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麗皮熱斯·努爾等
摘 要:以加工番茄品種里格爾87-5和Q-027為試材,對兩個品種的生長發育進程、產量構成因素、果實結果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這兩個品種的果形均為長圓形;生長發育進程基本一致;第4、5、6花序的結果數相對其他花序要多,而且果實質量也相對其他花序高,是構成產量的主要因素。這一時期是加工番茄形成產量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加強水肥及田間管理有望獲得高產。
關鍵詞:加工番茄;產量;產量構成因素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15
番茄是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需求的蔬菜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僅富含多種維生素、番茄紅素、葡萄糖、果糖,而且還含有鈣、磷、鉀、鈉、鎂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番茄紅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變、降低核酸損傷、減少心血管疾病及預防癌癥等多種功能,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1]。加工番茄產業在我國是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起步的。從1978年開始,新疆地區逐步發展自己的加工番茄產業,當時為了適應出口需要,國家支持沿海地區企業發展番茄加工產業。通過引進國外裝備生產番茄醬,出口中東地區和其他市場。由于沿海地區番茄種植的自然條件不理想,原料質量差,對番茄醬的品質產生了不良影響,使我國番茄產業缺乏市場競爭力。1978年,新疆開始發展番茄生產和加工業,1980年建成第1條國產線。新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這一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并在國際市場上占到1/3份額,成為國際知名品牌[2-3]。新疆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是全球最適合番茄生長的地區之一,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番茄生長和發育,有利于番茄紅素和干物質的形成和積累,所產加工番茄的番茄紅素、維生素含量高,霉菌少,粘度好,是加工番茄制品的上等原料[4-5]。憑借優越的地域優勢和產業政策,新疆成為我國最大的番茄種植、加工、出口基地,番茄制品生產能力占到全國的92%,成為世界三大番茄生產中心之一[6]。截至2009年,新疆加工番茄種植面積已達10.667 萬hm2,收購量達744 萬t,番茄制品生產量達101.46 萬t,出口量達44 萬t,成為世界第二大番茄制品生產地和第一大番茄醬出口地[7]。
博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地處準噶爾盆地的西南邊緣,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光熱資源充足,晝夜溫差大,環境潔凈無污染,十分適宜加工番茄的生長。加工番茄是博州地區的特色作物,在當地有較長的種植歷史,品質好,產量高,是當地農民增產增收的途徑之一[8]。
本研究以博州加工番茄的主栽品種里格爾87-5[9]和Q-027為試材,對其產量構成的因素進行分析,旨在對這兩個品種的產量的主要構成性狀進行分析,為加工番茄的栽培管理和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試驗在新疆博州溫泉縣加工番茄種植區進行,在加工番茄的生長發育期間采用了滴灌技術,有效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從兩個加工番茄品種里格爾87-5和Q-027中分別隨機選取10株植株,對每個植株的結果數、單株產量、單果質量、果實橫徑、果實縱徑等進行測定分析。
1.2 方 法
3 結論與討論
從這兩個品種的果實空間分布及單果質量、產量情況可以看出,第4、第5、第6花序的結果數比其他花序相對較多,果實質量也比其他花序高,是構成產量的主要因素,說明在這一時期是形成產量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期間加強水肥管理和田間管理,有望獲得高產。
第1、第2花序雖然結果數量較多,但是果實質量較輕,說明這兩個花序雖然分化了比較多的花朵,但由于加工番茄的生長前期氣候條件不太適合加工番茄的生長,光合作用較弱,果實相對較小。第7花序雖然結果數量最少,但單果量最大,可能是第7花序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環境條件的影響,造成部分花朵落花,而這有利于剩下的果實生長。
參考文獻:
[1] 喻樹龍,王健,楊曉光,等.新疆加工番茄適生種植氣候區劃[J].中國農業氣象,2005,26(4):268-271.
[2] 李建華,劉仲齊.加工番茄在中國的產業化進程及其發展潛力[J].天津農業科學,2009,15(5):26-29.
