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睿
(大理學院文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
教育分散實習管理與評價模式建構
付睿
(大理學院文學院,云南大理 671000)
實習是教師教育培養的重要環節,隨著當前教育改革及學生需求的變化,分散實習勢在必行。構建教育分散實習管理與評價模式分為:準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各個階段管理與評價的重點有所區別。
教師教育 分散實習 管理 評價
教育實習是教師教育專業學生了解中小學教育、深入實踐課程教學理論,樹立教師職業意識的重要環節。目前,集中實習是學生教育實習的主要形式,集中實習固然有其優勢,教師可以集中指導,學生能進行系統的實習,但由于人數過多,每個學生得到的講課、指導機會顯得不夠,每個學生的也情況及需求各不相同,集中實習模式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綜觀當前的教育實習,以W學院為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沒有把教育實習管理與評價模式進行整合,過程管理規范性不足;如何整合教學與管理資源,如何讓管理評價體系與教育實習模式結合,從而達到最優化,是亟需解決的問題;二是實習前教學技能訓練與試講規范要求尚有差距,亟待健全評價標準;三是教育實習形式單一,滿足不了學生多元化需求,教育實習形式可多樣化,有必要建立多元的教育實習管理模式。建構符合學院實際的教育實習管理與評價模式,關鍵問題是構建教育實習與管理評價模式系統;建立健全對實習生、實習指導教師、實習管理者的評價標準及管理規定。
W學院主要采用理論研究與行動研究結合的方法構建教育分散實習管理與評價模式。通過對相關教育實習與管理評價實踐與理論的整理研究,為教育實習與管理評價模式系統構建提供初步的理論框架。同時對W學院的教育實習模式進行探索與總結,構建具有可操作性、創新性、可推廣的教育實習與管理評價模式系統。具體為:首先,對W學院教育實習模式進行總結;其次,反思W學院教育實習與管理評價模式系統的優缺點;再次,將教育實習指導手冊與教育實習管理手冊修改定稿,提出可供借鑒的教育實習與管理評價模式系統。
教育分散式實習管理與評價模式構建的內容主要是:構建教育實習的具體操作流程模式;研制教育分散實習管理規定;研制教育實習指導手冊(學生版、教師版)、教育實習管理手冊(教師用);編制《教育實習大綱》、《教育實習管理規定(分散)》、《教育實習指導手冊》、《教育分散實習實施細則》等。通過相關管理文件和規定的制訂,規范教育分散實習管理、評價的原則、方式方法。
3.1.1 編制教育實習管理大綱和實施細則
編制《教育實習大綱》,在借鑒W學院舊版《教育實習大綱》的基礎上,根據當前W學院教育實習情況的變化制定新的《教育實習大綱》,分散實習和集中實習用統一一份大綱。編制《專業分散實習實施細則》,明確分散實習實施的具體方法,步驟和注意事項等。
3.1.2 編制教育實習指導與評價標準
編制《教育實習指導手冊》,分為教師版和學生版。教師版明確了實習指導教師的職責,具體指導任務和方法;學生版對教育實習目標,要求,具體任務,實習考核等內容進行了詳細規定;編制《教育實習生手冊》,供學生實習期間填寫相關表格、聽課記錄、指導教師評價表等,以備考核評價學生實習情況。通過上述文件編制,明確了教育實習指導的具體方法和步驟,確立了教育實習過程的評價標準。
3.2.1 開展教育學生分散實習前指導
把分散實習學生按已聯系實習單位的情況進行分組,如按小學、初中、高中和年級加以分組,并從學院選派相應的指導教師對分散實習學生進行實習前撰寫教案、試講、評價等指導,各個環節均保證在兩輪以上,每次試講均填寫《教育實習課堂教學試講測評表》,以保證分散實習生能熟練掌握教學技能和相關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以保證實習期間能順利完成實習內容。由此,做到循序漸進,逐步推進的施行,以保證分散實習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2.2 教育分散實習過程管理
由于分散實習學生分布在全國各地,指導教師不能親自到每個學校了解情況和進行指導,鑒于此,W學院成立臨時分散實習管理辦公室負責具體管理、聯系工作。學生定期通過辦公室電話或電子郵件匯報實習情況,并咨詢實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實習期間不得少于3次匯報。以便學院實時掌握實習生的情況。學生分散實習期間嚴格按照要求向辦公室匯報實習情況,辦公室針對不同實習生情況給予相應指導。
3.2.3 分散實習考核評價
分散實習學生完成實習任務返校后,學院組織相關指導教師對分散實習生進行考核,選擇學實習期間的教學篇目進行課后說課,并填寫《教育實習課堂教學課后說課測評表》,指導教師根據實習前試講情況與實習后說課情況進行對比,給出考核成績。同時,要求學生上交實習期間所填寫的《實習生手冊》,并上交實習調查報告,根據實習生提供的實習資料,及教學考核最終評定實習成績,并選出以百分之五的比例選出優秀實習生給予表彰。這樣的考核評價可以據此判定學生的實習等級,也是對學生分散實習的一種間接監控方式,可以從實習的各個環節對學生實習進行管理和評價,提高了分散實習管理的效果。
總結分散實習模式為:實習前指導——實習過程管理與指導——實習后考核評價。整個過程指導教師均參與其中,對實習生的實習全程監控和管理,同時管理內容又可以作為學生實習考核和評價的依據之一;整個過程充分調動實習生的積極性,讓實習生在不斷地訓練和反思中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
當然,在教育分散實習管理與評價模式的構建過程中,仍對實習生實習期間的具體實習效果的監測有一定難度,對實習生實習期間的指導顯得不夠充分,如何對分散實習生在實習學校的教學實習進行有效的指導仍將繼續加以探討。
[1] 王躍光.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模式研究[J].教育探索.2008(7).
[2] 崔雪梅.地方綜合性民族大學教育實習模式的初探[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6).
[3] 廖紅.“三段四模塊”教育實習模式探索[J].中國成人教育,2009(6).
[4] 王后雄,李香艷.兩岸四地高師院校教育實習模式的比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0(2).
[5] 李崇愛,王昌善.歐美發達國家教育實習的模式與理念[J].教育評論,2005(4).
[6] 付睿.滇西民族地區高校教師教育現狀與對策[J],大理學院學報,2013(5).
云南省教育廳科研基金項目(2011C128),大理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