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軒


中國女性高官比例逐年提高
“如果女性不能成為社會政策的制定者,那么男女不平等的局面就難以發生改變。”美國國務院全球婦女事務所大使弗維爾呼吁說,2010年9月17日在上海舉行的“婦女與城市發展暨紀念第四次世界婦女大會十五周年論壇”上,中外女性領導人的集體亮相吸引了公眾的視線。
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面臨著女性參政比例不高的問題。只有在少數國家,女性才擔任著國家領導人職務或者政府中的重要職位。
國際婦女論壇前主席、美國三溪水農場總裁芭芭拉·貝雷特說,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女性往往在進入社會中層之后就停滯不前,因為性別原因而無法進入上升通道,面臨著難以突破的“玻璃天花板”,這一現象在政壇尤為顯著。
而來自中國婦聯的數據顯示,近年來,中國女性高官比例逐年提高。中國國家領導人中有8位女性,省部級高官逾230位,全國600多個城市中有670名正副女市長,這幾乎是1995年的兩倍。到2008年,中國各級女干部已經接近干部群體的40%。
全國婦聯副主席孟曉駟表示,2010年是國際勞動婦女節百年華誕。一百年來,中國婦女從走出“閨門”到走出“家門”到走出“國門”,“三步走”迎來了深刻變化,也成為社會發展進步的重要標志。
充滿魅力的風景線
事實上,在上海舉辦的婦女論壇上,主席臺上的中國女性高官就形成了一道充滿魅力的風景線,包括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陳至立,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傅瑩,中國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她們也在論壇上不約而同地提出了推動女性高層人才成長的重要議題。
“其實,女性自古以來就是維護社會安全、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從漢字‘安全的構造看,‘安就是一所房子里面有個女人,其中蘊涵的意義耐人尋味”。57歲的外交部副部長傅瑩幽默地解釋說。這個漢字的智慧告訴人們,女性政治地位提高、積極參政議政,在現代社會更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安定繁榮。
不過,她也指出,盡管中國在推動男女平等方面已經作出了巨大努力,使女性高官群體出現,但是總體而言,女性參政的比例距離世界公認的30%標準仍有一些距離,“對很多女性來說,她們的天空依然很低,羽翼依然單薄”。中國女性參政議政的“玻璃天花板”正在松動,但仍然需要被打破。
此前,一些媒體也報道說,中國女性在參政結構上,依然存在“三多三少”問題:即副職多正職少,虛職多實職少,邊緣部門多主干線少。性別歧視、生育成本、家庭矛盾甚至穿衣打扮讓不少女性官員事業停滯、感到困惑。
傳統觀念影響女性高層人才成長
1995年,北京舉辦舉世矚目的世界婦女大會并發表《北京宣言》,被公認為世界婦女運動的里程碑。同年舉辦的聯合國千年首腦會議,也明確將提高婦女權益、促進婦女健康寫入了“千年發展目標”。參與上海婦女與城市發展論壇的中外女性領導人認為,作為《北京宣言》的誕生地,中國應該率先積極地提高女性的社會地位,繼續提高中國女性參政議政的比例。
全國婦聯副主席甄硯說,在中國,包括女性官員在內的女性高層人才成長的文化環境還有待改善。傳統觀念認為,女性的智力和思維只適合從事具體工作,而不適合宏觀的管理工作,一些女性受到傳統思維影響也缺乏追求卓越和杰出的精神,影響了女性高層人才成長。她介紹說,當下中國正在研究繼續打破“桎梏”女性高層人才的“玻璃天花板”。全國婦聯近期將與全國十個重要部門合作,研究培養女性高層人才的專門戰略。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李衛紅說,從花木蘭到宋慶齡,中國從古至今都有女性成為出色的“政治家”,在不同時代都塑造了杰出婦女的文化。而在當下知識信息社會和城市化進程中,中國還需要繼續建設一個多層次、多類型的終身教育體制,以培養更多的女性高層人才。與此同時,通過制定政策法律來增加女性參政的“配額”,也被與會專家認為是現階段提高女性政治權益的一個可行舉措。
“女性黨政領導人才數量有限。”人事科學研究院院長吳江認為,女性大多分管科教文衛,地方上出于對GDP硬指標的追求,難以顯現她們的才干,“女高官的普遍出現,要依賴于干部考核與選拔制度的全面改革。”
他在2009年12月特別撰文指出,“通過對縣處級、廳局級、省部級領導干部的數量統計發現,女性所占比例呈現明顯遞減態勢”,因此,應當“明確各級各類代表、委員會以及領導班子的性別結構,逐步提高女性人才的治國理政能力。”
女性從政秘訣
華中科技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現代領導科學與藝術研究中心主任陳海春表示,女性從政必須處理好四大關系:家與業、柔與剛、親與疏、恒與變。
在家庭生活及家務方面,不同性別干部之間差異性很強,女干部除了要全心投入工作外,還要擠出時間做家務、撫育孩子、贍養老人。“女干部既可以嫁得好,也可以干得好,生活和工作是可以平衡的,但這需要藝術。”陳海春說。
“女性天生要更加溫柔,然而管理和政治領域則常常需要霸氣,一般的女性有沒有剛性不要緊,作為領導者的女性沒有剛性就難辦了。”陳海春稱,橈橈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只有剛柔兼濟者,才既像女性,又像領導,也就是說要剛柔并濟。
“女性一般固執,認定的事情往往就不變。同時,女性情緒化傾向較重,做事喜好由著性子干。”在陳海春看來,女性領導者必須保持足夠的彈性,才能適應環境的快速變遷和人性的多樣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