[3] 侯曉靜.新疆加工番茄品質分析及可控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3.
[4] 龐勝群,王禎麗,張潤,等.新疆加工番茄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蔬菜,2005(2):39-41.
[5] 黃玲,白江.北疆地區出口番茄醬主要項目的檢測分析[J].新疆農業科學,2002,39(5):312.
[6] 侯敬媛,王磊.新疆番茄制品出口貿易現狀及國際競爭力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12(12):71-75.
[7] 張源穎.新疆加工番茄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新疆農墾經濟,2011(11):46-49.
[8] 李紅,扎依拉,聶愛湘,等.新疆博州地區無公害加工番茄膜下節水滴灌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0(6):207-208.
[9]柴建軍.博樂墾區加工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新疆農墾科技,2011(4):34-35.
[10] 王永飛,王鳴,王雷,等.加工番茄的豐產性狀和品質性狀的典型相關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1999,32(1):20-25.
[11] 王華新,秦勇,王雷,等.加工番茄主要品質性狀的遺傳變異分析[J].北方園藝,2004(2):52-53.
摘 要:以加工番茄品種里格爾87-5和Q-027為試材,對兩個品種的生長發育進程、產量構成因素、果實結果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這兩個品種的果形均為長圓形;生長發育進程基本一致;第4、5、6花序的結果數相對其他花序要多,而且果實質量也相對其他花序高,是構成產量的主要因素。這一時期是加工番茄形成產量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加強水肥及田間管理有望獲得高產。
關鍵詞:加工番茄;產量;產量構成因素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15
番茄是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需求的蔬菜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僅富含多種維生素、番茄紅素、葡萄糖、果糖,而且還含有鈣、磷、鉀、鈉、鎂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番茄紅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變、降低核酸損傷、減少心血管疾病及預防癌癥等多種功能,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1]。加工番茄產業在我國是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起步的。從1978年開始,新疆地區逐步發展自己的加工番茄產業,當時為了適應出口需要,國家支持沿海地區企業發展番茄加工產業。通過引進國外裝備生產番茄醬,出口中東地區和其他市場。由于沿海地區番茄種植的自然條件不理想,原料質量差,對番茄醬的品質產生了不良影響,使我國番茄產業缺乏市場競爭力。1978年,新疆開始發展番茄生產和加工業,1980年建成第1條國產線。新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這一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并在國際市場上占到1/3份額,成為國際知名品牌[2-3]。新疆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是全球最適合番茄生長的地區之一,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番茄生長和發育,有利于番茄紅素和干物質的形成和積累,所產加工番茄的番茄紅素、維生素含量高,霉菌少,粘度好,是加工番茄制品的上等原料[4-5]。憑借優越的地域優勢和產業政策,新疆成為我國最大的番茄種植、加工、出口基地,番茄制品生產能力占到全國的92%,成為世界三大番茄生產中心之一[6]。截至2009年,新疆加工番茄種植面積已達10.667 萬hm2,收購量達744 萬t,番茄制品生產量達101.46 萬t,出口量達44 萬t,成為世界第二大番茄制品生產地和第一大番茄醬出口地[7]。
博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地處準噶爾盆地的西南邊緣,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光熱資源充足,晝夜溫差大,環境潔凈無污染,十分適宜加工番茄的生長。加工番茄是博州地區的特色作物,在當地有較長的種植歷史,品質好,產量高,是當地農民增產增收的途徑之一[8]。
本研究以博州加工番茄的主栽品種里格爾87-5[9]和Q-027為試材,對其產量構成的因素進行分析,旨在對這兩個品種的產量的主要構成性狀進行分析,為加工番茄的栽培管理和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試驗在新疆博州溫泉縣加工番茄種植區進行,在加工番茄的生長發育期間采用了滴灌技術,有效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從兩個加工番茄品種里格爾87-5和Q-027中分別隨機選取10株植株,對每個植株的結果數、單株產量、單果質量、果實橫徑、果實縱徑等進行測定分析。
1.2 方 法
3 結論與討論
從這兩個品種的果實空間分布及單果質量、產量情況可以看出,第4、第5、第6花序的結果數比其他花序相對較多,果實質量也比其他花序高,是構成產量的主要因素,說明在這一時期是形成產量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期間加強水肥管理和田間管理,有望獲得高產。
第1、第2花序雖然結果數量較多,但是果實質量較輕,說明這兩個花序雖然分化了比較多的花朵,但由于加工番茄的生長前期氣候條件不太適合加工番茄的生長,光合作用較弱,果實相對較小。第7花序雖然結果數量最少,但單果量最大,可能是第7花序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環境條件的影響,造成部分花朵落花,而這有利于剩下的果實生長。
參考文獻:
[1] 喻樹龍,王健,楊曉光,等.新疆加工番茄適生種植氣候區劃[J].中國農業氣象,2005,26(4):268-271.
