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蕓荻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市華苑產業區,天津 300384)
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市場開發研究
陳蕓荻
(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天津市華苑產業區,天津 300384)
伴隨著飛速發展的國民經濟,國有企業所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巨大。而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后,經過若干年的發展,國有企業所暴露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問題主要表現在經營管理與市場開發上,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國有企業還處在前行階段,還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所以,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進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以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為背景,對其重要性進行了著重強調。通過分析國有企業在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的給出了解決的措施。
市場開發 經營管理 國有企業
近年來,我國國有企業經營形式不容樂觀,開始日益突出了多年來積聚的諸多矛盾。絕大多數國有企業面臨著停產或者是半停產困境,甚至是不堪重負,無法走出虧損的困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國有企業往往擁有相對落后的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理念,對企業的發展形成了嚴重的制約。同時,對國有企業市場開發的進度和經營效益的提升,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必須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為了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活動,國有企業應建立靈活的反應機制,并進行全面的改革,通過對接市場和用戶信息,將市場營銷渠道創新,并將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提升,為促進自身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國民經濟中,國有企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行完善的重要手段和必然要求,就是加強國有企業的市場開發和經營管理水平。將國有企業自身的優勢充分挖掘出來,力爭將國有企業打造成最活躍的、最主要的經濟形式。只有將國有企業的活力和實力不斷的增強,才能使國有經濟進一步的發展和壯大,對社會主義制度進行鞏固。保證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前提,就是加強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而保證國民經濟快速、健康和平穩發展的關鍵所在,就是國家實施宏觀調控。實現國家現代化目標需要加強國有企業經營管理,而國有企業的發展,和國家綜合國力的提升息息相關,它不僅代表了我國現實生產力的水平,同時也對我國現代化建設水平,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所以,加強和完善國有企業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水平,可使稅收增加,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產品,促進小康社會的實現。
國有企業在過去的計劃經濟條件下,需要由國家注入全部的投資資金,并按照政府計劃實施企業的一切投資活動。“撥改貸”后,盡管改為有償貸款作為國家的投資資金,但依然需要由政府制定投資計劃,并由政府掌管貸款指標。而對于企業而言,無論是銀行貸款還是財政撥款,并沒有本質的區別,都是國家的錢。企業并不關心投資效益,因此導致了較為低下的貸款投資效益。而隨著不斷改革的市場經濟體制,企業開始走向市場,但卻始終未能改變一直以來企業所形成的依賴行政的惡習。
一些企業的經營者為了使企業的規模擴大,為取得銀行貸款,采用不正當的手段,或者是對出資決策者行賄,或者是高利集資,這樣會使投資成本無形中增加。同時,企業缺乏完善的管理,會進一步惡化其經營狀況,嚴重損失資金,對貸款利息無力償還。盡管一些項目取得了收益,企業也是想法設法的賴賬、躲債和拖欠,不愿意償還銀行貸款,揮霍資金,進而不斷累積攀升所欠債務。
在改革經濟體制之后,盡管對政企分開一再進行強調,但卻仍然存在著嚴重的政府職能錯位:一方面,政府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繼續干預;另一方面,政府對金融機構的房貸經營自主權仍然繼續干預,以行政手段對經營機構貸款進行要求,使銀行對企業的貸款投資的監管力度被消弱。此外,政府對上項目比較熱衷,對區域經濟的發展盲目追求,導致投資的盲目性。
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強化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內在需求,同時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扭虧增盈的重要途徑和手段。
