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小軍
【摘 要】 隨著經濟與社會的高速發展,環境保護與發展速度之間的矛盾也日益凸顯出來,尤其是部分地區著眼于短期經濟效益,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導致環境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引發人民群眾較大不滿,成為了社會穩定的重要隱患。強化環境保護應當成為各級干群的共識,只有保護了環境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較好地協調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在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物質文明不斷進步的同時,保證群眾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實現科學發展。
【關鍵詞】 環境保護 重要地位 推進措施
1 充分認識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
環境保護并非當今社會提出的概念,我國一直以來都將環境保護作為重要的工作,將其與生產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要求全社會共同努力,促進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在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后,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會出現階段性的矛盾,尤其是我國正處于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環境保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強化環境保護工作具有三個方面的積極意義。
首先,強化環境保護是保證人類生存環境的需要。自從人類誕生以來,與自然的抗爭就從沒有停停止過,洪水、颶風、地震、干旱等等,雖然人類最終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或者并未徹底消除隱患。部分地區在經濟發展中沒有注意環境保護,亂砍亂伐樹木,破壞草原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使自然環境惡化,沙塵暴、旱澇等自然災害不斷,長期以往,對人類的生存環境將造成巨大的影響。強化環境保護能夠有效遏制并扭轉這樣的局面,為人類生存爭取更好的環境。
其次,強化環境保護是保證可持續科學發展需要。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科學發展觀強調的是又好又快發展,注重可持續發展,這樣的經濟發展模式是綠色、持久的。強化環境保護工作,將不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落后行業產能淘汰出去,將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的行業與產能保留下來,逐步改善和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發展邁入良性軌道,為未來的發展預留空間。
第三,強化環境保護是保證群眾身體健康的需要。環境污染的加劇直接對群眾的生命健康產生影響,水污染是導致癌癥發病率持續上升的重要方面,空氣污染也加劇了呼吸道感染的概率,一些地區造紙、印染、化工行業的崛起直接導致當地生存環境惡化,群眾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影響。環境保護對于消除這樣的隱患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強化了環境保護工作,才能夠為群眾的身體健康提供有力保證。
2 有效推進環境保護工作的幾點措施
(1)強化環境保護宣傳,有效提高社會各界環保意識。環境保護是一項利國利民、惠及子孫后代的重要工作,部分地區以及群眾存在著追求短期經濟效益、不顧環境保護的現象,要從根本上解決這樣的問題,宣傳教育工作必不可少。作為縣級環保部門應當牽起頭,整合資源開展環保宣傳活動。首先要充分發揮媒體的宣傳作用,借助于縣政府網站、電視臺、報社以及環保部門自己的網站進行宣傳活動,向群眾普及環保知識,介紹環保工作的重要性,讓群眾接觸到環保工作,了解環保工作,從而理解和支持環保工作。其次,環保部門要積極開展各種主題宣傳活動,如在世界環境日開展接頭宣傳,張貼標語,懸掛橫幅,設置展板,讓環境保護知識與群眾面對面。另外,還要實行縣鎮聯動,在宣傳欄、櫥窗等陣地設置環境保護宣傳欄目,讓環保宣傳滲透到群眾的生產生活之中。
(2)理順環保管理體系,有效整合環境保護促進資源。較長一段時期以來,環境保護工作都是環保部門在單打獨斗,跨區域需要協調的環保事項推進不力,對下督查缺乏有力的抓手,導致環境保護工作資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在現在的發展背景下,要嘗試建立上下聯動、資源整合的高效管理體系,促進管理成效提升。對于縣級層面而言,首先要建立縣委、政府主要領導掛帥的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實現政府層面資源的整合,環保、公安、工商、質監、安監、國稅、地稅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在全縣環境保護整體工作規劃范疇內開展協作,共同促進環保各項工作目標的實現。其次,要建立強有力的督查體系,要在縣委、縣政府層面設置督查機構,可以和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中心等單位合并職能,增掛縣級環境保護工作督查室的牌子,并抽調環保部門工作人員脫產辦公,行使對全縣各鎮區、單位環保工作目標任務落實情況的督查和考核,強有力地推進環保工作深入開展。另外,還要積極向上級環保部門以及黨委政府申請跨區域環保問題的協調,統籌兼顧推動環保工作。
(3)完善環境監管制度,有效控制地區環境整體水平。環保部門要切實履行好職能,嚴格落實污染物總量控制目標,在總量控制的基礎上,將指標分解到下一級行政單位乃至具體的責任單位,實行排污許可證制度,嚴格控制排污行為。環保部門要強化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制度,對排污超標、生態受到破壞以及生態尚未恢復的地區要對相關項目暫緩審批,沒有開展環評而擅自開工建設的項目必須責令停建,待相關手續、程序完備之后方可恢復建設,并對相關單位以及工作人員進行嚴肅的責任追究。要結合本地區經濟產業發展整體規劃,對照國家產業政策,及時淘汰落后的產能與工藝,并對環保不達標的企業開展限期整改,在期限到達后仍未實現治理目標的,強制停產。通過這樣的強力手段與措施,開展有效的環境監管,并納入常態化軌道,從整體上控制地區的環境排污總量,實現環保工作成效的提升。
(4)強化執法能力建設,有效提升執法工作整體成效。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質的環保監管與執法隊伍,可以通過內部崗位調劑、公開選聘等方式,選調一批懂政策法律、有敬業精神、善于溝通交流的工作人員,提高環保執法工作成效。全部工作人員要持證上崗,并強化崗位技能以及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培訓。同時要加大財力投入,購置和更新環保監管技術裝備,提高現場執法能力,借助于遠程視頻、遠程在線監測、遠程信息傳送等裝置,對重點監管單位實施全天候的監管,提高監管執法水平。
綜上所述,環境保護與生產生活關系密切,社會各界以及管理部門都應當重視環境保護,共同推進環境保護,創造美好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殷軍社.我國環境問題及其治理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4).
[2]王小民.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之路[J].東南亞縱橫.2011(09).
[3]楊春蘭.加強環境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J].寧夏科技.2011(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