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糧/深圳市廢棄物處置中心
把病死動物納入城市廢物統一處理
余糧/深圳市廢棄物處置中心
農業部病死動物無害化處理試點情況介紹——深圳
(一)機構及人員
深圳市城市廢物處置中心包含原衛生處理廠、原市玉龍坑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中心,大專及以上學歷16人,高中及以下學歷9人;已聘高級專業技術崗位3人,中級專業技術崗位7人,初級專業技術崗位1人。其中在編人員25名,臨聘員額38名。
(二)主要職責
一是負責全市病死禽畜、不合格肉凍制品以及糞渣的無害化處理;二是負責市屬建筑垃圾受納場的組織建設和日常管理;三是污泥、廚余等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的研究開發、推廣應用;四是開展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技術及封場后土地再生利用技術開發研究,為全市生活垃圾填埋場封場提供技術支持。
(一)處理范圍
1.對全市范圍內的病死禽畜、不合格的肉凍制品、屠宰殘料等進行無害化處理。
2.對腐臭魚蝦、貝殼等水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
3.對全市范圍內的糞渣進行無害化處理。
4.對深圳市的餐余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理。
5.配套污水處理和臭氣處理設施,避免二次污染的產生。
(二)處理規模
1.對病死禽畜處理的規模為一班8小時處理19噸,一天3班運行可處理病死禽畜57噸,滿足即到即處理,減少因處理物堆積造成不必要的二次污染的可能。
2.對水產品無害化處理的規模為一班8小時處理10噸,一天3班運行可處理病死禽畜30噸。(待建)
3.日處理糞渣250噸,年處理糞渣量不少于75 000噸。
4.日處理餐余垃圾___噸,年處理餐余垃圾量不少于____噸。(待建)
(三)運營模式
深圳市城市廢物處置中心是非盈利的事業單位,資金是由財政撥款。
下設職能部門:運行部、技術部、綜合部、環境部、辦公室、財務室、公會等。自2010年合并運營至今已4年多。
(四)生產情況
1.中心衛生處理廠是我市病死禽畜和不合格肉制品唯一處理設施,是我市食品衛生安全和公共衛生防疫體系的屏障,在國內同行業中有著獨一無二的歷史地位和發展優勢。
2.中心糞渣廠是我市唯一的糞渣無害化處理設施,處理工藝設備屬國內首臺套。該廠的建設,極大地緩解了糞渣無序排放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問題,探索了我市糞渣污泥無害化處理的新路子。2010年被建設部列入“國家第一批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目”。
3.污水處理和臭氣處理設施齊備,工藝成熟可靠,對周邊環境未造成任何不良影響,環境污染有效投訴率為零。
4.玉龍坑垃圾填埋場封場工程為全國首個垃圾非衛生填埋場封場工程,并在其上建成的國內首個高爾夫球練習場,實現了垃圾填埋場土地的再生利用。
(一)園區概況
郁南環境園總占地約40萬平米,是一個依山而建,相對封閉的天然園區,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園內現規劃建設有衛生處理廠、糞渣處理廠和水徑余泥渣土受納場、生物質垃圾處置、園林樹枝與大件垃圾處置等多個垃圾處置項目,每個項目的處理對象和工藝各異,且具有資源互補性,可形成物料和能源循環利用的“孤島效應”和“零排放效應”,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最大化。
(1)園區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和餐廚垃圾可以進入生物質垃圾處理設施,經厭氧發酵后產生沼氣,沼氣可進行發電和向衛生廠鍋爐供熱;(2)處理后的沼渣和化糞池糞渣進入糞渣廠實施好氧高溫堆肥,制成綠化用肥,可供園區綠化;(3)污水廠污水處理后進行深度處理,可供園區綠化、道路清洗和景觀用水等。
(二)郁南環境園的建設理念和目標
1.標準。按“國際一流城市環境建設”標準建成國內首個可與國際媲美的“生態環境文化公園”。
2.理念。樹立“設施功能、污染控制和生態建設”三位一體的規劃理念;樹立“環保優先,精益求精”的監管理念;樹立“環境修復,文化建設”并重的建設理念;樹立“市民至上,反饋社會”的服務理念。
3.實施。組織編制《郁南環境園的整體規劃方案》制定各階段建設目標。
4.功能延伸。低碳生態示范功能;科研環保示范功能;環境文化教育示范功能;“反芻”社會的回饋功能;便民開放的服務功能。
(三)規劃設計
根據郁南環境園的基地條件,將整個園區的可用土地分為八大功能區,依次為綜合處理區、綜合利用區、安全防疫區、辦公區、科研示范區、宣教文化區、生態休閑區,以及發展備用區。
1.深圳市城市廢物處置中心涵蓋病死禽畜處理、糞渣處理、餐余垃圾處理、水產品處理等多種固體廢物的無害化處理。在全市范圍內建立綜合性的固體廢物處理中心,有助于固體廢物的集中統一處理,提高了固體廢物的處理能力和處理效果,減少了二次污染,降低了運營開支。
2.改變過去“重設施功能建設,輕環境修復和保護”的老模式,探索以設施功能保障為基礎,污染治理和環境生態文明建設為主導,環境文化建設和科普教育為輔助的新模式。推動集環境綜合治理、環境文化建設、環境科普教育、環境生態修復為一體的主體公園式的新型環境園建設。
3.堅持服務至上的宗旨,嚴明人員紀律,不斷開拓進取。通過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來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