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朋久
哈爾濱市裝飾協會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淺談結構語言塑造環境性格
孫朋久
哈爾濱市裝飾協會 黑龍江哈爾濱 150001
發掘和利用建筑本身的結構特點,避免過多的表面裝飾,來表現空間的內涵和精神價值,詮釋空間更深層次的意義。割裂建筑本身的構造關系,為空間包上一個全新的外殼,而且這個外殼并非這個空間獨有,而是放到任何其他空間也完全適用。這樣的設計是沒有個性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盡管這個外殼如此華麗和與眾不同。
結構語言;環境性格;建筑意
用最少的語言詮釋一個博大的主題,此乃一語道破機關的功力。對于建筑設計,空間是她的核心語言。
老子曰:“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設計的本質是空間塑造,以及空間所承載的各要素形成的空間場,給身入其中的我們帶來的一種無法用語言描述,同時召喚了有關額外維數的綜合感受,至少是當那兒有光時。
空間是一種超越了可描述概念的意念。它是難以用言語表達的。空間象征了一切拓寬或除掉現存限制并開發更多可能性的東西,因而空間是相對于確定性而言的概念。我們的視野穿越空間,給了我們一份鮮明而遙遠的幻覺。這就是我們如何建立空間:結合著更高的和更低的,左和右,前與后,近處和遠處。
梁思成、林徽茵在《平郊建筑雜錄》中首先提出了“建筑意”的用語。他們說,面對著古建筑遺物,人們所感受的:“這些美的存在,在建筑審美者的眼里,都能引起特異的感覺,在“詩意”和“畫意”之外,還使他感到一種“建筑意”的愉悅。……他們所給的“意”的確是“詩”與“畫”的。但建筑師要鄭重鄭重地聲名,那里面還有超出這“詩”、“畫”以外的“意”的存在。”
“建筑意”的提出,顯然具有非凡的意義。它提醒人們建筑并不是磚瓦沙石等物無情無緒的堆砌,建筑不僅是一種物質產品,同時也是一種精神產品,其中自蘊有深意,就如同“詩意”、“畫意”一樣,只是它的表達方式采取了建筑特有的藝術語言而已。
因此,設計的過程,首先是賦予空間以生命和性格的過程。賦予空間以生命和性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分析原建筑的空間和結構,充分利用原建筑的結構要素為創造空間的性格服務,而不是完全割裂建筑本身的構造要素,為空間包上一個全新的外殼,而且這個外殼并非這個空間獨有,而是放到任何其他空間也完全適用。這樣的設計是沒有個性的,也是沒有生命力的,盡管這個外殼如此華麗和與眾不同。
萊特的有機建筑理論,是要讓他的建筑象在那塊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一樣。室內設計的諸多表現手法也應該象建筑自身的東西,在設計師的手中強化、升華或弱化、消失,這就要強調建筑的結構語言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
老子曰:“無為而無不為。”
可以用一個例子來理解,老子這一觀點在設計中的運用:設計師在草坪的設計中,畫了幾條十分優美的曲線,并以優質而美麗的石頭鋪之,想象著人們愜意地踱步在曲線的流轉之中。可是,我們會發現,人們并沒有按照設計師的規劃,徜徉在那些用美麗石頭鋪就的小路上,卻做著被管理者和設計師痛斥的所謂沒有修養和不文明的勾當:在草坪上踏出許多新的,沒有美麗石頭鋪就的土路。那么,聰明的設計師會把草坪全部種上草,等到明年,按照人們踩踏出來的土路,去鋪那些美麗的石頭。你會發現人們會變得那么文明和可愛,不再踩踏那些纖弱的小草。由此可以想象,人們踩踏出來的路可能沒有設計師在圖紙上畫的那么優美,可那是人們最喜歡的。
如果非要給它化妝,一定是要強調她的眉毛、睫毛、嘴唇等應該強調的地方。如果不尊重原有的面部結構,按照自己的想象,將油彩任意而精致地畫在臉上,或許會畫出美麗的臉譜而令人贊嘆,可是幾乎所有的臉都可以畫成一個模樣,甚至不分男女,不分老幼,更不分胖瘦美丑。可是我們想看到他的本來面目,為什么不留下他無暇的臉,留下他更多本來的東西?
安藤忠雄的建筑是否可以說,出水芙蓉、天生麗質的自然之美,形體完美,面容姣好而又氣質不凡。圣地亞哥?卡拉特拉瓦的設計也只有結構本身,王澍的墻體也沒有華麗的大理石和復雜的線腳。而這些作品恰恰是在有靈魂感召著我們,讓我們為之感動,為他們作品所傳達的建筑意而感動。
我們希望每一個設計,都有他自己的內容,而不是無論什么都畫上我們喜歡的臉譜。個人的風格是需要的,個人習慣的表現手法也是設計師走向成熟的必然,然而,深刻地研究建筑本身的語匯、意境和氣場,用結構語言去表現空間的內涵和精神價值,詮釋空間更深層次的意義,是為設計之靈魂,是為設計之生命。
通過表2可看出,大學生S3無論在體能還是別的方面都處于最低水平,因而是最差的;大學生S2雖然在體能方面低于學生S1的分值為0.02,但在其它方面都優于學生S1,從而在大學生體育成績評判中是最好的。
綜合上述,在對大學生體育成績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我們通過6項評價指標來建立一個模糊數學模型,然后對模型進行分析而對其體育成績進行綜合評價。這種方法與傳統的考核方法相比具有較大的優越性,它能夠將學生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生的進步納入到考核當中,這就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其自主學習能力,滿足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
[1]錢利安.我國大學生體育學習成績評價研究述評[J].科技創新導報,2008(01)
[2]曹潔.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籃球運動員評價模型[J].價值工程,2011(18)
[3]郝琳.大學生體育運動心理障礙原因分析[J].價值工程,2011(13)
[4]王英.淺談高校體育教學思路的轉變[J].魅力中國,2009(35)
黑龍江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二五"規劃課題,編號:HGJXHB2110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