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國
【摘 要】 我國全面推行項目管理制度,建筑市場逐漸與國際接軌,而建筑工程項目管理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均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遠。結合我國工程項目管理的實際情況,探討有效的項目管理的方法,對提高施工企業項目管理的市場競爭力及提高行業的管理水平具有一定意義。
【關鍵詞】 項目管理 施工 質量 成本
1 項目施工階段的綜合控制
施工項目進度控制方法在實際運作中進行目標控制,預防進度拖延的方法是主動控制及事前預控,糾正拖延則可采用檢查、事中控制的方法,對工期延誤主要采用事后控制的方法。其控制過程可以概括:為滿足施工合同中的工期要求,依據有關施工工期定額,結合施工企業自身生產力水平,全面考慮影響工期的不利因素,制定合理的進度計劃,并隨時將項目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進行比較,發現偏差,分析原因,糾正偏差,以達到項目的進度目標。進度控制是一個連續和動態的過程。
首先,進度計劃應該滿足施工合同中的工期要求,在施工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利的因素,干擾了施工的正常進行,影響了工期目標的實現。因此,這些因素值得我們充分地考慮和重視。在通常情況下,應考慮的因素有:由以下外部原因(或非施工企業)引起的進度拖延有:異常的氣候條件、戰爭等不可抗力的事件發生;政策性影響使工程停建或緩建;監理工程師或業主發生的變更指令導致工程的變更,增加額外工程量以及監理工程師頒發暫停施工令;由于設計原因產生的工程量變更增加或施工圖紙延期提交;由業主造成的延誤、干擾和障礙:如未及時提供施工場地,未及時提供必要的水源,電源,未及時辦理必要的業主手續以及未及時提供設備及未及時支付工程款項等;相關單位工序交接影響,上道工序未完成,未及時提供施工條件;如設備安裝的土建基礎未能如期交付;以及承包單位自身以外的其它任何原因引起的拖延。
由施工企業自身原因引起的進度拖延或延誤;資源因素,配備計劃達不到施工進度計劃的要求:人員的素質和能力的問題;發生質量缺陷或事故而引發不必要的返修、返工;施工企業內部施工工序銜接不理想造成不必要的窩工,誤工;為了工程合理施工及整體工程或部分工程安全必要的停工或調整;施工企業項目進度管理協調、指揮不力而引起的拖延。
因此制定施工計劃應該熟練使用相關的圖表,如橫道圖或者網絡圖。推薦使用橫道圖和網絡圖結合使用,這樣可以發揮橫道圖和網絡圖各自的優勢,我們能夠清楚和直觀地把握關鍵工序。要達到項目的進度目標,就必須隨時掌握項目的實際進度,比較判斷實際進度是否符合原定計劃。為此,我們需要做的工作有:及時了解項目各項工作的實際持續時間;及時了解各項工作的實際開始和結束時間;及時了解哪些活動已經完成,哪些尚未完成;將上述了解到的情況和數據詳盡地記錄在施工進度計劃中如橫道圖或者網絡圖,同原進度相比較,并觀察實際施工進度是否與計劃一致。通過對施工階段進度實際進展實際情況與原施工進度計劃進行比較,從中發現問題,分析影響原因,采取措施,使后續施工能按原計劃軌道運行,最終不影響總工期。對總工期或后續工作影響分析;檢查施工進度出現偏差時,應認真分析這種偏差對工期或后續工作產生的影響,影響程度大小取決于偏差大小及偏差所處的位置,可按下列方法進行。首先,判斷進度偏差是否處于關鍵線路上,若處在關鍵線路上,無論偏差大小,都會對后續工作和總工期產生影響,必須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調整。其次,若進度偏差不是處在關鍵線路上,要判斷進度偏差是否大于總時差,若偏差大于該線路上的最大總時差,說明此偏差不會影響總工期,但對后續工作的影響則要看偏差值與自由時差的比較;若進度偏差大于該工作的自由時差,表明它對后續工作必然會產生影響,需作適當調整,反之不會產生影響,原計劃不作調整。
2 項目質量目標的綜合控制
