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成+耿麗君
【摘 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測繪技術也在逐漸的提高和更新隨。如今應用在土地整治規劃中較為廣泛的就是遙感技術(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土地整治規劃設計時,需要首先進行測繪工作,給與設計項目最原始和基本的數據,在土地整治規劃中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的。內蒙古的地形地貌是以高原為主,地勢平坦;東有大興安嶺,南有陰山、賀南山。本文結合內蒙古的地形地貌,闡述了新的測繪技術在土地整治規劃設計中應用。
【關鍵詞】 測繪新技術 土地整治規劃設計 應用
內蒙古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地,耕地條件十分優越,但是耕地保護也是必須實施的,同時也是礦產資源大省,隨著工業化,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土地利用也出現了很多問題,因此需要進行土地整治規劃。本人針對農田的整治規劃在利用測繪新技術的進行了一些研究討論。土地整治系指對低效利用、不合理利用、未利用以及生產建設活動和自然災害損毀的土地進行整治,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活動。土地整治是盤活存量土地、強化節約集約用地、適時補充耕地和提升土地產能的重要手段。隨著測繪技術提高和更新,遙感技術(RS)、全球定位系統(GPS)、地理信息系統(GIS)這三種先進測繪技術廣泛被應用在土地整治規劃中。它與普通的測繪工作相比,在土地整治規劃中測繪工作更顯得具體,細致,科學,有效率,它貫穿于整個土地整治規劃過程,在其中起到最重要的技術吃撐作用。
1 測繪新技術
(1)遙感技術(Remote Sensing)。遙感技術(簡稱RS)是20世紀60年代興起的一種不直接與目標物接觸而感知其性質和狀態的探測技術,是根據電磁波的理論,應用各種傳感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收集、處理,并最后成像,從而對地面各種景物進行探測和識別的一種綜合技術。利用遙感技術,可以高速度、高質量地測繪地圖。[2]
(2)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統(簡稱GPS),又稱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是由美國研制的衛星導航系統。GPS可以提供地球98%以上的面的地區的精確定位和測速,還有高精度的時間標準。微型定位系統還可以為軍事提供三維位置和三維運動及時間。此系統中有太空24個GSP衛星,地球表面一個主控站和3個數據注入站、5個檢測站。要形成定位,至少需要3顆衛星,這樣才能準確確定在地球在所處的具體位置,而且接收的衛星越多,得到的地理位置的數據就越精準。
(3)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或Geo-Information system)。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又可以叫做“地學信息系統”,是一種特殊的且極為重要的空間信息系統。地理信息系統是利用計算機,然后對地球表面空間所有有關的地理數據進行采集、儲存、管理、運算、分析、顯示和描述。
2 測繪新技術在土地整治規劃設計中的應用
土地整治過程可以大致分為三個過程:可行性研究階段、規劃設計階段和實施階段。
(1)測繪新技術在土地整治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應用:土地整治可行性研究階段,首先要求有現狀圖和規劃圖的比例尺為:1:2000。這需要測量土地整治項目區范圍內的總面積、界址點的坐標和高程,還包括項整治項目區邊界以外的一百米以內的地形圖,這是為了保證土地整治項目設計的區域的關聯性,且需要以行政村為單位,依據土地的利用現狀,對不同分類標準的土地進行分類匯總。由于整治項目的邊界需要同時測量邊界控制點的平面坐標和經緯庫坐標,所以這個時候就可以應用GPS技術,其測量方式可以精確的測定整個項目區邊界的每個控制點。
(2)測繪新技術在土地整治規劃規劃設計階段的應用:在土地整治規劃規劃設計階段中,對項目區域的面積、溝路渠等的長度、平整區域的高程要求相對度比較高。一般是要求實測比例尺大于1:2000的地形圖作為規劃設計底圖。但是現有的溝、渠、塘、河流及水庫要按1:500的要求測量;需加密擬改建、新建的溝渠沿線及擬增加、改建道路沿線兩側的高程點,從而達到計算工程土方量的要求;加密項目區擬做土地平整的區域的高程點。為了達到這一要求,這個時候就可以先采用GPS技術,先進行布設控制點,然后使用全站儀進行野外數據采集。首級高程控制點可采用四等水準進行聯測;池塘、河道、溝渠、涵洞要求測量水底高程;水閘應標注高寬和孔數。土地整治規劃規劃設計的時候,首先是以實測地形圖為規劃設計的基礎底圖,然后利用GIS技術,其強大的管理和分析功能,對整個整治項目區及周邊的地理空間信息,如環境、氣候、自然災害、水文、人口、經濟、生態等多種資料進行分析對比。確切地計算出整治項目區內的農田環境規模和容量,隨后再進行相關的土地整理的工程設計、土地平整、基質改良等過程中工程量指標計算,最后制作出合理的土地整治項目規劃設計方案。
(3)測繪新技術在土地整治實施階段的應用:在土地整治項目的實施階段,對比整治前和整治后的全野外數字采集的資料并對資料進行處理,如此得出的結果可以對施工單位的顯性工程如新(改)建溝、渠、路工程量做出準確的復核和審查,還并且還可以生成一組在整治項目實施前和整治項目實施后的高程數字模型,然后利用DEM技術,對其進行輔助計算,就可以準確地計算出項目區內各個農田的設計填挖方量和施工填挖方量,對施工單位的填挖方量工程做復核。
3 結語
在土地整治規劃中,測量工作是貫穿整個項目,作為項目的主要的技術支撐。測繪新技術為土地測量的技術人員提供了強大有利的測量工具,從而克服了在傳統的土地測量技術中所出現的不足的現象,使得土地整治規劃從根本上得到了提高,實現了更科學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每個土地規劃根據自身項目存在的特點,在合適的階段使用測繪新技術去解決問題,力爭做到準確、高效、實用。
參考文獻:
[1]丁莉東.測繪新技術在土地規劃與管理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4):13432~13433.
[2]韓志剛.測繪新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與展望[J].廣東科技.2010.19(10):171~17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