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拙



在今年的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央視選擇了“家風是什么”這一主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身革命元勛家庭,他的家風是什么自然格外惹人關注。對于習家家風,習近平13年前曾有過一番系統的總結。
2001年10月15日,習家為習仲勛舉辦88歲壽宴,習家三代人及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為他祝壽。這是習家人難得的一次大團聚,惟獨缺席的是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
當時,習近平公務繁忙,實在難以脫身,于是抱愧給父親寫了一封拜壽信。
在信中,他深情地寫道:“自我呱呱落地以來,已隨父母相伴四十八年,對父母的認知也和對父母的感情一樣,久而彌深”,“從父親這里繼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質很多”。
習近平從父親身上學到了什么呢?習近平說,“一是學父親做人”、“二是學父親做事”、“三是學父親對信仰的執著追求”、“四是學父親的赤子情懷”、“五是學父親的儉樸生活”。
這封信,既是習近平本人并代表兒女們對父親真實感情的流露,也是一個革命后代繼承先輩精神的誓言。
齊心后來回憶,當習近平姐姐習橋橋向大家宣讀這封信的時候,“她不禁熱淚盈眶,我和在場的人也無不為之動容”。
習仲勛聽完來信,非常理解兒子,向家人、子女和親朋們說:“還是以工作為重,以國家大事為重”,“為人民服務,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這次祝壽活動半年后,89歲的習仲勛就去世了。
在最后的日子里,習仲勛多次對兒女們說:“我沒給你們留下什么財富,但給你們留了個好名聲!”
“這就是仲勛留給兒女及子孫后代的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他以自己的身體力行,教誨兒女們如何做一個純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绷曋賱追蛉她R心說。
習仲勛對子女的教育更多的是“身教”,而非“言傳”。他性格耿直,一輩子堅持真理不說假話,作風清廉,從不驕縱家人。習近平當福建省省長的時候,回家看望父親,都是畢恭畢敬站在一邊,直到父親發話他才會坐下。香港《大公報》的一篇文章評價習近平“平實低調,謙和大氣”,這也是習家家風的體現。
習家的孩子從小家教甚嚴,眾所周知。習近平說,“爸爸平生一貫崇尚節儉,有時幾近苛刻”。孩子們的衣服從來就是哥哥姐姐穿舊了、穿小了,再給弟弟妹妹穿。有一次習近平因為不肯穿姐姐橋橋的花衣裳急哭了,習老出面救急,用黑墨水把花衣裳、花鞋子染黑了,再讓他穿。
有些人看到習近平兄弟姐妹參加舞會也穿著打補丁的衣服,都有些驚訝,便悄悄打聽:“這是誰家的孩子,這么破衣爛衫的?”
熟悉習家情況的人就說:“穿得這么破還能是誰家的?是習家的唄。”
習仲勛一直不讓夫人齊心拋頭露面。直到“文革”結束后,他主政廣東,才讓齊心參加禮節性的外事活動。但實際上,齊心除了陪同習仲勛參加過一次接待蒙古總統澤登巴爾夫婦的外事活動外,便再也沒有參加。她沒出過國,連港澳也沒去過,最遠只去過深圳沙頭角。齊心生活非常簡樸,她乘坐公共汽車上下班時,看到有人在車上用半導體收音機聽新聞,極為羨慕,也想買一臺聽聽。誰知到百貨商場一打聽,買一臺半導體收音機要花幾十元。她躊躇再三,最終還是沒舍得買??墒牵龔膱蠹埳峡吹酵獾厝罕娛転牡南ⅲ瑓s毫不猶豫地從銀行取出自己多年積攢的1200塊錢,叫大女兒去郵局以一個共產黨員的名義悄悄地寄往災區。有人曾在背后悄悄議論,習夫人穿著打扮怎么那么“土”啊?齊心聽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習仲勛卻笑著安慰她:“‘土比‘洋好!”
