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輝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公安消防大隊,黑龍江杜爾伯特 166200)
淺析建筑火災防控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俊輝
(杜爾伯特蒙古族自治縣公安消防大隊,黑龍江杜爾伯特 166200)
建筑安全在防火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幾年來我國建筑火災頻發,損失巨大。筆者分析了建筑火災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提出了加強建筑火災的防控措施。
建筑火災 防控 問題 對策
近年來,城市建筑的規模和容量越來越大,特別是高層建筑在城市建筑中的比例很高。隨之而來的建筑火災也越來越多,尤其是高層建筑火災頻繁發生,如2009年2月9日,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中央電視臺新址園區在建的附屬文化中心大樓工地火災;2010年11月15日,上海靜安區余姚路膠州路718號膠州教師公寓高層火災等,都造成了非常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和社會影響。目前消防設施和消防裝備的更新仍是趕不上建筑規模和高度增加的速度,高層建筑起火后,現有的消防裝備很難進入建筑內近攻滅火,可能導致火勢進一步蔓延擴大。因而,建筑火災的防控已經成為一個社會性的難題,而源頭防控是消除火災隱患的最有效手段。
(1)建筑物沒有依法取得消防合法手續。2009年新修訂的公安部《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規定》實施后,建設工程在進行消防設計審核和消防設計備案前,需要取得建設工程的施工許可證,而現實工作中在很多地方建設工程由于種種原因在施工前不能取得施工許可證,特別是一些地方政府工程,立完項后就著急開工,不能在施工前進行消防設計審核和消防設計備案,導致有些建設工程會形成先天火災隱患,后期整改難度大。以上問題又會造成工程竣工后的消防驗收和竣工驗收消防備案不能正常辦理,更會影響到建筑物里設置的公共聚集場所不能辦理開業、使用前消防安全檢查手續。
(2)建筑消防設施設置不符合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在實際工作中,有很多建筑物的消防設施沒有按照規范要求設置,或者設置了也未能保持完好有效。造成這樣問題的主要原因:一是建設單位對建筑消防安全重要性認識不到位,認為建筑消防設施投入高,日常使用的頻率又低,在工程招標時盡量壓低預算,在施工中也盡量要求施工單位降低工程造價,降低消防技術標準施工或自己提供一些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原材料要求施工單位施工;二是施工單位管理不善,施工人員技術不高,一些施工單位不注重對施工隊伍的管理,技術人員水平也參差不齊,有的無專業工程技術人員,沒有固定的施工安裝隊伍,工程隨意轉包,有的單位甚至出賣資質,隨意讓人掛靠,有的施工人員未經過有關部門培訓,無法把握施工中的重點難點,給建筑留下先天隱患;三是消防工程監理制度嚴重滯后,施工中的消防監督檢查不到位,現有的消防工程施工還沒有完全納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監理當中,使許多消防設施的完好率大打折扣,消防部門在工程竣工驗收時只對消防設施進行抽檢,特別對一部分隱蔽工程缺乏有效跟蹤監督。
(3)建筑物周圍消防車道不暢通,嚴重影響滅火救援。目前各城市建設開發既要最大限度地擴大建筑面積獲得最大利潤,又要按相關規定美化周邊環境,設置綠化用地,留出的消防車道達不到規定的寬度,加之城市道路改造未留出合適的出入口,建筑投入使用后物業部門為管理方便,在道路上加設石墩、鐵樁或在出入口增設電動門、電動欄桿等,縮小了出入口的寬度,還有小區在消防車道邊搭建臨時車棚,較大消防車輛根本無法通過,更為突出的就是隨著城市汽車數量的增加,很多小區車輛停放嚴重堵塞、占用消防車道。這些現象已嚴重影響了消防車第一時間趕到火災現場實施滅火救援,貽誤最佳撲救時機。
(4)建筑物火災撲救面障礙物多。很多建筑在設計和建設時就按照規范要求留出了火災撲救面,以及供大型消防車實施滅火救援的通道和場地,但是建筑一旦經過消防驗收或備案抽查合格后,在二次裝修和投入使用后就不考慮后期的滅火救援問題。往往在建筑外墻增設防護網,設置廣告牌,在較寬路面或場地種植綠化帶,栽植大型樹木,設置電桿、路燈,搭建臨時建筑,規劃停車場地等;而住宅小區主要是用縮窄道路來擴大綠化面積,把用作舉高消防車操作的較寬場地設置成居民休閑或簡易健身場地,更有一些小區將這類場地建成自行車棚或其他臨時建筑,而管理部門常常忽略了這些隱患的存在。
(5)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建筑產權單位及物業管理部門在防火方面重視程度不夠、疏于管理,尤為突出的是共用、共建的一些建筑,由于這類建筑產權不明晰,導致責權不明確,造成防火工作管理不嚴,出現問題后互相推諉、誰都不負責。個別產權單位還存在隨意停用消防設施、占用消防通道,封堵疏散門等現象,造成很大的消防安全隱患,一旦發生火災,將造成嚴重后果。
