泳沒有正面反駁他們,而是把公司在上海、北京、廣州等大都市投放的LED廣告錄像放給他們看。這樣,一下子激起了美國人對開發中國市場的愿望,他們爽快地在合作協議上簽了字。
把這個頂級的制作團隊吸引到國內,讓莊泳的公司聲譽扶搖之上。北京奧運會前夕,負責奧運會廣告推廣的北廣傳媒找到莊泳談合作,莊泳和他們簽了多項合同。能為奧運會出力,是莊泳夢寐以求的愿望。公司斥資幾億元,在北京街頭投放了十多塊全彩電子顯示屏,為奧運會添上一抹亮麗的色彩,這也是莊泳經商以來最得意的手筆。
幸福的三口之家
與事業上取得的成功相比,莊泳和現任老公沈堅強的結合,曾讓很多朋友感到意外。
當年,沈堅強被人稱作“亞洲泳壇王子”,是很多女孩的偶像,莊泳也曾是他的粉絲。1998年,在一次朋友聚會中,兩人重逢了。都剛開始創業,都面臨理想和現實的碰撞,彼此產生了不少共同話題。此后,他們時不時地通通電話,偶爾在一起吃一頓飯,談談人生和事業。1999年,莊泳回上海后,兩人走到了一起。
莊泳和老公都有各自的事業,兩人也都是顧家的人。生活中,沈堅強具有上海男人細膩的特點,忙事業的同時,對家里也盡力盡心,處處分擔妻子的壓力。老公這么盡心,莊泳也努力兼顧家庭和孩子。只要在家,她每天早上7點半準時起床送兒子搭乘學校班車。如果在外出差,莊泳也盡量會在周末前趕回家,陪他們父子過周末。
莊泳夫妻的恩愛出了名。莊泳說,他們恩愛的訣竅就是彼此多一些理解和信任。兩人都有一份事業,需要在家庭和事業上找到好的平衡點。事業上,莊泳和老公都是決策者,遇到問題可以相互出謀劃策。如果他們不能按時回家,就通過手機提前溝通,盡量抽出時間一起吃晚飯。回到家里,兩人都注意給對方一個寬松的氛圍。
當年,莊泳是在美國生下的兒子。如今,兒子已經10歲了。公司就像莊泳的孩子,兒子更是她心里的一塊寶。對于兒子來說,莊泳給他最好的禮物就是每天陪著他。可商務繁忙,莊泳不得不經常出差。
兒子4歲那年,有一次,莊泳在外地出差十幾天都沒回家,兒子在電話里生氣地說:“媽媽,你太不像話了,再不回來,我們就不要你了!”掛了電話,莊泳難過得淚都下來了。此后,只要不是非得她出馬的事情,莊泳就交給下屬去做,自己騰出時間來陪伴兒子。
兒子很會察言觀色,有時他做了錯事,莊泳噘起嘴裝作不高興,他就晃著媽媽的胳膊求饒地喊莊泳“媽媽姐姐”,叫得莊泳笑逐顏開。 “媽媽姐姐”成了兒子對母親的特別稱呼,莊泳覺得很幸福。
在莊泳眼里,兒子是她和老公最重要的產品。將來他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個產品才算合格。
莊泳很注重培養孩子的個性、創造力和責任感。莊泳夫婦所在的公司經常向災區捐款,他們就讓兒子拿出自己的壓歲錢捐給災區的小朋友。兒子為災區以及其他公益事業捐贈所獲得的獎狀和紀念品,莊泳都替兒子保存著,以提醒他時刻不要忘記去幫助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