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杰,涂麗華,胡春榜
(南昌市衛生學校,江西 南昌 330006)
近幾年來,隨著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和深入,職教技能競賽的影響越來越大,社會各界對技能競賽的關注和期待也更高。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技能競賽已經成為新時期指導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風向標和助推器。
我國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技能競賽和崗位練兵活動。技能競賽成為對各職業院校、各地區職教事業成果的大檢閱,成為職業院校廣大師生精神風貌和熟練技能的大展示,成為向全社會介紹職業教育、宣傳職業教育一張最生動的“名片”。概括來講,職教技能競賽具有以下功能。
競賽不僅是對選手代表成績的評定,更是對參賽院校專業師資水平、教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評定。因此,技能競賽不僅是對學生個人單一技能到綜合素質的檢閱,也是從學的過程到教的過程的檢閱,更是從學校到企業的全方位檢閱[1]。
任何比賽都會對優勝者產生激勵,這是競爭的必然結果。技能競賽的激勵功能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人類實現自身價值的普遍心理。競賽中,個人與個人、單位與單位之間的比較,促使教師、學校不斷提升教學質量;二是隨著各級政府和用人單位對技能競賽的重視,選手和院校更珍惜技能競賽帶來的榮譽以及政府、用人單位乃至全社會的認可。
衛生職業教育技能競賽越來越鮮明地體現了職業教育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和為學生的就業、創業服務的宗旨。技能競賽的賽項設置、競賽內容、競賽標準和組織形式全面實現了“五個對接”,即專業與行業、企業、崗位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2]。近年來,我省舉辦的護理技能競賽增加了醫護行業專家擔任評委,并進行賽后點評的環節。同時,技能競賽依托各職業院校實訓基地舉辦,大賽設備體現了臨床一線的最新設備水平,為實訓基地建設樹立了新的標桿。
技能競賽不僅宣傳了其本身,更重要的是宣傳了職業教育的優秀教學成果,引起了社會各界對職業教育的關注,擴大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影響,塑造了職業教育的社會形象。2013年的全國護理技能競賽新增體驗與開放館,迎來了大批體驗者,向競賽觀摩者和社會公眾介紹護理職業教育的現狀、發展和護理技術新進展,體驗與護理競賽相關的項目和護理工作情境等,成為宣傳護理職業教育的一張“活名片”。
隨著技能競賽的常態化及制度化發展,競賽的指揮棒必將推動職業教育改革思路和觀念深入基層,引領教學改革由理論向實踐落實,推動行業需求、崗位標準進入學校,成為學生的學習內容,推動學生創新及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實現職業教育的內涵式發展[3-4]。
技能競賽的導向功能可以引領職教院校調整課程結構,深化課程改革,改變理論和實踐脫節的現象,重視學生動手、應用能力和素質的培養,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2.1.1 推進“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5]技能競賽中的案例分析項目中設置了情境模擬病例,主要考查學生在面對具體患者時要思考如何為患者提供最佳的護理服務,提高學生的評判性思維能力。通過對這些競賽案例的研究,我校正在進行新一輪校本教材編寫,教師根據臨床護理情境設計情境教學,按照“案例導入(情景引入)→找出護理問題(護理評估、護理診斷)→選擇護理措施、制訂護理方案(護理計劃)→實施方案→觀察、記錄、分析(評價)”的護理工作流程實施教學。
2.1.2 推進基本技能的重點實訓 通過研究全國護理競賽的操作技能競賽中的無菌操作法、靜脈輸液技術以及成人徒手心肺復蘇術(單人法)等比賽項目,我校教師逐漸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摸索出培養學生職業技能的教學方法。如使用靜脈輸液技術、心肺復蘇技術時,不僅要掌握基本技能,而且要求速度快、準確率高,達到普遍提高學生基本技能和護理質量的目的。同時,學生在操作技能訓練中強化了理論認識,加深了記憶,也提升了職業能力。
2.1.3 推進教學與臨床接軌 技能競賽集中體現的是臨床護理的真實情景。為此,我校教師在備賽過程中就經常深入臨床醫院了解臨床一線操作要求,分析醫院在日常臨床操作中采用的考評標準,聘請醫院一線專家現場指導,精益求精,優化選手操作細節。賽后,這些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優化的操作技術在教學中得到廣泛推廣,一些操作考核標準被重新修訂,促進學生操作技能評價體系更加完善。
南丁格爾曾說:“護理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現代醫學模式已由過去的以疾病為中心轉向以患者為中心,護理操作要求始終貫穿護患溝通,以滿足患者的基本需要。原有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也有關于人際溝通、護理禮儀等課程的內容,但由于這些課程和護理專業課程都是各講各的內容,互不接觸、互不影響,因而沒能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有效結合。