預防質量問題的方法應是事前預控,發現和糾正質量問題采用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積極參加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會議,在交底會審前組織有關人員熟悉吃透施工圖紙,有疑問、不妥的地方必須在會議上指出,并得到解決;對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認真充分審查。對工程中所采用的技術方法,工藝流程等施工作業指導書進行充分認證、審核,力爭使之在技術控制方面做到經濟上節約,又使質量得到保證。同時,施工措施進行審核、審查各工作的持續時間,工藝時間是否足夠,措施到位與否,決不允許以犧牲工程質量為前提獲取施工進度的實現;對施工生產要素配置進行審查控制。主要結合施工項目的特點,針對質量控制系統組織設置,施工管理及作業人員的資質,原材料、未成品及構配件的質量,投入的機械設備質量、工程技術環境監督檢查、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使用措施等方面進行審查,使之能滿足工程施工質量控制的需要。
對管理人員,施工作業人員作好逐級的作業技術交底,讓參與施工者明白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在施工過程中通過班組自檢,工序交接檢、抽檢及隱蔽工程的檢查、評定等手段、措施確保施工質量控制在標準允許范圍內,把好檢查關,嚴禁將不合格的成品,關成品流轉到下道工序,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做好工序質量控制工作:嚴格遵守工序施工的工藝規程。任何施工操作人員必須熟悉工種的施工工藝和操作規程,并認真按施工工藝操作規程作業,不得有任何違反。主動控制工序活動條件的質量。工序活動條件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影響要素有人、機、料、法、環五個方面,應使該五大要素的質量處于被控制狀態,確保工序投入品的合格質量,才能避免系統因素變異發生,保證工序質量的正常。及時檢查各工序活動的質量。在施工過程中應經常不斷地對各工序進行各種形式的動態質量檢驗,項目經理,技術管理人員應經常巡視、檢查,并對工序質量狀況進行綜合分析與統計,掌握工序的質量動態,一旦發現變異,立即進行研究處理,讓工序質量自始至終滿足規范和標準要求。做好生產設備工序質量控制。它是為保證工序質量而必須進行控制的重點,是關鍵部位或薄弱環節,如關鍵的操作施工順序,常見的質量通病以及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等等。從而抓住重要矛盾加以解決,使工序施工過程處于良好的控制狀態。認真做好竣工質量檢查工作,嚴格按工藝系統要求作好單機試運行,聯機試運行工作,檢驗系統整體質量狀況,遇到異常狀況立即組織研究、分析、處理,按工程檔案規范規定審查,完善施工質量文件。組織技術、質量有關人員對竣工工程進行全面的質量核查,認定其質量狀況,檢驗判斷其是否達到項目質量控制目標要求。endprint
3 項目成本管理的綜合控制
施工項目管理的主要工作:將成本計劃標準分解:要求各單位各部門在總的成本計劃控制下制訂自己的成本實施計劃;對成本支出進行監督:對各種費用支出進行審核,工程量的完成與支付款項是否相符,有無漏洞,不斷作實際成本報告,對已完成的工程進行內部審計;成本的跟蹤與診斷:對成本超支量進行分析,并找出真正的影響原因,建議采取措施,修訂計劃,對剩余工程所需的成本做出預算,并對工程施工成本趨勢做出預測。其他工作,首先是與相關部門的咨詢和協調工作。如:由于技術需要、方案變化而引起的成本變化,使各方面在調整方案決策時考慮成本因素,用技術經濟方法分析超支和節約的原因,分析節約的條件和可能性,對技術、成本、質量、進度進行綜合優化,通過詳細的成本比較分析,找到一個科學實際的定量診斷,為調控措施服務,組織提供真實的成本信息,為各方面決策提供問題解決的建議或意見,協助解決索賠或反索賠,提供真實可靠的資料證據或成本的計算方法。
以施工項目成本形成過程(客體)作為控制對象,施工項目形成過程就是成本的產生的過程,應對成本產生進行全過程,全方面的控制,在投標階段對投標項目成本進行預測控制,在施工準備階段對成本進行事前控制,在施工階段以計劃成本為目標對實際發生費用進行定額控制,由于工程項目變更對變更后的成本調整進行控制;在竣工、交工和保修階段亦對各種費用和支出進行有效控制。以施工項目的職能部門、施工專業隊和施工班組這些成本控制的主體進行控制。施工過程中每天都在項目經理部各部門、施工專業隊和班組中發生各種費用的支出和損失,因此成本控制時應以他們為控制主體對象進行控制。分解總成本責任,形成完整的項目成本責任系統,明確每個人成本單位及負責人承擔的責任,并以此為標準進行控制與考證。以分部分項工程作為成本控制對象,對每個分部,分項工程都要編制施工預算,分解成本計劃,分別計算各自人工,材料,機械數量單價,以次作為成本控制標準,以對各分部,分項工程進行細致,扎實的成本控制。
