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要聞
為促進鐵路健康運營和可持續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了《關于調整鐵路貨物運價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格〔2014〕210號),決定自2014年2月15日起,調整鐵路貨物運價,鐵路貨物運價由政府定價改為政府指導價。通知內容如下:
一、對全路實行統一運價的營業線貨物運價進行調整,貨物平均運價水平每噸公里提高1.5分。調整后的“鐵路貨物運價率表”見附件。
二、喀和線、京廣線廣坪段貨物運價按國鐵統一運價執行。
三、大秦、京秦、京原、豐沙大等鐵路(以下簡稱大秦4線)與其他鐵路跨線煤炭運輸,西康線、益湛線永段、集通鐵路、蕭甬鐵路與其他鐵路跨線貨物運輸按國鐵統一運價執行。大秦4線本線煤炭運輸運價率每噸公里提高1.5分。
四、對經蘭新、南疆、青藏鐵路運往內地向的鮮活(20)、農副(21)、飲食品(22)、紡織品(23),以蘭新線武威以西段、南疆線、青藏線免收鐵路建設基金。
五、按照《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南昆鐵路貨物臨管運價的批復》(發改價格〔2006〕323號)的規定,南昆線、威紅線執行的臨管運價相應調整如下:
整車貨物每噸公里0.157元,自輪運轉貨物每噸公里0.471元;
零擔貨物每10千克公里為0.00157元;
集裝箱貨物每箱公里運價率分別為:20英尺箱3.928元,40英尺箱5.342元,空自備箱按重箱費率的40%計算。
六、按鐵道部《關于明確農用化肥鐵路運價優惠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鐵運函〔2004〕364號)第二條“各類線路化肥運價”執行的化肥運價率每噸公里由“0.0976元”調整為“0.113元”;其他國鐵營業線和國鐵控股合資鐵路化肥運價,現執行每噸公里0.0976元的,調整為0.113元。
七、各級貨運、信息部門要按規定做好貨票系統制票軟件的修改測試和更新工作。
八、各單位要嚴格執行貨運價格和收費政策,各營業站要按照規定做好信息公告和明碼標價工作,各營業場所、客服中心要認真做好對外解釋工作。

附件:鐵路貨物運價率表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能源、供銷總社、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等十一個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做好2014年春耕化肥供應工作的通知》。
一、保障化肥生產原料供應
在春耕備肥期間及用肥旺季,各地區、各部門要為化肥生產所需各種原材料供應保障積極創造條件。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協調煤炭企業,優先履行與化肥企業簽訂的供貨合同,保證化肥用煤供應;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各地電力供應部門應把化肥企業生產用天然氣(已簽署供銷合同的)、電力供應作為重點予以保證。
二、優先安排化肥鐵路調運
各地鐵路運輸部門要合理調配運力,優先保證以下四方面化肥運輸需要:一是山西、河南、山東、河北、甘肅、新疆、內蒙等地區氮肥向東北、華南和西南等地的運輸;二是云南、貴州、四川、湖北等地磷肥向東北、西北地區的運輸;三是青海、新疆地區鉀肥的外運;四是國家淡季商業儲備化肥的調運。對化肥生產所需煤炭、磷礦石等原材料運輸要比照化肥給予重點支持。
三、落實好化肥淡季商業儲備任務
有關部門已與化肥淡儲企業簽署2013/2014年度國家淡季商業儲備協議,將在春耕期間赴各地檢查淡儲任務落實情況。各承儲企業要切實履行協議,及時足量儲備并提前向基層銷區擺放,按要求報送儲備統計臺帳和當地化肥儲備及價格變動情況。各省級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門要加強對區域內承儲企業的督促檢查。發現局部市場、個別時段、部分品種有斷檔脫銷跡象或價格快速上漲苗頭的,地方有關部門和各承儲企業要及時報告主管部門,必要時經主管部門同意可提前投放淡儲化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各分行在保證資金安全的前提下優先對國家淡儲化肥承儲企業提供信貸支持。
四、提高農化服務水平
各級農業部門、供銷合作社、化肥協會、大型化肥生產流通企業要適應農業規模化、區域化、專業化、標準化轉型的需要,積極構建新型農資經營體系。一要提升農資現代流通網絡及其配套輔助設施的建設水平,將農資連鎖經營與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有機結合;二要創新服務模式,推行全程托管、訂單服務、技術承包、技物結合等服務形式,按需配肥、因地施肥、技術服務到戶,把農化服務納入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之中;三要加快推進農資質量追溯體系建設,變“依靠人力事后打假”為“依靠科技事前防假”,實現產品可識別、狀態可記錄、信息可查詢、去向可追蹤,維護農民利益;四要提高農化科技服務水平,幫助農民了解化肥特性、使用條件和科學施肥方法。
五、強化農資質量管理
要從生產源頭抓好化肥質量監管,重點查處復合肥、復混肥含量以低充高、品質以劣充好以及摻雜使假等行為。對虛假廣告、標識欺詐、計量違法等坑農害農行為,以及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不按規定明碼標價等價格違法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曝光一起,決不姑息。
六、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
各有關行業協會要協調指導督促會員企業,一方面加強生產經營行為自律,推動工商聯合,促進誠信經營,理性對待市場波動,維護市場平穩運行;另一方面及時協調解決企業運營中的問題和矛盾,維護企業合法利益。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2月11日宣布,今年國家繼續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格政策。今年生產的早秈稻(三等)、中晚秈稻和粳稻最低收購價格分別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上年分別提高3元、3元和5元。
我國2004年全面放開糧食收購市場和收購價格后,為保護農民利益和種糧積極性,從2004年、2006年起國家在主產區分別對稻谷、小麥兩個重點糧食品種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2008年以來,針對糧食生產成本上升較快的情況,國家連續6年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截至去年,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分別提高到每斤1.39元、1.12元,6年累計分別提高0.67元、0.41元,提高幅度分別為92%、57%。
2月8日,農業部召開全國春季田管暨春耕備耕工作視頻會議,深入分析當前糧食和農業生產形勢,安排部署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重點工作。
會議強調,今年春季田管和春耕備耕工作任務艱巨,各級農業部門。要突出抓好抗旱保墑保苗、化控抗倒;突出抓好控旺長促均衡,以水肥控旺,以鎮壓控旺;突出抓好促弱轉壯,以“早管”促早發,以“強管”育壯苗;突出抓好防災減災,防范倒春寒,防控病蟲害。
會議要求,在扎實抓好春季田管的同時,要搶前抓早、統籌兼顧,全力抓好春耕備耕,夯實全年糧食和農業豐收基礎。切實抓好政策落實,制定好實施方案,加強宣傳引導,強化督促檢查;切實抓好面積落實,主產區要確保春播面積不低于上年、力爭穩中有增,主銷區也要確立面積底線、保證一定的口糧自給率;切實抓好科技服務,突出指導的有效性、培訓的針對性和項目的示范性;切實抓好農機作業,提前檢修機具,開展機手培訓,組織好跨區作業;切實抓好農資供應,數量要保證,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