通過技能競賽的啟示,我校教師提出人文關懷教育應貫穿于教學的每個環節。例如,培養學生微笑、傾聽、沉默、安慰、問候等的技巧。要求學生懂得進行護理操作前進行自我介紹,解釋操作目的、方法,詢問感受,取得患者的理解和同意;操作中動作嫻熟、輕柔,對患者適時指導;操作后征求患者對操作的評價、感謝患者合作,親切囑咐、真誠安慰,從而使學生在學習、工作中投入職業激情,關愛患者,使整個操作流程充滿人性化關懷,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在參與技能競賽的過程中,我校教師發現良好心理素質和臨場應變能力既是選手賽場上取勝的重要因素,也是一名優秀護士的必備條件。例如,有的選手不會處理突發事件,導致操作過程中出現違反操作原則的錯誤:鋪備用床時床單疊錯了方向;無菌操作中無菌棉球掉落;操作完畢后不處理廢棄物;輸液針頭掉落后撿起繼續穿刺;詢問患者感受時,患者未按預先設定好的內容回答時,選手不能針對現場發生的情況做出正確處理等。針對此類情況,我校教師總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競賽訓練經驗。首先,要求學生操作前做好預習、準備工作,熟悉本次操作訓練的目的、內容和要求,操作前準備所有用物,操作后整理物品;其次,教會學生正確處理突發事件的具體方法。如靜脈輸液時針頭掉落后要保持鎮靜,更換備用針頭,把污染針頭暫時放到彎盤中,繼續按常規進行操作,待操作結束進行垃圾分類處理時,再把污染針頭放入銳器盒中,最后洗手等。
競賽時,我們常常聽到一種說法:競賽表面看是“賽學生”,其實是在“賽老師”。教師要在競賽前對學生進行指導和輔導,這就對教師的專業技能提出了明確的要求。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提升自身操作技能和綜合能力。教師之間必須注重團隊合作,加強學術溝通與交流,統一崗位技能要求和操作標準,才能更好地發揮示范和教導作用。開展競賽活動時,教師積極討論交流,不斷總結經驗,發現問題,以待在今后教學中強化訓練,推動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更新。
技能競賽要依托各校實訓基地舉辦,競賽訓練也在實訓基地中完成。我校多年來堅持通過把技能競賽與實訓基地建設相結合,依靠實訓基地辦好技能競賽,根據教學需要和競賽需要,更新實驗實訓設備,添置高級模擬人仿真軟件,建立模擬病房,優化實訓室環境,推進了實訓基地的建設。
溫家寶曾說,只有職業教育才是面向人人的教育。其強調了職業教育是大眾化教育。魯昕在2010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總結會上也指出: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要在比賽的層次上形成梯級分工,要形成“校校有比賽,層層有選拔”的良性激勵機制。因此,實現全員參加、全員訓練、全員提升才是舉辦技能競賽的最終目標。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絕不是精英運動會,而是一場全民健身運動,要形成全體師生都有機會參與競賽的良性局面。
2.5.1 形成常態化的校級競賽制度 我校從2000年開始舉辦校級護理操作、護理禮儀、口腔專業雕牙比賽等各種校級技能競賽活動。技能競賽強化了全校專業教師重實踐重技能的認識,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現了以技能競賽驅動訓練,以訓練促進課堂教學的良性循環,突出了專業技能在教學中的地位,使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有力推動了我校各專業實踐教學改革。
2.5.2 樹立職業榜樣,營造成才氛圍 各級技能競賽的優勝者往往是日后工作中的護理能手、業務骨干。他們都具有較高的執業能力和較強的自信心,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和好評。我校國家級、省級技能競賽的獲獎選手就業同樣受到省、市各家醫院的歡迎。學校與主管單位簽訂協議,省級以上職業技能競賽獲獎選手可直接進入南昌市級醫院就業。我校也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宣傳,例如我校團委拍攝了反映省護理競賽一等獎選手歐陽常成長軌跡的校園微電影——《路》。通過這些看得見、摸得著、學得了的榜樣,把護士職業要求具體化,激勵學生,形成比、學、趕、超的氛圍。
綜上所述,通過參加職業技能競賽,不僅能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的效果,更重要的是促進了職業院校的教學改革和專業建設,提升了人才培養水平,增強了職業教育在社會的影響力。
[1]劉紅.以競賽促進全面改革 以改革助推內涵建設——對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制度與職業教育內涵式發展的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2):39-55.
[2]史文生. 中等職業教育技能競賽的校企合作機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4):22-24.
[3]莎日娜,王慶,薛梅,等. 以全國職業院校護理技能大賽引領護理專業教學改革探析[J]. 職業技術教育,2013,34(20):35-36.
[4]顧建芳. 職業技能競賽對高職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的實踐研究[J].文教資料,2013(17):149,193.
[5]撒曉紅. 職業技能大賽對中職護理教學改革及實踐的意義[J]. 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2,22(2):74-79.
[6]羅曉冰. 護理技能競賽對護生執業能力培養的作用[J]. 衛生職業教育,2012,30(19):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