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鑫 張建光 曾召麗
(1錦州市知識產權辦公室,遼寧錦州 121013;2錦州市農科院,遼寧錦州 121002;3錦州古塔區醫療保險辦公室,遼寧錦州 121001)
支持農民創業就業的具體措施方案
高鑫1張建光2曾召麗3
(1錦州市知識產權辦公室,遼寧錦州 121013;2錦州市農科院,遼寧錦州 121002;3錦州古塔區醫療保險辦公室,遼寧錦州 121001)
農民工是一支不可缺少的新型勞動大軍。但另一方面,農民工數量巨大,支持農民工創業就業,無論是從農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質、技能水平、生活條件而言,還是從政府及社會的引導、管理、服務而言,提供有利措施保障都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農民工 創業 就業
目前,全國農民工總數超過2億,其中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達1.2億左右。農民工對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他們為農村增加了收入,為城市創造了財富,為城鄉發展注入了活力,促進了市場導向、自主擇業、競爭就業機制的形成,闖出了一條城鄉融合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事實說明,農民工是一支不可缺少的新型勞動大軍。但另一方面,農民工數量巨大,支持農民工創業就業,無論是從農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質、技能水平、生活條件而言,還是從政府及社會的引導、管理、服務而言,提供有利措施保障都存在著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
農民工已成為經濟建設中的生力軍。他們廣泛分布在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其中在加工制造業中占從業人員的68%,在建筑業、采掘業中占到近80%,在環衛、家政、餐飲等服務業中占到50%以上。人們很難想象,如果農民工一旦消失,我們的經濟該如何發展,我們的城市該怎么運轉。農民工在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然而,當前農民工數量不斷漲,各地企業用工需求有限,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因此,必須根據地方實際,選準方向,才能推動農民創業就業工作取得實效。
石材加工業是錦州市石山鎮支柱產業之一。過去由于許多這類小企業生產技術不高、粗放式經營,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為此,石山鎮對石材加工企業進行了集中整治,在引導群眾創業方面,每年專門撥出500萬元科研經費,鼓勵群眾在投資石材加工企業方面進行自主創新創業,培樹了一批農民自主創業典型,帶動了周邊大量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
依托現有農副產品精細加工企業,立足優質稻米、設施蔬菜、規模養殖、花卉果品等優勢資源,積極培育種養大戶,引導和扶持農民創辦經濟實體。遼寧輝山控股集團乳品產業集群在義縣的百億產值項目——遼寧國大乳業,項目總投資25億元。項目建成全部達產后,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項目完善的產業鏈可直接增加就業機會,通過乳業綜合項目開發,可直接提供就業崗位10000個,帶動3萬農戶種植飼料30萬畝,年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帶動包裝、物流等相關產業實現銷售收入20億元。
利用旅游資源優勢,努力打造農家一日游、農家樂等一些品牌,讓更多的創業者融入新興旅游產業。大力發展城市新興產業,把城市建設管理與發展城市產業結合起來,廣泛啟動民間資本,參與市政基礎設施建設,圍繞社區管理和公用事業,大力發展信息咨詢、社會中介、連鎖配送、家政服務、物業管理、商貿流通等一批短平快項目,并使這些項目成為容納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新的重要渠道。
對于有創業能力和創業潛力的勞動者,各級政府都想辦法提供各種形式的扶持,讓他們想創業、能創業、創成業,努力拓寬農民創業就業的途徑,讓農民增收致富擁有更多的選擇。
各級政府加大宣傳教育力度,在破除農民固守土地、小富即安狹隘思想和陳舊觀念的基礎上,堅持把勞務輸出當作農村工作的大事來抓,積極鼓勵農民特別是青壯年農民到發達城市打工,學習先進技術,提升自身素質。