很多人對習仲勛的兩個女兒姓齊而不是姓習感到好奇。
對此,長女齊橋橋說,自己小時候一直姓習,上初中后才改姓?!爱敃r,父親任副總理,報紙上經常登載他的消息,而‘習又是一個很少的姓,很容易引人注意”,齊橋橋說,父親于是讓她和妹妹隨母親的姓,改名齊橋橋、齊安安,家庭出身也改為:職員。
習仲勛謙虛謹慎,淡泊名利,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以后,很少在公開場合露面。1999年10月1日,習仲勛破例登上天安門城樓??粗鴱V場上聲勢浩大的閱兵部隊、展示全國各地和各行各業豐碩成果的游行彩車和熱烈歡快的群眾隊伍,老人激動不已。
將門虎子,習近平的為人特別像父親習仲勛。父子倆相隔25年先后擔任黨中央的書記處書記,主持書記處的日常工作,這在黨的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胡氏家風:“心在人民,利歸天下”
在上世紀60~80年代,“農轉非”在城里吃商品糧,可謂“旱澇保收”,對于農民來說是有著巨大的誘惑力的。據報道,胡耀邦的胞兄胡耀福,一直在家務農。1982年,胡耀邦侄子胡德資被岳陽市某工廠招工,被胡耀邦知曉,認為是“走后門”,將其喚回鄉村。如今,胡德資與兄長胡德全都已年過半百,仍在耕種著自家的幾畝農田。兩家的子女也大多在外打零工。有報道說,1992年9月6日,83歲的胡耀福老人逝世的時候,有人送來一副挽聯,“國中有典型,兩袖清風做赤子;天下無先例,一代‘皇兄是農人”。在當地,一直被傳為佳話。
《羊城晚報》副刊曾刊登了一則有關胡耀邦的軼事:胡耀邦去世后,他在老家農村種地的親哥哥趕往北京奔喪,沒有買到坐票蹲在車廂接口處,想起親弟弟不禁抽泣,列車員經過問何故,他大哭道:“我弟弟胡耀邦死了?!绷熊囬L大驚,趕忙安排臥鋪。作為聲名顯赫的高官,卻讓哥哥一直在鄉下種地;當大官的弟弟死了,當哥哥的如尋常百姓一樣奔喪,趕火車連坐位都沒有,并沒有藉此向政府提出任何要求。這在當下世風不可思議的脫俗之舉,咋不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胡耀邦曾擔任我們執政黨的總書記,可他的家屬、家鄉和親友卻從來沒有占過他半點光。三年經濟困難時期,國家糧食緊張,城市人口的定量都很低。胡耀邦是中央委員,按規定有補助,但他給家里人定下了這樣的規矩:“全家每人每天都要吃兩頓粗糧,不許吃補助和細糧,因為那是特殊化?!庇幸淮危妒聠T老張給胡耀邦正在上學的小女兒滿妹帶午飯時悄悄裝了點米飯,胡耀邦知道后把老張叫來,嚴厲地批評了一頓。后來,滿妹當了兵,她身邊的戰友,幾乎都被推薦上了大學。苦悶的她給父親寫信,希望父親讓她也有個上大學的機會。胡耀邦很快回信說:“你原先分配在工廠,后來當兵我是不知道的,內心也是不贊成的,因為是走的后門?,F在又提出想上大學,我認為你應該靠自己的能力。我們家的人不應該走后門,而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實現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蹦菚r的滿妹完全不能理解父親,把信撕得粉碎。打那以后,她再也沒有指望能沾父親的半點光。endprint
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早在1959年春,時任團中央第一書記的胡耀邦到河南檢查工作,曾在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大殿停留,門兩旁寫著這樣一副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他念罷此聯后,對陪同人員說:“讓我來改一改!”說完,他高聲吟誦起來:“心在人民,原無論大事小事;利歸天下,何必爭多得少得?!?/p>
“心在人民,利歸天下”,這正是胡耀邦高尚情操的寫照。
江氏家風:“腹有詩書氣自華”
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許小鋒平生最崇拜兩個人,一位是周總理,一位是江澤民,“我覺得他倆都品德高尚,才華杰出,具有高度的事業心,一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一樣的細致勤勉親切謙和。”
江家的家風在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有口皆碑。當時,在該所工作過的江綿康與許小鋒是同年代生的,在所里不同部門工作,后來江綿康調去市建委。2000年在市委黨校學習,江綿康與許小鋒又正巧同在一個班。說起來特別有趣,結業散伙搞聯歡,有位同學是上海戲劇學院的院長,就把他們學校朗誦很有名的宋懷強請來表演一個節目。也是為了湊氣氛,就表演了一個當時流行的模仿領袖講話,學得是惟妙惟肖,最后一個學江澤民。畢竟是兒子就在現場,許小鋒雖然很了解小康的為人和他父親一樣謙和,但心里多少還是有點擔心,可看他卻神色自如,很自然地和大家一起笑。
許小鋒與江澤民當面接觸不是很多,但他的所知很多,這主要是幾十年來屢有耳聞。至于讓許小鋒印象最深的,是2006年4月6日江澤民回到即將建校110周年的上海交通大學。許小鋒看到新聞正在想,希望他有空再多來幾次上海電器科學研究所視察,這時電話來了。許小鋒在日記中寫道:“才想到江澤民,就接到他秘書的來電,說江澤民要同我講話,是直線。這是我第一次接他的電話。江澤民要我去他的住所,有事要談,并說派車來接,我說我自己可以去的?!?/p>
許小鋒到時,江澤民和夫人王冶坪已經在會客廳等候了,秘書招呼他與江澤民夫婦合影。許小鋒是第一次單獨面對江澤民,又是等他合影,因此許小鋒有點緊張。但江澤民很親切,他站中間對許小鋒說“你個子好高啊”。更讓許小鋒受寵若驚的是拍完照落座,總共就兩個正座,江澤民坐一個,另一個左側的上座居然一定要許小鋒坐。
許小鋒向江澤民匯報電科所前不久獲得機械行業科技一等獎,經濟效益上升較快,人員現在年輕化專業化程度也較高等情況。江澤民很欣慰,說他是電科所的老所長,希望電科所更上一層樓。就這樣,不知不覺過了一小時,許小鋒回想起來還有點像在夢里,“那天江澤民送我到大門口,還和送我去的司機親切握手,一直到我們的車動了,江澤民還站在那兒跟我們招手?!?/p>
2006年2月14日,正好是情人節,電科所給王冶坪帶去玫瑰花。那時正逢王冶坪的生日,許小鋒和電科所的同志本來要買生日蛋糕送些禮物去,但電話預約時,王冶坪再三叮囑不要送東西。許小鋒和電科所的同志給王冶坪送去十朵玫瑰花,是取十全十美的意思,他們想:王冶坪和江澤民這么好的人,真是“十全十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