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衛(wèi)兵
辛亥革命爆發(fā)后,金岳霖剪去了頭上的辮子,還仿照唐詩《黃鶴樓》寫了首打油詩:辮子已隨前清去,此地空余和尚頭。辮子一去不復返,此頭千載光溜溜。
辜鴻銘對胡適說:“胡先生,你知道,有句俗話:監(jiān)生拜孔子,孔子嚇一跳。上次我聽說孔教會要去祭孔子,便編了首白話詩:監(jiān)生拜孔子,孔子嚇一跳。孔會拜孔子,孔子要上吊。”然后笑問胡適:“胡先生,我的白話詩好不好?”胡適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課堂上學生問劉文典:“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好?”劉文典回答說:“只要注意‘觀世音菩薩就行了。”眾學生不解,他加以解釋說:“‘觀是要多多觀察生活,‘世是要明白社會上的人情世故,‘音是文章要講音韻,‘菩薩是要有救苦救難、為廣大人民服務的菩薩心腸。”
王力業(yè)余時間寫小品文養(yǎng)家,聞一多曾直言提出批評,他認為一位語言學家不該寫低級趣味的文章,那樣會消磨斗志。王力不以為然,還把自己的書齋起名為“龍蟲并雕齋”,意指他在書齋既“雕龍”也“雕蟲”。(按:“龍”指他的學術著作,“蟲”指非學術性的小品文)
王瑤在西南聯(lián)大當學生時,一次上陳夢家的《尚書》課,陳先生給王寫了一張便條,稱他“王瑤賢弟”,他回條時也就當之無愧地稱起了“夢家兄”,還振振有詞地告訴同學:如果我是他的“賢弟”,他自然就是我的“仁兄”了。
抗戰(zhàn)勝利后,張大千欲回四川老家,上海友人為其設宴餞行,邀請了許多社會名流,梅蘭芳也應邀在內。席間,張大千向梅蘭芳敬酒說:“梅先生,你是君子,我是小人,我先敬你一杯!”眾人莫名其妙,梅也不解其意。張大千笑著解釋說:“你是君子,唱戲動口;我是小人,畫畫動手。”
季羨林評價吳宓:“他古貌古心,同其他教授不一樣,所以奇特;他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同其他教授不一樣,所以奇特;別人寫白話文,寫新詩,他偏寫古文,寫舊詩,所以奇特。他反對白話文,但又十分推崇用白話寫成的《紅樓夢》,所以矛盾;他看似嚴肅、古板,但又頗有一些戀愛的浪漫史,所以矛盾;他能同青年學生來往,但又凜然、儼然,所以矛盾。”
齊如山說:“梅蘭芳在演戲之外別無所長,在處世上只有忠厚和藹,誠實知人之論。這以后那些為如何稱呼梅蘭芳而犯難的人不用發(fā)愁了,加上‘博士即可。”
劉海粟與胡適之,當年一個被譴為“藝術叛徒”,一個被責為“文學叛徒”。有位錢化佛君,別出心裁地取一柄折扇,求劉畫上山水,又請胡題幾行詩,當時人們戲稱此扇為“叛徒扇”。
葉公超隔壁是一戶美國人家。其家頑童時常翻墻過來騷擾,葉不勝其煩,便出面制止。頑童不聽,反以惡言相向,于是雙方對罵,穢語盡出。美童家長聞聲現身,見堂堂教授正厲聲大喝:“Ill crown you with a pot of shit!”(我要把一桶糞澆在你的頭上)沒想到此家長并不生氣,反問:“你這句話是從哪里學來的?我有好久沒聽過這樣的話了。你使我想起我的家鄉(xiāng)。”葉公超遂與鄰居成為好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