[2] 李建華,劉仲齊.加工番茄在中國的產業化進程及其發展潛力[J].天津農業科學,2009,15(5):26-29.
[3] 侯曉靜.新疆加工番茄品質分析及可控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3.
[4] 龐勝群,王禎麗,張潤,等.新疆加工番茄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蔬菜,2005(2):39-41.
[5] 黃玲,白江.北疆地區出口番茄醬主要項目的檢測分析[J].新疆農業科學,2002,39(5):312.
[6] 侯敬媛,王磊.新疆番茄制品出口貿易現狀及國際競爭力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12(12):71-75.
[7] 張源穎.新疆加工番茄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新疆農墾經濟,2011(11):46-49.
[8] 李紅,扎依拉,聶愛湘,等.新疆博州地區無公害加工番茄膜下節水滴灌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0(6):207-208.
[9]柴建軍.博樂墾區加工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新疆農墾科技,2011(4):34-35.
[10] 王永飛,王鳴,王雷,等.加工番茄的豐產性狀和品質性狀的典型相關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1999,32(1):20-25.
[11] 王華新,秦勇,王雷,等.加工番茄主要品質性狀的遺傳變異分析[J].北方園藝,2004(2):52-53.
摘 要:以加工番茄品種里格爾87-5和Q-027為試材,對兩個品種的生長發育進程、產量構成因素、果實結果等方面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這兩個品種的果形均為長圓形;生長發育進程基本一致;第4、5、6花序的結果數相對其他花序要多,而且果實質量也相對其他花序高,是構成產量的主要因素。這一時期是加工番茄形成產量的重要時期,在這期間加強水肥及田間管理有望獲得高產。
關鍵詞:加工番茄;產量;產量構成因素
中圖分類號:S641.2 文獻標識碼:A DOI編碼:10.3969/j.issn.1006-6500.2014.03.015
番茄是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需求的蔬菜之一,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不僅富含多種維生素、番茄紅素、葡萄糖、果糖,而且還含有鈣、磷、鉀、鈉、鎂等人體必需的礦物質。番茄紅素具有抗氧化、抑制突變、降低核酸損傷、減少心血管疾病及預防癌癥等多種功能,能夠增強人體免疫力[1]。加工番茄產業在我國是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起步的。從1978年開始,新疆地區逐步發展自己的加工番茄產業,當時為了適應出口需要,國家支持沿海地區企業發展番茄加工產業。通過引進國外裝備生產番茄醬,出口中東地區和其他市場。由于沿海地區番茄種植的自然條件不理想,原料質量差,對番茄醬的品質產生了不良影響,使我國番茄產業缺乏市場競爭力。1978年,新疆開始發展番茄生產和加工業,1980年建成第1條國產線。新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這一產業得到迅猛發展,并在國際市場上占到1/3份額,成為國際知名品牌[2-3]。新疆光熱資源豐富,晝夜溫差大,氣候干燥,是全球最適合番茄生長的地區之一,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番茄生長和發育,有利于番茄紅素和干物質的形成和積累,所產加工番茄的番茄紅素、維生素含量高,霉菌少,粘度好,是加工番茄制品的上等原料[4-5]。憑借優越的地域優勢和產業政策,新疆成為我國最大的番茄種植、加工、出口基地,番茄制品生產能力占到全國的92%,成為世界三大番茄生產中心之一[6]。截至2009年,新疆加工番茄種植面積已達10.667 萬hm2,收購量達744 萬t,番茄制品生產量達101.46 萬t,出口量達44 萬t,成為世界第二大番茄制品生產地和第一大番茄醬出口地[7]。
