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電網公司江門供電局 黃懷生
江門地區的臺山市地處廣東沿海,山區林區較多,是雷害多發區,每年經常遭到臺風襲擊。農村配電網具有供電線路長、供電半徑大、供電區域大等特點,農村配電線路在運行中經常發生跳閘事故,嚴重影響配電網供電可靠性,不但給供電企業造成經濟損失,而且還影響了廣大居民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用電。影響供電可靠性的因素可分為故障停電和非故障停電兩大類。
例如2012年上半年農村配電網共發生了故障停電40次,嚴重影響了供電可靠性。表1、表2列出了故障停電原因的統計數據。

表1

表2
在10kV配電網事故中,自然災害所占的比例最大,所占比例為37.5%。大風天氣時樹木沒有及時修剪碰到線路引發跳閘事故,雷擊導致絕緣子、避雷器擊穿或爆裂、斷線、配變燒毀等。雷擊事故,固然與雷擊線路這客觀原因有較大關系,而設備質量和缺陷也有莫大關系。采取整治措施如下:
(1)加強沿線防護通道的治理,對影響線路安全運行的樹木要按其自然生長速度進行有效修剪,及時拆除影響線路運行的房屋、柵欄。
(2)對臟污地段加強監控,定期清掃絕緣瓷件,防止陰雨天發生爬弧閃絡。
(3)對多雷區要定期檢查,及時更換與補充避雷器,保證避雷器運行良好。
設備問題引起故障的因素很多,跳線、引流線與熔斷器、避雷器、開關、刀閘及電纜的接頭天長日久容易松動,引起發熱,跳線、引流線與其他設備搭接時,未使用銅過渡沒備或使用鍍鋅螺絲來連接,以至于接頭發生電化腐蝕,發熱,引起斷線,斷線與鄰相導線碰接,最后引起相間短路。另外,由于導線裸露老化,刮大風時,容易引起搭掛物短路。絕緣子或避雷器質量不過關,直擊雷導致線路絕緣子炸裂,多發生在雷雨季節。為此,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更換導線和不合格的絕緣子、避雷器。
(2)嚴格按照施工工藝標準監督,保證施工質量。
由于高壓用戶設備故障,引起跳閘事故占總數的10%。要減少此類事故可采取措施如下:
(1)用戶簽定設備防護協議,明確產權分界點。
(2)在高壓用戶設備進戶桿上安裝過流開關及過流指示器。
(3)對高壓用戶進行定期檢查,防止設備帶病運行。
線路外力破壞故障占故障總數的7.5%。要控制外力事故,可采取措施如下:
(1)在臨近交叉路口及主要繁華街道等的電桿上,噴涂反光漆,在拉線上掛反光標志。
(2)對影響交通的電桿盡快移設,防止被車撞斷。
(3)加強社會輿論監督和宣傳教育,減少撞桿事。
(4)對暫時無法移動的電桿應加設防撞設施,確保電桿安全。
(5)對基建臨時施工單位(市政工程等),應講明電纜通道所在位置,簽定防護協議,必要地段設專人監護施工、故障設備。
(1)加強設備運行管理,嚴格按周期巡視。認真執行缺陷消除流程制度,防止設備帶病運行。
(2)由于針式瓷瓶的鐵柄距瓷瓶頂部距離較小,一旦有裂縫,在下雨天就會造成單相接地建議采用棒式瓷瓶,以減少瓷瓶故障的發生。
(3)避雷器擊穿爆裂故障非常頻繁,導致線路故障停電。建議將舊式雷器更換為性能相對穩定的氧化鋅避雷器,提高設備的運行穩定性。加強線路接地裝置整改,減小接地電阻值,加大接地泄流能力,使雷擊電流快速流入大地。
非故障停電原因包括110kV及以上的輸變電線路或變電站改造、檢修、預試以及10kV配電網檢修、改造等。110kV及以上輸變電線路架設跨越時,要求10kV配網配合停電;變電站主變過載或設備檢修、改造等,都會引起10kV配電網停電。
(1)加強對l0kV配電網的規劃和改造工作,使10kV配電網布局更加合理,線路之間通聯,構成完整的網絡系統,優化組合配電網的設備資源,以實現線路之間負荷互供,減少停電時間和范圍。最終使10kV配電網的供電可靠性和運行經濟指標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2)嚴格配電設備停電計劃的管理和審批,加強綜合停電管理,合理安排停電時間,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計劃性停電。
綜合故障停電和計劃停電導致停電時戶數過高的原因及對策,我們可以總結提高農村配電網供電可靠性的管理措施和和技術措施。
(1)加強檢修計劃管理,推行主網、配網綜合停電管理。在檢修管理工作中,將可靠性管理與生產計劃管理緊密結合,每月進行主網、配網停電協調會,安排每項檢修時,各單位配合工作,合理高效利用停電時間,杜絕重復停電。
(2)推廣新產品,提高配網裝備水平。大力推廣采用免維修,免維護設備,如SF6開關、真空開關等。
(3)提高業務人員技術水平,杜絕各種可能的人為誤操作。
(4)加強配電設備、輸配電線路運行管理。嚴格按照規定對電氣設備、電力線路進行巡視、維護,實行24小時值班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開展特巡、夜巡,減少事故隱患,消除事故萌芽,確保配電設備、輸電線路的正常運行。
(5)從管理、技術、科技思維以及電力營銷上,都要加強配電人員的自身素質建設,為供電可靠性創建一個良好的氛圍。
(1)提高供電設備的可靠性,采用高可靠的設備。
(2)提高送電線路的可靠性,對系統中重要線路采用雙回線。目前配網中,架設雙回線的還比較少,雙回線路供電,輸送能力大,穩定儲備高,輸電線路的可靠性很穩定。
(3)選擇合理的電力系統結構和接線。
(4)制定合理的運行方式。
(5)主干線路增設線路開關,架設分支,把分支線路故障停電范圍限制在支線范圍內,減少停電范圍。
(6)在人口較集中、樹線矛盾突出的地方采用架空絕緣線或地下電纜敷設。
(7)增大導線截面,提高線路輸送容量。
(8)加強中性點設備和配套技術的應用,隨著電纜的廣泛應用,對地容性電流越來越高,中性點運行方式的改變和配套技術的應用,是改善系統過電壓對設備的危害減少絕緣設備破壞造成的事故、增強饋線自動化對單相接地故障的判別能力的重要手段。
(9)增加10kV出線回路數,縮短10kV線路供電半徑。
(10)開展帶電作業,減少停電時間,在嚴格執行有關規定和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推行帶電作業。
(11)加快對沿海地區10kV配網線路的防風加固工程,提高線路的抗風能力。
(12)優化配電網結構,改變陳舊的供電模式,實現“手拉手”環網供電,增加變電站變電站之間的聯絡線,提高各站負荷的轉供能力。
隨著電力體制的不斷改革和社會的不斷進步,配網供電可靠性管理在供電企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供電可靠率指標已成為供電企業對外承諾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成為企業達標創先的必達指標。本文論述了影響10kV配電系統可靠性的因素,并從管理措施和技術措施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我們只有在工作中不斷學習總結,才能做好電力供應以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為城鄉建設作更大的貢獻。
[1]張利國.提高配電網可靠性的措施[J].中國科技信息,2006(22).
[2]陳文高.配電網系統可靠性實用基礎[J].中國電力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