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淑秋
(呼倫貝爾市廣播電視大學學習支持服務中心,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0)
淺析開放教育時代電大圖書館的功能及作用
康淑秋
(呼倫貝爾市廣播電視大學學習支持服務中心,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0)
廣播電視大學進入遠程開放教育時代,電子圖書館、數字圖書館、虛擬圖書館已成為學校圖書館的重要標志。網絡環境下的電大圖書館事業適應信息化進程,必須要有強烈信息意識和競爭意識,從而成為現代遠程開放教育的重要支柱。教學模式的改革和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也為圖書館建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因此,充分認識電大圖書館在開放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和作用,加快圖書館建設步伐,有效利用信息資源,對推動開放教育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遠程開放教育 電大圖書館 信息化 作用
過去電大圖書館中的館藏資源多數都是印刷出版物,光盤和音像等信息資源的收錄比例很小。然而,伴隨著遠程開放教育需求的不斷增加,電大圖書館也面臨著建設新的挑戰和機遇。單純的印刷出版物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對遠程開放教育的要求,因此,電大圖書館應該不斷豐富館藏資源的類型,增加電子圖書館藏結構的比例,調整好館藏資源結構,并以此作為新時期電大圖書館建設的重點方向和目標,促進傳統印刷出版物和電子信息資源的共同建設發展。在以專業建設為引導的基礎之上,以電子信息圖書館作為主體,印刷出版物作為輔助,并進一步統籌電大圖書館的圖書資料,將電大圖書館真正建設成為信息資源全覆蓋的開發與情報中心。
電大圖書館在進行圖書館建設的過程中,應該始終秉承著在滿足教學需求的基礎上,根據不同專業類型的教學需求,建立起“有計劃、有目的、有重點”的文獻資源庫,收集具有專業特色的文獻資源,走特色化的館藏資源之路。保證館藏資源既能夠滿足當前教學的需求,又能夠適應長遠的教學計劃,準確的把握住時代發展的方向,依據科技發展的最新動態,預測出未來的社會需求,使電大學生始終能夠接受最前沿的信息資源。
同時,電大圖書館中還應該收集輔助教學的工具書和專業文獻,不斷擴大館藏資源的規模,收錄邊緣學科、相關學科,以及交叉學科的文獻資料,并且要保證館藏資源在范圍上的廣泛性和普遍性,使之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的教學需求,特別是要滿足開放性教學的需求,并以此來綜合評定出館藏的整體結構,真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館藏資源覆蓋,并且在共性中抓住特性,建設出文獻資源特色化的電大圖書館,提高館藏資源的質量和水平。
除此之外,由于電大在重點專業和重點學科方面的差異,應該根據具體的需求來建設特色化的文獻信息資源,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來分析電大重點專業和學科的特色文獻信息資源,促進讀者對該專業和學科在研究內容、研究狀況、帶頭人、核心期刊、出版物、發展方向和最新動態等方面的了解。
(1)校園學習中心,是指一種類似于超市化的模式,即將電大圖書館中原有的閱覽室資源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調整和分配,實現閱覽室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以滿足更多學生學習的需求。為此,電大圖書館將開放教育來作為試點,將開放專業必要的學習資源進行了全面的整合,給學生的學習創造了很大的便利。
(2)網上學習中心,是指以網絡中的虛擬信息資源為依托進行學習的中心。當前,電大正在籌備全國范圍內的現代遠程教育,以及遠程圖書館技術工程,意圖建立起能夠全面覆蓋各地電大圖書館的集成網路系統。這一過程呈現出的整體趨勢是遠程化與網絡化。電大圖書館建設以計算機信息技術作為遠程通訊技術同圖書館工作之間的平臺,學生在網絡平臺中能夠進行自主和自由的學習,根據自身的需求來制定學習內容和計劃,這也是實現遠程教育的最佳手段。因為地區之間資源的共享,是保證遠程教育能夠“隨時”、“隨地”進行開展的保障,使學習者能夠充分利用網絡平臺中的信息資源自發的組織學習。現階段,網上學習中心,已經逐漸成為遠程教育的主要方式。
圖書館是完成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地點,是電大整體工作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電大圖書館將教學作為一切工作的中心點來開展服務,其本質表現為教育性,而靈魂表現為服務性。目前,電大圖書館正處于實現圖書館文獻資源中心向文獻服務中心轉型的階段,采取的對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做好閱覽、流通讀者輔導和參考咨詢工作,積極開發文獻信息資源,自動開展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務活動。(2)電大圖書館為教育技術提供支持服務。(3)培養讀者的信息意識和利用文獻信息的技能。(4)圍繞素質教育,積極開展讀書活動豐富學校生活。根據各盟市、電大實際,舉辦書刊展示、主題展覽、學術交流講座等論壇活動。(5)積極為讀者做好服務工作。為讀者做好文獻信息服務,努力做好新書預約、新信息資源預訂、代理檢索、圖書信息咨詢等服務。(6)做好調查研究,充分了解讀者閱讀需求,及時掌握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情況,讓有限的文獻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讀者的需求,充分發揮文獻信息資源的潛在效益。
電大圖書館是為社會信息服務的前沿陣地。它不僅擁有豐富的館藏文獻,先進的技術手段,完善的服務設施環境,而且擁有經驗豐富,高素質的知識信息檢索研究人員,是學校教學信息資源中心、服務中心,不僅能使開放教育學員得到不受時間、地域限制的便捷服務,而且將受教育服務的對象擴大到全體社會成員,使更多的人能夠不受某些因素(如身體缺陷、年齡、工作、高等教育資源缺乏等)的影響而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它能夠滿足人們根據自己的愿望、興趣、需求進行選擇、涉獵任何一門學科的需求,能夠輔導并幫助人們學習獲取知識信息的方法,培養如何在知識信息的海洋中迅速獲得自己所需知識信息的能力;能夠利用自己獨特的優勢解答讀者在學習和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使學員接受教育、獲取新知識的過程更加順暢,成為人們“看不見的終生老師”。
[l]袁昱明.網絡環境與圖書館的教育功能[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1,11(04):45-48.
[2] 葉蘭秀.信息時代電大圖書館的目標和任務[J].云南圖書館季刊,2012,1(11):78-82.
[3] 葛曉春.電大圖書館:遠程開放學習的支持服務系統[J].現代遠距離教育,2012,10(12):113-116.
[4] 鄭章飛.現代遠程教育與大學圖書館建設[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1,5(13):34-36.
康淑秋,女,1965年生人,畢業于黑龍江省教育學院,現為呼倫貝爾市廣播電視大學(內蒙古大興安嶺林業學校)學習支持服務中心(圖書館)館員,從事采編、電子閱覽室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