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玉奎
在部隊服役時,我有幸成為一名汽車兵。那年我從駕駛員隊畢業后,拿到了駕駛證回到連隊,經老駕駛員一段時間的帶車后,我就放單了。
和我一起入伍的老鄉有的去了炊事班,有的被分配到農場,唯獨我開上了大汽車,他們都很羨慕,我也感到很自豪。
俗話說,初生牛犢不怕虎,學了駕車技術,就想露一手,因此常在路上玩“高難度”,結果險象環生,有幾回差點釀成事故。
一次在建營房的工地上我駕車運沙土,工地障礙多,貨場雜亂,我卻心血來潮將車開得飛快,結果轉彎時方向失控,把一個木樁撞倒了,木樁上的閘刀開關被撞碎,幾根電線掉在地上,正在移動的卷揚機因停電停止了工作。連長訓了我一頓。雖然我沒敢吱聲,但心里不服,還很委屈,心想:不就是根木樁嗎?有啥大驚小怪的!
后來的一次事故,讓我的思想認識有了轉變。我所在的高炮團的一名駕駛員駕車執行任務,下陡坡時由于速度快,在急轉彎處方向失控,一頭沖下公路,在斜坡上連續翻滾,最后汽車四輪朝天窩在了20多米深的坡底,駕駛員和一名跟車的通信員從車里甩出被碾壓致死。
部隊領導以這次事故為反面教材,組織人員參觀現場,對全體駕駛員進行了一次整頓。
現場距連隊駐地40多公里,那天早6點,我們打好背包整裝待發,只等乘車上路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首長宣布了一項決定——不準乘車。于是,我們這些平時靠踩油門走路的汽車兵們只能甩開兩條腿,靠“11”路了。步行了大半天,我的腳板上早磨起了泡,走路一瘸一拐的,我們的隊伍也像被打敗的散兵游勇。天公不作美,偏偏又下起了大雨,不斷有大貨車從身邊疾馳而過,泥水不時地飛濺到軍衣上,我們都十分氣憤和惱火,恨不得把那些駕駛員揪下車來痛打一頓。這時,迎面駛來一個車隊,見部隊冒雨行軍,他們提前放慢了車速,從我們跟前緩緩開過,并微笑致意。友鄰部隊的禮貌行車贏得了我們的好感和敬意。我忽然明白了首長為啥不讓我們乘車的用意:是讓我們體驗行路人的艱辛,從而明白安全駕駛、文明行車的道理。
來到了事故現場,目睹了血淋淋的一幕,我們很震驚,活生生的教材給我們這些入伍不久的新兵蛋子、愣頭小子上了一堂生動的教育課。我開始反省自己,假如那天我撞的不是木樁子而是人,后果會怎樣?我不敢往下想。領導找我談心,副連長的話讓我終生難忘:“汽車是個鐵老虎,玩好了他聽你的;玩不好它咬人吃人也包括駕駛員自己。大道理誰都懂,小道理更不能忘,當兵在外,最牽掛我們的是遠方的父母雙親,只有平安,親人才能放心。”
副連長的這番話觸動了我的心,從那以后,我嚴格要求自己,不斷鍛煉成長,力爭做合格軍人。后來,我連續三年被評為連隊優秀駕駛員、模范班長,榮幸地代表部隊出席地方縣政府舉辦的優秀駕駛員經驗交流大會。
光陰如梭,一晃42年過去了。我現在雖然早已解甲歸田,年近花甲,但一直干著老本行。大致算來,我的行車里程總計不少于150萬公里。回首往事,我能幾十年如一日地安全走過來,人不受傷車不掉皮,保持著一個專業駕駛人很難保持的記錄,實在不容易。
我一直懷念著綠色的軍營,最難忘那次冒雨行軍,讓我學會了換位思考;最難忘那次事故現場,讓我警鐘長鳴;最難忘副連長的諄諄教誨,他那語重心長的話語成為我終身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