作為社會管理者,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應負責搞好宏觀調控,通過對各種產業政策的組織實施和制定,進行行政管理。并對正常的信用和經濟秩序進行維護,嚴格監督執法,對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進行營造。但不能對企業正常的經營活動進行干預,國有企業不能再過分的依賴政府,要真正實現政企分開,要有明確的權責和清晰的產權,并實現自負盈虧、自主經營、成為管理科學和自我發展的主體。
為了更好的適應市場,企業應實施和制定市場營銷戰略和技術創新戰略,與市場變化相結合,進行適時的調整,為進一步減少損失,應搞好風險管理,提高決策水平,實施民主決策和科學決策。
依據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為真正實現政企分開,所有者應加強對經營者的約束。通過行業管理和企業規劃、產業政策,政府對投資方向進行引導,促進企業健康的發展。同時,行政主管部門需要對行業標準盡快制定和調整,扶優限劣,通過將一批扭虧無望、產品過剩、有嚴重的污染、較差質量、較低效率、較高能耗的小廠和小礦淘汰,進一步發揮優勢企業的生產能力。
一是建立一整套科學管理制度,對監督和執行體系以及企業決策進行完善和改革,將各個方面的關系捋順;二是要建立企業的約束和激勵機制。建立全新的選拔使用機制,將用人渠道拓寬,在企業的領導崗位上,安排那些有過硬的技術和較高業務素質的人才。既要將廣大職工和經營管理者的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同時還要規范和制約各個方面的行為;三是要堅持從嚴治理國有企業。國有企業應對風險管理、成本管理、財務管理和質量管理高度重視,向管理要效益,通過實施嚴格的管理,提高國有企業的素質,并增強其核心競爭力。
一是鼓勵優勢企業將困難企業兼并,對那些扭虧無望、長期虧損的國有企業實施規范性破產。優化配置并合理流動國有資產存量和勞動力,將國有資產的效益和質量提升。二是抓大放小,實施戰略性改組。通過對一批與市場要求相符合的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大集團和大企業,調整其組織機構,優化和重組資產;三是對中小企業加強改革和指導工作。要從對外合作、培訓、信息、技術和信貸等方面采取措施,對中小企業的發展進行大力扶持,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為了能夠成功的開展營銷活動,對市場進行更好的開發,將自身自身生產的產品順利的銷售出去,就需要大量有效的市場信息。但因為各種原因,國有企業往往掌握的都是些沒有價值的、過時的、陳舊的信息。所以,對市場營銷調研活動適時的開展,并進一步分析和加工所獲取的信息,獲得市場內同行業企業的發展方向和趨勢,會對空缺市場進行合理的開發,并促進國有企業科學的經營和決策。
和西方先進企業相比,我國國有企業的文化建設起步較晚。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反映,對企業的命運和未來,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企業應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國有企業應結合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和本行業自身特點相結合,圍繞企業的戰略目標和生存發展,制定爭創一流、愛崗敬業等目標,將企業文化的控制、協調、凝聚和導向作用充分的發揮出來。
通過市場調研和加工所獲取的數據,可對市場內部的空缺進行有效挖掘,所生產的產品更加符合人們的需求。同時企業還應將發展的重心放在調整產業結構上,注重產品的經濟附加值,提高產品的質量。通過科技進步和創新,將成本降低,使企業的經營效益得到提升。并以此為基礎,將企業的經營發展環境改善,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為員工營造一個溫馨舒適的工作氛圍。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與市場開發已經是迫在眉睫。歷經三十年的改革開放,國有企業已經形成新的經營理念。并逐步形成完善的經營和管理機制,以促進自身健康的發展。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固有企業還需要經過不懈的努力,推動產業升級,優化市場開發策略,實現科學化的經營管理。本文對如何進行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和市場開發,提出了幾點粗略的看法,旨在激發國有企業管理者,更深的思考如何做好企業的管理和市場開發工作。
[1] 韓月紀.對國有企業財務總監委派制的思考[J].科技創業月刊.2008(07).
[2] 陳奕.優化國有企業經營管理的幾點思考和建議[J].價值工程.2010(27).
[3] 王忠良,張偉.國有企業和市場經濟兼容的對策[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1998(03).
[4] 常琦軒.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問題探討[J].網絡財富.2010(05).
[5] 王飛博.淺談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改革[J].才智.2011(04).
[6] 阮金銘.完善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的幾點建議[J].經濟研究導刊.2008(18).
[7] 王一飛.東北老工業基地國企技術創新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北方經貿.2006(06).
[8] 劉霞.國有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問題和對策[J].中國電力教育.2008(S2).
[9] 徐暉,襲亮.對國有企業人才流失的思考[J].現代企業教育.20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