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心泉
摘 要:地方產業集群的發展是以全球價值鏈理論作為指導基礎,并通過一種全新的理解方式為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升級做出梳理與研究,并根據全球各地相關產業的發展軌跡,提出了一套有關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下全球價值鏈的升級戰略。
關鍵詞:全球價值鏈;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升級
通過深入研究中國三大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升級軌跡,發現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僅為低水平、低層次地融入全球生產的大環境下,仍然處于產業鏈條的中下游。由于外資企業在關鍵性價值環節上的壟斷行為以及中國地方電子產業集群發展的過度依賴性,導致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生產關系,反而進一步拉大與其他國家的差距,并降低了自身抗風險能力,所以針對以上問題,我國在電子信息產業方面迫切需要進行深層次、多方位的產業升級。
1 全球價值鏈的嵌入式發展模式
1.1 在如今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全球價值鏈成為世界經濟體系的核心樞紐,將產業集群連接起來。而全球價值鏈是指在全球范圍內,把一項產品或服務以概念為起始點,通過研發、生產等多項階段,最終將產品交付于消費者而獲取價值的全過程。一般來說,全球價值鏈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研發設計、生產、物流、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諸多環節,通過技術、管理、資本、市場、勞動力、自然資源、產品等多方位因素組成,并在全球經濟系統中,通過貿易全球化的催化作用,諸多相關企業或單位一同完成一種產品或在國際分工中只從事某一產品某些環節的生產,從而構建一套價值利益體系。全球價值鏈中各個價值環節在形式上僅是一個連續過程,但在全球化過程中完整連續的價值鏈條實際上是彼此獨立的,在空間位置上通常是離散分布于各個國家、各個地區。另外,彼此分離的價值環節通常具有一定的區域地理特征,即“大離散、小集聚”。
1.2 全球電子信息產業價值鏈開始趨于集聚化發展方式,目前已形成的協同發展網絡成為相應區域集聚發展的終端產物。一些發達國家處于產業價值鏈的頂端,并已形成自身品牌,負責制定相關標準和研發新型產品,掌控核心科技和新品研發技術;一些走在發展中國家前列的地區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中端,經過時間與技術資源的積累,已具備較好的生產能力,正發展成為諸多關鍵元器件的生產要塞,并生產部分高端產品和新型產品;而具備一定勞動力的第三世界地區則處于產業價值鏈的低端,主要從事一般元器件的生產制造以及整機的加工和組裝。
2 全球價值鏈的產業升級
2.1 由于國家區域在全球產業價值鏈的價值地位直接決定了其在該產業獲得的額外價值,因此想要改善在價值鏈中的不利地位,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和產業集群必須進行改造與升級,相關專家提供了四種不同方面的產業升級方式:其一,工藝流程升級,即通過對重組生產關系或采用新型技術提高產品產出,提高核心競爭力,加快生產效率;其二,產品升級,提高產品的品質和質量,促進新產品的研發效率,在質量和價格上取得更大優勢;其三,功能升級,從生產環節到設計、營銷等利潤豐厚的環節跨越,改善產業集群在價值鏈中的影響地位;其四,價值鏈條升級,將相關產業價值鏈進行優化,成為具備新時代特征的高產價值鏈體系。
2.2 相關研究表明,工藝流程升級、產品升級、功能升級和價值鏈條升級四種產業升級。其中存在相互關聯、相輔相成的關系。其普遍規律是以工藝流程升級到產品升級,再到產業功能升級,最后到價值鏈條升級,作為產業升級的核心發展方向。此外,產業升級過程中,隨著深化產業升級的各方面發展,附加價值逐步提高,經濟活動非實體性或產業空性化程度也得以進一步完善。
3 全球價值鏈下中國的發展戰略
通過完善地方合作生產關系,促進投資商投資發展,形成產業集群核心競爭力是我國產業發展的必然途徑。同時成立一個學習型集群,通過集群內部交流學習,不斷提升集群的整體素質能力,才能保證集群的持續性競爭優勢,推動集群不斷在全球價值鏈上不斷前進。整體來看,擴展電子信息產業鏈在中國的布局,才能有效加快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整體競爭力的前進步伐。因此,全球價值鏈下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的升級戰略應采取以下三個對策:
(1)政府作為良性互動中樞,推動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建立起核心價值鏈的合作關系。在上世紀末,中國寶島臺灣等地區電子信息產業集群,利用發達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的轉型期,迅速發展合作生產關系,為其順利發展提供了有效保障。一方面,優惠政策可以吸引一部分外資流入,但另一方面,是由于跨國公司與本地企業在技術擴散、創新合作、人力資源培養等方面的深度合作,才為當地經濟的繁榮創造了有利條件,這也是保證地方對跨國生產活動長久持續的有效方式。這種具有特定產業內涵的本地化聯系紐帶將成為地方產業群競爭優勢的核心。
(2)中國電子信息產業應以學習型集群作為發展目標。通過進一步擴大市場網絡,構建產業戰略發展聯盟,利用外部資源優化集群企業內部發展,通過集群內部交流學習,不斷提升集群的整體素質能力,還能不斷地增強個人自身能力,并帶來行為有效的產業完善。同時要以提升集群的整體素質能力,獲得核心競爭力,促進中國電子信息產業蓬勃發展作為根本目標。
(3)拓展電子信息產業鏈在中國的覆蓋面。通過拓展電子信息產業鏈在中國的覆蓋面,可為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產業群的外包升級奠定良好基礎。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已具備相應的規模和實力基礎,隨著三地生產成本的逐年增高,電子信息產業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將逐漸向中國西部和東北等地區轉移,建立一套新的加工制造體系,這樣可以保持并穩步增進中國的全球要素配置和全球價值鏈條拓展。通過以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為規模生產和出口基地,以中西部地區為協作配套基地,使得研發、生產和協作配套等環節相互促進和相互發展,可促進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全面升級。
4 結束語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由集群帶動的地方經濟也逐漸融入全球產業網絡的大體系下,如果僅單一地從集群內部研究區域產業的競爭優勢就難以抓住全球產業整合競爭的大動脈。因此,集群發展要兼顧內部發展與區域外部資源,將區域經濟發展納入宏觀的產業網絡中。全球價值鏈理論以一個全新的視角,研究地方產業集群競爭力提升的可能性,并以此為基礎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群發展提供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姜愛月.全球價值鏈下我國物流產業集群升級研究[J].物流技術,2013(03).
[2]羅勇,李雨.全球價值鏈的因子植入與路徑選擇[J].改革,2011(11).
[3]鄧愛民,張春龍.全球價值鏈下物流產業集群升級研究—以湖南省物流產業集群升級研究[J].情報雜志,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