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光輝
經(jīng)過了醉翁亭,卻不知道醉翁亭在何處。
清晨,踏著小道,隨意在竹海中行走,在山溪翠竹間呼吸清新自然的空氣,一洗心中的塵埃。如此隨性愜意的時光,很自在!一會兒,見到一木牌,有一行字:您知道喜壽是多少歲嗎?喜壽,高興的壽,一百歲?我站在那想了半天,也沒想出個所以然,掉頭要走,卻瞅見了下面一行小字:答案反面找。我把木牌翻了過來,77歲稱之為“喜壽”,因為書法中草書的喜字很像“七”“十”“七”三個字的疊加。不多遠,又見“米壽”,88歲稱“米壽”,因為“米”字是由上面的“八”、中間的“十”和下面的“八”字組成。依路而行,還有99歲稱“白壽”,這就更好理解了,一百歲減一等于九十九,“百”字去掉一不就成了白嗎?一百零八稱“茶壽”,這和“米壽”、“喜壽”的來歷是一樣的,就是文字疊加法,上面“二十”下面“八十八”,二十加八十八也就是一百零八,難怪有人說喝茶長壽。我以后盡量少喝酒,多飲茶。正當我暗下決心日后要過健康的生活時,眼前出現(xiàn)兩位像翠竹一樣鮮活的美女,她們分別坐在兩塊石頭上,并行伸出雙手雙腿,就是一個很漂亮的“比”字,美女后邊巖石上,錯落有致地寫著“壽、南、山”三個字,太妙了,一幅“壽比南山”的天然畫!一路上,我還看到不少“壽”字。據(jù)說,南山竹海有一百個“壽”字,分別在不同的地方。能把百壽帶回家,那是神仙。
到了壽文化廣場,在一碩大的“壽”字前,我面向老壽星,深深地鞠了一躬,拜了三拜。“拜拜老壽星,家和萬事興。”老壽星由純銅制作而成,整個山體就是他的身體,兩側(cè)的山峰就是他的左膀右臂。這里的長廊上,介紹了一批一百歲以上的壽星,還有壽星的養(yǎng)生秘訣。我和中國散文學會常務(wù)副會長紅孩前一天已在這兒摘錄了一些經(jīng)典名句。如何吃飯?如何睡覺?如何幸福?古人很早以前就說得明明白白,為什么今人就犯糊涂,就沉浸在各種物欲功利帶來的膚淺快樂中不能自拔呢?壽星旁,還有一些造型很特別的猴子,每三只疊加在一起,上面的掩著耳朵,中間的蒙著眼睛,下面的捂著嘴巴。猛一看我以為是山里雷電多,猴子嚇成那個樣。導(dǎo)游說:“這石雕猴子的寓意是:‘不聽,不看,不說。也就是《論語》中所說的‘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禮是儒家思想之基,禮是規(guī)矩。無論世事多么紛繁復(fù)雜,你堅守規(guī)矩,眼睛就明,耳際就靜,身體就輕,心神就寧。不是說南山有100個‘壽字,68個雕在老壽星后面的照壁上,31個刻在竹海的巖石中,還有一個就要靠各人自己去找嗎?這不就是那個虛無縹緲的‘壽字的解釋嗎?這不就是南山竹海人養(yǎng)生之道嗎?這不就是夢想成真的一個總結(jié),一種釋懷,一曲絕唱嗎?”東北方向,有一通向醉翁亭的石階路,細細密密的陽光,透過竹葉零散地撒落下來。一個人在這兒攀爬,仿佛走進了世外桃源,猶如在壽河里洗浴,每一寸肌膚都有想和這里的草木輕觸的欲望。爬著爬著,我熱血沸騰,野趣大發(fā)。我脫掉了上衣,又退去了長褲,憑著軍人的體質(zhì)和體格,意氣風發(fā)地向上爬。路邊有座亭子,瞥了一眼,不想進去,等到了醉翁亭再休息吧,繼續(xù)狂爬。到了千年紫藤處,只見一山民在那兒哼著小曲,砍著枝蔓。他告訴我,翻過去就是安徽、浙江、江蘇三省的交匯處。我很興奮,爬上山頂就能俯視三個省了。就在這時,召集人來電了,要吃早飯,去下一個目的地。團隊活動,浪漫可以,不能散漫。我沐浴著大自然的恩賜,樂顛在下山的路上,一會兒,就看見了那個上山時顧不得多看的亭子,走近一看:醉翁亭。這就是醉翁亭,我喜出望外,原以為找不著醉翁亭呢!亭邊有一山泉水,潺潺地流淌著,好像在奏著美妙的竹林小曲。我手捧著一汪汪泉水,潑在臉上,潑在身上,也潑進了心底。好不清涼!好不快活!此時,真想有幾位知己,坐在醉翁亭,擺上幾個透明的玻璃杯,放入茶葉,注入沸水,不一會兒,看茶葉舒展,看綠意盎然,看茶尖舞蹈,看醇香四溢,看茶釋放的那個生命的大美,看那種由淺入深、由濃轉(zhuǎn)淡的過程,感受竹海的氤氳氣息,感悟大自然的空靈博大。或者備幾個小菜,擺上酒,對著翠竹,對著山野,盡情釋放心性,讓生命呈現(xiàn)蓬勃和自在,邊喝邊聊,邊聊邊喝,然后醉在仙翁們的長壽秘訣中:“粗茶淡飯,心平胸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