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瑋

家族是孩子生活的第一空間,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學校,家長是孩子品行的第一老師,家風是孩子啟蒙的第一推手。
家風既是一個家庭或家族至為重要的的精神財富,惠澤于每個家庭或家族的成員,支撐著家庭或家族的發展與繁榮,也可能感染著社會的部分成員,為其他家庭或家族所效仿,成為人人向往的道德典范。
筆者曾專訪過作家舒乙。常常有人在介紹舒乙時,少不了說“這是老舍先生的兒子”。舒乙坦陳:“當老舍先生的兒子有種壓力,但同時也是一種很好的動力,常提醒自己再努力一些,要夾著尾巴做人。而且,因為有這么多的人都喜歡老舍先生,我為此而感到很驕傲?!闭f起父親老舍,舒乙充滿深情,他很感謝生在這樣一個家庭。他說,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不是很長,但父親對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父親是個正直的人,熱愛生活,熱愛朋友和周圍的人,特別能同情別人,特別愿意幫助別人。老舍曾經這樣寫道:“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了起碼有幾十位老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真正的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边@種教育,就是家教,就是一種家風的積極傳承。淡泊名利的舒乙從不張揚自己是誰的兒子,也從不對外打打老舍這張牌,而是用自己的表現來證實實力,贏得尊嚴,這就是舒氏家風的堅守。
家風,一個人精神成長的DNA。先輩的榮光和業績,往往會成為一個家族的榮譽和尊嚴而凝聚著家族的每一個成員,達成整個家族的精神認同而作為一種追求,作為一種文化基因而實現代際傳承。
古人云: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以自我完善為基礎,通過治理家庭,直到平定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有志之士的理想。的確,個人可以影響家風,家風可以影響國風,國風可以影響天下之風。立家規、明家禮、擔家責、樹家風,表面上看只是家務事,其實一家之風可能“點燃”周邊或更大社會范圍的大“家”之家風,是社會風尚的風向標。你的家風是風景,就會給全社會的風和日麗帶來清新,助力全社會道德世界的風調雨順。你的家風是臺風,就會大煞風景,成為摧毀整個社會道德大壩的逆風。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構成單元,只有良好家風占上風,共同營造一種崇德向上的軟環境,全世界才會東風浩蕩!正如一首歌里所唱:“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绷己玫募绎L傳承,有助于社會風尚的健康推進,惟有每個家庭構建起具有各自特色的正能量家風,形成厚德向善的凝聚合力,才能給力偉大的“中國夢我的夢”的實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