近年來農村出現了很多外出務工的農民,可是去年以來由于美國的次貸危機加之今年的金融危機,他們中有很多人都返回了家鄉,這部分人群我們不能忽視,為他們提供就業空間,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是我們當前最需要做的工作。政府、企業乃至工會可以根據農民工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提供切實的就業指導和幫助,引導他們就業、創業;同時,堅定農民工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和決心,增強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并盡可能多地向他們提供免費的技術培訓、信息服務,以及生活關懷和心理幫助等。這些人中有的在打工過程中掌握了一定的勞動技能,積累了一定資本,具有了一定的技術、信息和管理方面的優勢。各級政府通過政策鼓勵、資金支持等多種途徑,讓這一群體與外來投資者一視同仁、享受同等待遇,利用自己的勤勞所得投資辦企業,使“打工潮”向“創業潮”轉變。
科技人員和“鄉土人才”只有大膽投身創業,才能創造更大的業績、實現更大的價值。各級政府鼓勵和支持本地科技人員運用自有專利、專有技術等科技成果創辦各類民營企業、建設技術孵化基地,使技術專長盡快轉化為創業項目,依托科技優勢形成本地產業新的核心競爭力,培育本地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農民的糧食直補力度,提高了農民種地的積極性,但是這樣還是遠遠不夠的,政府還需要在政策上多傾向于農村、傾向于農民; 推進富余勞動力有效轉移,促其增收致富;增加對農民自主創業小額低息貸款,制定針對農民和外出務工返鄉人員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
大張旗鼓地宣傳推進全民創業就業的重大意義和鼓勵扶持全民創業就業的政策措施,宣傳不同層面、不同行業、不同群體創業典型及事跡,大力營造濃厚的創業輿論氛圍。堅持從大局出發,抓好相關政策的落實,不斷創新服務理念、服務內容、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工商、公安、國土、規劃、建設、勞動、物價、衛生、環保、城管等部門對創業者在辦理證照時簡化手續,涉及收費的,能免則免,能減則減,能緩則緩。對破壞創業環境的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決不姑息遷就。優化創業環境,使期日益成為群眾自主創業的熱土和海內外企業客商青睞的投資熱土。
針對農民創業的種種困難,政府要給予一定程度上的扶持,幫助農民創立自己的一番事業,特別是政府部門要給予農民提供技術指導,定期對農民進行技能培訓,類似科技下鄉、陽光工程、移民、扶貧等培訓活動多舉行,讓農民真真切切了解國家的扶助政策和相應的技術,讓更多的二三產業在農村生根發芽,保障農民增收拓寬渠道。近幾年錦州市通過出臺扶持政策,找準創業項目,對3300余名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大中專畢業生等進行創業培訓,SYB為他們領取了“創業護照”,創業培訓學員新辦企業成功率達50%以上,并形成一人創業帶動多人就業、創業促進就業的良性就業循環。成立錦州SYB創業者俱樂部,提供從創業培訓、項目開發、融資服務、開業指導到企業發展跟蹤服務等各項服務,到今年初,全市已有近1700名學員成功地創辦了企業并形成一定規模,至少帶動就業崗位1萬個。
集中力量支持有創業意愿并具備一定創業條件的人員創辦項目、興辦企業。縣開發區東區、西區和崗埠新經濟創業園建立創業孵化基地,搞好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加快建設標準廠房,為科技創業者提供了理想的生產經營場所。鄉鎮(場)依托工業集中區規劃出富余勞動力創業示范街和創業示范村(社區),引導創業者集聚發展,有的示范街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創業品牌。
農村工作任重道遠,三農問題仍將會延續,如何處理好農業、農村、農民三者的關系是我們這些農村工作者繼續思考的課題。而在這三者中農民是關鍵,農民創業既是破解“三農”問題的切入點,又是加快農民增收、富民安民的著力點。目前,農民創業普遍存在著意識不強、資金短缺、本領缺乏、抗風險弱等問題。我們應著力抓好激發農民創業熱情,推進“就業培訓”向“創業培訓”轉變,破解創業融資難題、加強保障激勵農民“大膽創業”,改善農民“軟環境”等工作,積極推動農民創業,促進農民增收。如今的我們要深刻認識到促進農民就業創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大力營造有利于農民就業創業的政策和制度環境,著力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努力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