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續
在社交網站和微信朋友圈中,一波“曬賬單”的潮流迅猛襲來。在支付寶手機客戶端顯示的對賬單上,過去一年消費支出構成詳細分類,一目了然。
有網友戲稱:淘寶賬單發布之日,購物“瘋狂”悔恨之時。關于去年消費的細則逐漸演變成為一場“全民吐槽”的網絡狂歡,網民們對網購賬單的調侃和戲謔在各類社交媒體上隨處可見。
“剁手”成了出現率最高的字眼之一。根據百度百科解釋,“剁手族”的群體通常是職場白領。這類群體在網上購物時不知不覺間花費大量金錢,回頭一看賬單懊惱不已,自嘲要“剁手”。
在社交網站“豆瓣”上,一則名為“求剁手大賽:曬出你的支付寶年度對賬單!”的網帖得到了眾多回應,幾萬、幾十萬的網購賬單“信手拈來”,而一位網友出示的高達901萬的賬單引發眾人驚呼,被封為“消費之王”。
微博上也不“消停”,支付寶官方微博發布的各類消費榜單得到熱捧。在2013年高校網購實力榜上,男大學生網購前三名分別是北京電影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中央美院,女大學生前三名為北京電影學院、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寧波諾丁漢大學。
網友“Hebe”認為,從榜單來看文科生比理科生愛臭美,學文藝的學生都比較有錢。也有網友表達了不同意見,北京電影學院因為專業原因需要購買各類專業用具所以花費較大,不能以偏概全。
而支付寶發布的諸如最敗家星座排行榜、海淘高校大比拼、最愛理財的地區等榜單無一例外得到網友追捧。諸如“土豪”、“剁手”、“敗家”之類的網絡語言成為網友評論的“標配”,爭論跟帖歡樂無比。
針對賬單、榜單受熱捧的景象,也有許多網友認為這些賬單和調查局限性太多,說明不了問題,但可以促進互聯網消費業態的發展。網友“方建”表示,“趁著過年,在網絡上樂呵一把,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