雖然施工項目成本受到影響的因素很多,但最基本的因素是人,是參與施工和管理的實際操作者。因此項目成本控制必須實行全員參與,根據各自的責任成本對自己分工的內容負責成本控制。施工技術部門或職能人員,根據施工組織設計科學組織施工,及時組織已完工程的計量,驗收,計價,回收工程款,保證施工所用資金的周轉。業主超出合同要求的變更,趕工要求必須辦妥簽證資料,避免無效的資金占用。材料設備部門或職能人員根據項目施工計劃對應的資源要求計劃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購計劃,嚴格控制資源的儲備量,并按采購計劃和經濟批量進行采購定貨,量大價高的主要材料,設備可以公開邀請招標方式采購;控制材料消耗。財務部門或職能人員:嚴格按間接費用計劃控制財務費用和項目經理部不可控的成本費用等間接費用;財務費用主要是控制資金的籌集和使用,調劑資金的余缺,減少利息的支出,并嚴格其他應付款的支付手續。其他部門或職能人員根據分工不同控制各自的施工成本;如質安部門責任是保證質量、安全不出事故;合同管理部門防止自己違約,避免被索賠。施工隊或職工,主要控制人工費,材料費,機械使用費的發生和可控的間接費,嚴格控制領料、退料,避免窩工,返工,注意提高勞動效率;控制燃料費,動力費和經常維修費,認真執行維修保養制度,保證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出現合同后,應正確作好合同變更部分的估價,準確確定費用的承擔者,合理組織變更部分的施工。施工項目的構造,位置,工程量發生重大變更時先辦理合同變更手續或增補合同協議,按協議價格或成本計劃,修改施工進度計劃和成本計劃,工程施工中小的變更都應具備變更文件,作為工期增減,費用增減的依據,施工單位按合同規定向業主或其他費用責任單位提出費用索賠。
成本是由人管理和控制的,人的作用是毋庸質疑的。只有發揮每個與成本有關人的主觀自覺性,才能真正作好成本控制,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讓成本與相干人員的利益真正掛鉤。所以,在本工程中把成本拆分成最小單元,盡可能讓參與施工人員與之有關。實踐證明效果良好。施工過程加強成本管理的檢查對比分析,發現并找出問題,及時采取措施糾正成本偏差或實施成本救治方案。通過實施上述一系列的項目成本目標管理的具體措施,該項目從一開始的微利運行到最后具有不錯的利潤。同時,通過該項目的成功運作,公司也在以后的項目管理中取得不少的借鑒的經驗。基于個人多年的施工管理經驗,建筑企業施工項目管理是一個系統的、全過程、全方位的管理,項目管理關鍵的問題在于:在確保施工安全的情形下,對施工,質量,成本在項目運作過程中進行反復的協調和平衡,以尋求實現整個目標的最優化。針對各具體項目的不同特點,確定適合于各項目的管理目標是實現項目管理的根本前提,過高的目標必然會加大資源的投入最終導致成本大幅度上升,過低的目標可能不能履行合同,可能還會使項目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企業管理不能得到持續改進。
對項目管理來說,應結合施工方案,合理組織機械施工,選擇最適合項目施工特點的施工機械,做到既實用又經濟。從機械性能、操作運行和臺班成本等因素綜合考慮,做好工序、工種機械施工的組織工作,最大限度地發揮機械效能,任用技術能熟練的操作人員,防止因操作不熟練而影響正常施工,降低機械利用率。在實施過程中,充分調動好各種生產要素,充分發揮各生產要素的作用,使項目進程按目標計劃有序進行,并在實施過程中運用一定的檢測手段,檢測目標的實施。當遇到三個目標發生矛盾時,應科學地比較各種目標的價值,找到合適的解決協商方案,最終實現項目管理的最佳價值工程。
參考文獻:
[1]叢培經.工程項目管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2.
[2]劉伊生.工程項目進度計劃與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
[3]李惠強.建設工程成本計劃與控制[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
[4]施騫,胡文發.工程質量管理教程[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