博州位于新疆西北部,地處準噶爾盆地的西南邊緣,屬于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光熱資源充足,晝夜溫差大,環境潔凈無污染,十分適宜加工番茄的生長。加工番茄是博州地區的特色作物,在當地有較長的種植歷史,品質好,產量高,是當地農民增產增收的途徑之一[8]。
本研究以博州加工番茄的主栽品種里格爾87-5[9]和Q-027為試材,對其產量構成的因素進行分析,旨在對這兩個品種的產量的主要構成性狀進行分析,為加工番茄的栽培管理和育種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試驗在新疆博州溫泉縣加工番茄種植區進行,在加工番茄的生長發育期間采用了滴灌技術,有效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和肥料利用率。從兩個加工番茄品種里格爾87-5和Q-027中分別隨機選取10株植株,對每個植株的結果數、單株產量、單果質量、果實橫徑、果實縱徑等進行測定分析。
1.2 方 法
3 結論與討論
從這兩個品種的果實空間分布及單果質量、產量情況可以看出,第4、第5、第6花序的結果數比其他花序相對較多,果實質量也比其他花序高,是構成產量的主要因素,說明在這一時期是形成產量的重要時期,因此,在這期間加強水肥管理和田間管理,有望獲得高產。
第1、第2花序雖然結果數量較多,但是果實質量較輕,說明這兩個花序雖然分化了比較多的花朵,但由于加工番茄的生長前期氣候條件不太適合加工番茄的生長,光合作用較弱,果實相對較小。第7花序雖然結果數量最少,但單果量最大,可能是第7花序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由于環境條件的影響,造成部分花朵落花,而這有利于剩下的果實生長。
參考文獻:
[1] 喻樹龍,王健,楊曉光,等.新疆加工番茄適生種植氣候區劃[J].中國農業氣象,2005,26(4):268-271.
[2] 李建華,劉仲齊.加工番茄在中國的產業化進程及其發展潛力[J].天津農業科學,2009,15(5):26-29.
[3] 侯曉靜.新疆加工番茄品質分析及可控性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大學,2013.
[4] 龐勝群,王禎麗,張潤,等.新疆加工番茄產業現狀及發展前景[J].中國蔬菜,2005(2):39-41.
[5] 黃玲,白江.北疆地區出口番茄醬主要項目的檢測分析[J].新疆農業科學,2002,39(5):312.
[6] 侯敬媛,王磊.新疆番茄制品出口貿易現狀及國際競爭力研究[J].新疆農墾經濟,2012(12):71-75.
[7] 張源穎.新疆加工番茄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新疆農墾經濟,2011(11):46-49.
[8] 李紅,扎依拉,聶愛湘,等.新疆博州地區無公害加工番茄膜下節水滴灌栽培技術[J].農業科技通訊,2010(6):207-208.
[9]柴建軍.博樂墾區加工番茄品種比較試驗[J].新疆農墾科技,2011(4):34-35.
[10] 王永飛,王鳴,王雷,等.加工番茄的豐產性狀和品質性狀的典型相關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1999,32(1):20-25.
[11] 王華新,秦勇,王雷,等.加工番茄主要品質性狀的遺傳變異分析[J].北方園藝,2004(2):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