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艷銘
【摘 要】 生態旅游是相對于傳統的旅游方式提出來的,其目的是保護生態環境,減少旅游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保護了生態環境,又取得了經濟效益。但是在生態旅游的開發中,對生態環境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地貌的破壞、植被的破壞,動物的涉獵等等。本文分析了旅游對生態環境的嚴重影響,并提出了一些解決環境污染問題的措施,以便促進生態的可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 生態旅游 環境影響 問題與對策
1 生態旅游對環境的負面影響
生態旅游開發對土壤和地質地貌的破壞。生態旅游開發是一些原本受到保護的生態區域對外開放,接受游客進入該區域觀賞和游玩。旅游的過度開發使原本脆弱的環境遭到了破壞,地面裸露、土壤板結、小溪斷流,土壤厚度減少。登山運動還會影響巖石結構,使山體的高度降低,開發旅游必然要大興土木,修建旅游基礎設施。嚴重地破壞了地質地貌,導致自然景觀受損,水土流失加劇,生態平衡失調。
植物的生長受到威脅?;馂氖瞧茐闹脖坏淖畲箅[患。自開發旅游以來,游客吸煙、野炊或者其它方式引起的火災成為森林火災的源頭。在旅游基礎設施的建設中,如修建游樂設施、飯店賓館、交通道路、購物中心、通信設施等時,必然會使大面積的植被受到破壞。游客踐踏是破壞植被最為常見的方式,導致植物死亡,還會引起當地土壤酸堿性的變化,影響植物的生長,使物種結構發生變化,植物種類趨于減少,特別是一些稀有的植物面臨著滅絕的危險。
動物的生存受到影響。旅游的開發破壞了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是大量的動物尋找新的家園,動物為了適應新的環境,使其生存質量下降。四川峨眉山由于大量游客旅游,使山上的野生動物逼迫離開尋找新的生存之地,由于蛇的減少,使山鼠繁殖過多,導致對植被的破壞,從而生態環境面臨著失衡的危險,部分植被和動物絕種。游客在游玩時使用的各種設施設備,發出的噪音對動物也產生影響,如飛機、汽車、游船等的噪音,影響動物的生活。
垃圾、廢水和廢氣的污染。旅游作為一種綜合性的消費,其不管在數量和種類上消耗量極大,而且排除放出大量的廢棄物,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一些塑料制品的污染很難在幾十年內消除。在一些風景區,旅游景區,面積過大,山高林密,游客分散,生活垃圾外運銷毀比較困難,又無法清理,使垃圾在景區內隨處可見,不但給植被的正常生長造成影響,也影響著游客的視線。在旅游中,游客和旅游設施產生大量的廢氣和廢水,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污染了河流,而且嚴重破壞生態平衡。
汽車的尾氣、賓館的廢氣都會帶來空氣污染。特別是在山谷中,游客和機械排除的二氧化碳會污染空氣,影響景區的氣候,是景區的氣候發生多變。
2 旅游中生態環境的保護措施
科學規劃與建設??茖W的規劃與建設是開展生態旅游、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其目標就是要使旅游資源及生態環境得到有效利用和保護。在進行規劃與建設時,必須要明確旅游地開展生態旅游后可以接受的生態系統變化的極限,不能超越這個極限,否則就會造成生態系統不可逆轉的損害。如果缺少科學的規劃與建設,開展生態旅游就會極大地破壞生態環境。
健全法律法規。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加快,為了有效地保護好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國家先后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在生態旅游資源與環境保護執法方面,還應設置專門機構進行旅游環境保護執法工作,用法律的手段來懲治偷采、盜捕野生動植物、嚴重污染環境等違法犯罪活動,促進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生態旅游的發展。
建立環境監測系統。環境監測系統包含兩個層面的建設。一方面,各級環保部門應加強技術力量,定期監測,加大監管力度,對各旅游區環境進行評估、評比,參與決定各旅游區的定級評審項目,從政策上把握好生態旅游開發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另一方面,各旅游區也應建立起自己內部的環境監測系統,開展定期的監測工作,對生態旅游活動可能造成的生態環境影響進行科學的評估和論證,特別是在游客集中的時期或景點,要準確地監測游客的數量和環境的變化情況,及時地作出反應和調整。
注重環保宣傳與教育。旅游者是旅游活動的主體,人數眾多,成分復雜,活動復雜,活動范圍不定。從一定意義上說,提高旅游者的環境保護意識是生態旅游持續發展的關鍵之一。從旅游宣傳促銷到旅游活動的開展都有必要引導游客認識、熱愛和保護生態環境。對旅游者的宣傳與教育應堅持寓教于游的原則,采取豐富多彩的形式全方位進行。從業人員的環保意識決定了生態旅游中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因此,必須對生態旅游從業人員進行環保宣傳與教育,決不能讓“生態盲”去管理和經營生態旅游。從業人員上崗前必須經過職業培訓,導游人員要經過考核后持證上崗。對他們的教育,除環境保護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加強其責任心和事業心的教育,增強責任感。
強化旅游活動的日常管理。大量的旅游活動直接對生態環境造成沖擊,為了保護環境,就要強化對旅游活動的日常管理。首先,應根據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控制游客總量。旅游市場具有極大的周期波動性,呈現出時間和地點的雙集中特點。一些熱點的生態旅游區在旅游旺季總是人滿為患,這給旅游區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壓力甚至破壞。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有必要控制每天的游客總量。其次,管理工作要職責明確。旅游地工作人員都應明確的管理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以確保保護環境的各項要求落實到位??梢詫⒙糜蔚胤制侄温鋵嵉饺耍l管理的范圍出現問題,就由誰負責,增強責任意識,防止破壞生態環境的事件發生。
參考文獻:
[1]張瑩.生態旅游環境問題與保護對策初探[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3(3):67-68.
[2]石登榮.農家樂生態旅游發展與環境保護博弈分析[J].環境科學與管理,2009(8):134-135.
[3]張文華.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問題探討[J].甘肅林業,2012(3):44-45.
[4]楊昊,潘東.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依存關系的商榷[J].甘肅科技縱橫,2008(6):92-9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