(1)嚴把審核驗收關,嚴格進行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驗收,加大備案抽查力度,從源頭杜絕建筑火災隱患。目前,許多樓盤建筑規模龐大,建設周期長,建設單位急于把臨街門面房或部分前期建好的建筑未經消防驗收或竣工驗收備案就違法投入使用,而消防基礎設施尚未完善,導致使用單位消防設施不能正常運行,安全出口、消防通道不暢等重大火災隱患。因而,在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消防驗收及投入使用前、營業前的安全檢查階段,嚴格依法辦理,是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的重要源頭環節。
(2)加強對建筑管理人員的監督、管理。各地政府要明確物業管理部門是建筑防火的第一責任單位,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是消防工作的基礎,物業單位要發揮積極作用,督促建筑產權單位落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管理人值班、培訓制度以及制定滅火應急預案。物業管理單位要安排專人負責消防工作,定期開展防火檢查和進行每日防火巡查,保障建筑周圍消防車道暢通,保證建筑消防設施完好有效。與此同時消防執法部門也要采取積極措施,積極推動單位落實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制度,督促設有自動消防設施的單位委托專業機構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維護保養,確保完好有效。
(3)明確消防設施管理等單位的法律責任。應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細則,嚴格約束消防設施管理單位和消防設施檢測、維護保養單位的經營活動。現有的法律法規不健全,對擔負重要消防設施的管理工作無有效約束和制裁。如物業管理公司,肩負著消防水源、消防泵房、消防監控、消防設施維護保養等職能,但多數無專兼職消防人員。檢查中經常發現消防泵房無人值班,消防泵等電源控制柜開關處于手動位置,消防監控室人員多為攝像監控人員兼職、未經專業培訓持證上崗、不能熟練操作消防監控系統和熟悉《消防控制室管理及應急處置程序》,單位無人懂得消防設施的性能和使用等問題。針對以上問題法律法規應有對物業公司的強制措施和嚴厲的行政處罰手段,以保證建筑消防設施能夠時刻保持正常運行。要規范消防檢測公司、維保公司對建筑消防設施檢測、保養的項目和要求,對其檢測、保養的結果不真實或者弄虛作假的,依法嚴格追究責任。
(4)構建消防工作誠信管理體系。要推進消防誠信建設,將消防安全信息納入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對社會單位消防工作的誠信管理。對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施工、監理和消防技術服務單位及其從業人員的執業名錄、服務質量,社會單位的消防安全行為,消防產品生產、銷售、使用等行為,實施誠信管理;對違反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技術標準規范的行為,將作為消防不良行為,通過媒體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監督。
(5)建立長效的部門聯動機制。將部門聯動的消防工作模式上升到立法層面,強化消防安全排查整治的工作合力。政府規劃、住建、工商、質監、消防等部門之間應當強化信息溝通和聯合執法機制,在行政許可、備案等執法環節,應當相互征求意見、通報信息,定期開展消防安全聯合檢查。《消防法》明確規定,消防工作“按照政府統一領導、部門依法監督、單位全面負責、公民積極參與的原則,實行消防安全責任制,建立健全社會化的消防網絡。”消防工作靠消防部門單打獨斗已遠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政府統一領導尤為重要,有效地把各個職能部門組織起來,建立起長效的聯合檢查機制,聯合執法,責任共擔,不能發生事故只追究公安、消防的責任,否則其他職能部門即使能一起聯合檢查,也是只走過場不負責任。其次,各個職能部門進行行政許可時應有許可前置,相互監督,共同制約,使建筑在投入使用前,基礎消防設施完善,消防設備運行正常,依法取得消防合法手續。
總之,建筑火災的防控工作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每個職能部門、單位及個人都有責任保障每一棟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及時發現和消除建筑的火災隱患,共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